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心”留给教育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6日02:25 人民网-华南新闻 |
沿华南快速干线自北向南出了番禺大桥,不一会儿就到了广州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但见彩旗招展、吊臂高悬,一派繁忙景象,这就是广东省的“广州大学城”工地。 2003年10月15日,广东10所最先进入大学城的高校先后举行了新校区奠基典礼。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大学城校区的建设全面动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小谷围岛从一片农田、荒地到一片工地、楼房,真可称得上一月一大变: ———截止到2月28日,校区一期工程共139幢、225万平方米单体建筑已有129幢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受到高压电线迁移工期影响的10幢建筑中,有8幢已接近封顶,其余2幢正加快施工。通过统筹安排,将可以保证7月竣工。目前,已经封顶的建筑已进入墙面砌装、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将可以按照工期计划6月底竣工,7月份交付学校。校区内市政工程也已全面开工,计划4月底完工。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陆续完成。全岛66公里主要市政道路中,中环路、内环路及全部放射线路基已基本成型,配套的雨水箱涵、人行通道、综合管沟即将完工、计划3月初开始路面施工,3月底全面竣工。外环路由于采用堆载预压的施工方法,目前正进行堆载预压,将于3月中旬进行路面施工,计划3月底完工。市政综合管沟已于去年12月底完工,并完成了管沟内部整修和质量验收,即将全面进入管线架设安装阶段,计划在4月中旬实现永久供电线路供电。 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城已显雏形。再过6个月,这里将迎来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的3万名新生。大学城的落成将为广东高校的“扩招”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广州是华南的人才培育重地,但随着最近几年来广东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现有高校用地严重不足,制约广州地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广州地区高校人均用地22平方米,离教育部有关规定人均用地66平方米的标准还差44平方米/人。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广州地区高校用地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个别高校如中山大学不得不在广州以外建设新校区,增加了高校管理的成本,也不利于发挥高校的集聚和规模效益。 与此同时,广州提出了“北优南拓、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中,南拓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划功能区。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始于1996年广州教育专家群体建议,出发点是解决市属高校小、散,没有发展空间的问题。今天,广州大学城已不仅仅是满足于解决广州高教发展空间的供需矛盾,更肩负着促进高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任。 2000年8月底9月初,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会同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大学的校领导开始了广州大学城的选址工作。选址最初为12个地点,经初步论证确定4个选址方案,2000年12月20日根据国内著名规划专家在论证“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时提出的建议增加了两个选址方案,最后通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和评价,经充分论证研究,认为番禺区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是广州大学城较为理想的选址方案。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将新造小谷围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意见。 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大学城选址小谷围岛具有良好的外部生态条件。按照《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设想,广州的生态中廊道、大坦沙-黄埔新港廊道及钟村-莲花山生态廊道分别从广州大学城的西侧、北侧和南侧通过,生态东廊道也在东部附近通过。因此,大学城在城市生态结构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处于城市生态结构的“绿心”,是广州市连续生态走廊中的中心节点和生态敏感区。该地区原有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拥有起伏的地形、连绵的水岸和良好的植被。 2001年4月11日至6月15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根据2001年4月13日环境艺术委员会扩大会议的意见,同期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委托了广东三维地产策划有限公司开展《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对大学城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实施机制等进行研究。 2001年6月24日、25日,在广州鸣泉居会英殿召开了有邹德慈、张锦秋等13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广东省教育厅、建设厅、广州市计委、教委、建委等单位参加的“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研讨会”。研讨会在对设计单位的成果予以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大学城规划的若干意见,并对规划深化及实施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华南新闻》 (2004年03月16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