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商品逐渐填满印度商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09:54 中国新闻网

  专家认为,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中国应当重视。过去我们讲走进东盟,而现在应当意识到该走进南盟了

  经贸关系一波三折

  1962年10月中印因边界争端发生军事冲突,至1976年关系才正常化。1988年,邓小平会见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表示中印双方应多发展双边贸易,其时,中印之间进出口贸易不过1亿多美元。此后,双边贸易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达到2.64亿美元;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问印度,当年,中印贸易达到历史高峰,为14亿美元。

  1998年,印度抛出“中国威胁论”,两国经济往来陷入停滞,1997年到1999年,双方进出口额在18亿-19亿美元左右徘徊。

  2000年,印度借印中建交50周年的契机大力改善印中关系,总统纳拉亚南访华,当年中印贸易额跃升至29.14亿美元;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继续推动中印贸易飞速发展,当年中印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0亿美元,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今年,双方预测贸易额将达到100亿美元。

  两国经贸往来增多

  据曾在孟买工作过三年多的金雷介绍,近年中国驻孟买领事馆涉及的商业认证越来越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印两国经贸往来的增多。

  所谓“商业认证”,是指印度商人若要来中国从事商业活动,必须事先在印度的公证部门对其公司的合法性、资金状况、产品情况进行公证,再由印度政府进行认证,最后拿到中国领事馆进行再认证。印度商人拿着这份认证材料就可以到中国经商,寻找合作伙伴。这种商业认证以前数量不多,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此外,连续四五年,中国驻孟买领事馆签发的签证量以每年增长近50%的速度递增。有统计说,1999年孟买领事馆为印度人签发的签证量只有3000多个,到2002年已达到1.4万个,2003年虽然遭受了“非典”影响,但签证量仍保持在前一年的水平,中方预计今年的签证量将接近2万个。

  到中国的印度人中80%都是经商的,旅游者仅占很小一部分。印度商人大多集中在上海及广东周边从事商业活动,主要经营中国的纺织品、轻工业品及小商品对印度的出口。

  尽管印度号称“纺织大国”,但其许多纺织原料或半成品都从中国进口,据说仅浙江绍兴一带就有100多位印度商人常驻,主要从事纺织品、轻工产品等的出口经营,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社区。

  印度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发展举世瞩目。印度软件业巨头Inforsys公司已着手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印度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在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甚至开了分公司。

  印度限制外资零售业发展

  同样,到印度去的中国人也比以前多多了,以前中印之间航线只开通了香港飞印度的航班,2001年东方航空公司又开通了北京至新德里的直航,刚开始乘客很少,曾经从每周两个班次减为一班,机型也从大型的波音767改为容纳乘客更少的737。但随着两国人员交往的增加,现在又恢复到每周两个航班。2003年12月,印度航空公司也开通了每周两班从孟买飞往上海的航班。

  金雷在印度几年,另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越来越多。

  2000年他刚去印度时,孟买的便利店里还见不到中国货,这两年,超市里出现了很多中国商品,比如李锦记的各式调味酱。

  当地华人告诉金雷,印度人供奉的神像、女人身披的沙丽不少都是从中国订购的。举例来说,苏州附近一家以丝绸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本来已濒临倒闭,后来拿到为印度出口加工沙丽的订单,现在这个厂已发展成为外销企业。

  近年来,一直有中国公司想在印度搞“中国城”,把中国商品做大规模集中销售,但至今做不起来,主要原因是碍于印度的经济政策。因为印度政府很清楚,外资零售业的水平比当地高,进去之后就会把他们的零售业挤垮。

  目前,印度的商业实体——零售业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店,就连孟买这样的商业化大城市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百货商店。最近出现了一两家相当于北京中等水平的超市,但也都是当地人自己开的,像家乐福这种外资超市印度都不让进。

  中国在印度的企业现在不是很多,经营状况也不一样。华为公司在印度经营了六七年,在班加罗尔最好的饭店租了两层楼,雇了很多印度人开发软件。前几年康佳、TCL两家公司都在印度销售过电视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合作不下去,最终退出印度市场,现在,印度基本已没有中国品牌电视销售。

  印度人都知道中国的自行车等轻工产品比印度好,但也有些印度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是便宜但质量不好,因此,中国产品在印度并没有在像日本、韩国那样大受欢迎。一般印度家庭购买电视机、空调时,选择印度与日本或韩国合资的产品更多。

  宝钢正在印度寻找机会

  据金雷所知,中国在印度站得住脚的大企业都是在印度采购原料,比如中化从印度进口化工原料,一些医药企业进口医用原料回国加工再销往印度和非洲。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大宗原料主要有铁矿石,就连唐山的一家小钢铁厂都到印度进口矿石,还有一些私营企业主也到印度囤积矿石。但由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太差,港口设施、煤矿到港口的运输、港口装船的设备都很落后,这方面的贸易多少受到了影响。

  金雷刚到印度时还赶上中国港湾集团承包印度的两个项目工程,但后来一个也没干成。一个项目是承包位于孟买的一座跨海大桥,由于印度方面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工程无法开工,拖了好几年,最后人员都撤了。

  第二个项目是孟买港口的清淤工程。孟买的海港是一个非常大的港,军港和商港挨在一起,军方以安全为由不许中方开工,中方的船只在锚地里停了两个月,每天的费用是2万美元,由于拖不下去,最后终止了合作。

  但从整体看,由英国人在印度建立起的与西方完全一致的一套商业体系还是比较法制化,没有敲诈勒索,没有对企业的乱摊派,从这点来讲,印度的商业环境不比中国差。

  据悉,目前,中国的大型钢铁集团如宝钢等,也正在努力从印度寻找机会,因为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砂,但钢铁技术并不先进,中国钢铁企业打算用钢铁技术到印度去换原料,双方各取所需。有消息证实,宝钢正和印度的几家钢铁企业探讨合作。

  走进“南盟”

  “应当建立南亚合作组织,把通向南亚的市场打开。其实中国与印度有很多陆路相连,由于没有开发,交易还要通过水运,这些都是机会。”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任佳研究员说。

  “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应当重视。过去我们讲走进东盟,而现在应当意识到该走进‘南盟’了。”他说。

  但在很多中国赴印度人员眼中,在中印双边经贸往来中,签证问题似乎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举例来说,六七年前,华为公司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成立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招募当地人编写软件。前一段时间,工作签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华为。他们在当地的中方总经理都拿不到工作签证,只能持访问签证,每个月必须续签一次。

  还有一个中国公司在印度常驻的工作人员,到印度的第一个月要亲自到首都新德里去续签签证,第二个月再去,人家不给他签,让他回国重新申请签证,他说:“我们在这里合作挺好的,为什么拿不到工作签证?”

  那个官员告诉他:“我们对一些国家有一种‘特殊’签证政策。”这种政策大大地限制了中国国内公司到印度投资,造成很多合作项目无法进行,同时也引起很多当地中国公司的不满。

  相反,中国对印度的签证政策就很宽松,目的是促进两国的友好往来。印度人在本国就可以申请到中国的工作签证,如果持访问签证到中国,觉得有适合自己的岗位,申请工作,中国还可以发给他工作签证。

  据了解,对这种不对等的签证政策,中印双方磋商很久未果。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期间专门同中国签署了一项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现在的签证手续已经简化多了。

  (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陈红、刘腾)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