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为1024名职工的身份转换买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10:22 贵州日报

  兼并,曾给军转民的贵州中集电子光学仪器厂带来一线希望。但是,由于改制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不仅未能拯救企业,相反还导致企业职工利益受损——

  谁为1024名职工的身份转换买单

  金黔在线讯阳春三月,坐落在贵定县盘江镇大山深处的原国有3326和3610工厂,在宁静了近38年之后,突然骚动起来:1024名在册员工发现与之朝夕相处的工厂,一夜之间不明不白地由“公”姓“私”,就连自己是啥身份都搞不懂了。

  大惑不解之时,他们提出向兼并企业的民营老板讨个说法。

  在向有关部门的诉求中,他们的请求是:确认贵州中集电子光学仪器厂和贵州中集机械厂,被民营企业广东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兼并后实施改制的合法性。

  3月9日下午,1966年建厂就在这里工作的离休干部李振声遇到记者就说:“我们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命运,希望法律能够为我们撑腰。”

  据了解,贵州中集电子光学仪器厂原是一家军工企业3326,2001年,遵照中央的有关精神,移交给地方国企中国诚通集团下属的中国集装箱集团控股公司。同时移交的还有同处一地的3610厂(移交后更名为贵州中集机械厂)。

  中集控股公司的党委书记王海军告诉记者,2001年,他们接管这两家工厂后,为给濒临破产的企业找到一条生存发展之路,对所接管的全国9家类似企业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进行整合。最后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将接管后更名为贵州中集光学仪器厂和贵州中集机械厂的这两家国有企业,整体有偿转让给民营企业广东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在转让时,没有公开竞标,也没有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只是协议转让。据原贵州中集电子光学仪器厂的法人宋桂一介绍,企业还没有正式签订转让合同时,中集公司就聘任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的董事长曾丽丽为该厂的法人,同时免去了他的法人资格。对此,宋桂一大惑不解:这和从左手交给右手有何区别。

  据王海军介绍,在转让前的2003年3月20日,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对如何安置两厂职工草拟了一个方案。其中第5条里明确:按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政策做好改制后的职工身份转换工作,并依法操作,同时保证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按时足额缴纳。

  然而,自2003年4月9日正式兼并至今已快一年了,两厂合一后注册名称为贵州壮丽印务公司的1024名在册员工,并没有因为兼并看到期待的光明。

  3月9日这天下午,在该公司的工人俱乐部里,100多名员工代表簇拥着记者,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工厂被兼并这段日子的辛酸,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3月3日,当职工代表找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授权委托人刘志强论理后,这位自称是“海归派”的总经理却于3月4日“神秘失踪”。

  兼并前的法定代表人、厂长宋桂一和党委书记邵亚平认为,企业兼并的前提应当是首先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他们还认为,国有企业资产清理、评估、重要改革方案等,要及时向职工反馈,将企业改制工作置于群众的参与监督之下。在这一点上,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这家民企显然没有做到。

  依照3月9日下午由原厂工会主持召开的职代会形成的决议,兼并方,也就是广东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在对原贵州中集电子光学仪器厂和贵州中集机械厂这两家国企进行改制时,至少有一个重大问题应该遭到质疑:那就是从去年4月9日至今,没有出台任何改制方案,更没有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正式挂牌成立公司时,没有通知劳动部门和与债权人有关的银行机构参与并监督。一夜之间合法国企却摇身一变成了民企。

  两厂1024名员工在被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散发的一纸诱人的宣传承诺迷惑近一年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被打折扣甚至被剥夺。”

  职工提出书面质疑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根据2002年11月19日由国家8部委出台以国经贸企政改字行文的859号文件和国资委、财政部2004年2月1日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及2003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等精神,“作为企业主管部门的中国集装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手操纵的改制工作,已经出现了严重违规问题。”

  据知情人透露,尽管兼并后的贵州壮丽印务有限公司重新调整资源配置,努力走市场化的路子,但由于潮州市长江印务公司所进行的改制严重失误,致使企业处于瘫痪状态。

  “说句实话,很难看出兼并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亮光。”公司物资供应部的罗明富感叹说。据他介绍,兼并快一年了,新的公司不但没有产生一分钱的效益,反而还耗掉了老厂创造的近千万元的资金,再过2个月就连最低工资都难以保障,到那时问题就更复杂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职工最大的愿望就是:按政策规定,能够拿一笔安置补偿金走人。

  但问题又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简单。

  3月9日下午6时15分,记者在贵定县盘江镇找到了从北京专程赶来处理此事的中集公司党委书记王海军。问及兼并改制一事时,他毫不回避的承认:“改制的确存在严重失误,但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如何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

  当天晚上10时许,记者在贵定一家宾馆终于找到了离开公司“东躲西藏”已6天的总经理刘志强。他面对记者满脸无奈地说:“我是被骗来的,现在又要把我赶走。满腔的热血已经化成了一杯冰水,这种投资环境,怎么让我们安营扎寨求发展?”

  记者追问兼并后的改制过程时,他说:“国企改制最敏感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员工的身份转换,因为实施这一方案将要拿出3000多万元的资金,这对我们刚刚起步,还未产生效益的企业来说,无法承受。”

  他表示:“如果真要实施这一方案,只有等条件成熟。”记者问及要等哪方面的条件,他说:“也就是要企业赚了钱才有可能实施,否则,早知改制有这么大的成本,还不如不兼并重新征地办一个工厂,现在一下子要我拿出3000多万元真是束手无策。”

  刘志强还认为:“职工有情绪,并不是要求身份转换这一件事情的单一诉求,因为大家的风险都捆绑在一起了。关键的问题是个别个人利益受损的人在幕后煽动。”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彻底改制。”一位姓刘的干部说,合法规范的改制我们是欢迎的,同时也是支持的。

  2004年3月,这场改制风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发的。贵州壮丽印务公司1000多号职工向有关部门诉求的要求并不苛刻,只是想讨个说法:这种没有制定方案,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改制,究竟是否生效?

  如今,1024名职工焦急地大声呼吁:“我们的合法权益究竟由谁来保障?”

  据悉,此事已经引起省、州、县三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3月8日,省委副书记曹洪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已批示有关部门派人调查了解做好工作,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经营,依法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3月11日,由省、州、县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进驻该企业。就这一事件,贵州日报将追踪报道。

  作者:陈富强编辑: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