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何时是跳槽的黄金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02:24 青年时讯

  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公司近日对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2674名20-40岁的在职人员和478家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上的企业人事部经理或企业高层领导进行了一次调查访问。统计数据显示,35.7%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年初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范沁20出头,大学毕业3年多,跳槽不下5次。最短的一次在一家汽车专业网站只待了两个月。3年之中,他在杂志社、网站、公司、报社全干过,但到现在也没明白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最适合做什么。当问到下一个工作目的地,他漫不经心地回答,现在我也不知道,边干边看,边看边跳。

  如今,相隔两月未见的朋友见面也许会问:“你最近跳了吗?”这样的问答尤其在每年年初时更盛行。

  跳槽多发期是跳槽黄金期吗?

  每到年尾或年初总会有些公司出现大换血的情形,这段时期因此被职场人士称为跳槽的“多发期”。那么年初这个跳槽“多发期”是人们选择跳槽的黄金期吗?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的王晓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招聘会大部分都在年初举行,那时因为每到年初企业都会对未来一年做出新的商业发展计划,这个时候同时也就需要及时进行一些人力的补充和更换,但这个相对集中的季节并非是跳槽的黄金周期。

  真正适合跳槽的时机,是个人考虑比较全面成熟、目标非常明确的时候。一些不满足现状的人可以在适当时机选择跳槽,但不要过于频繁,比如工作3至5年换一次工作。人的一生就业时间一般30多年,因此每过5—6年差不多就是一个周期。

  很多成功人士一般会在一家公司待相对较长的时间后才会跳一次,而且他们的职业经历往往是有选择性的。同时,他们选择跳槽时大多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如中国微软前任总裁唐骏,在他个人的发展轨迹中,在跳到中国盛大网络之前一直在微软“服役”了整整10年。

  对于这一点,杨小闯说得更为简洁明了,她表示,人们应该非常有意识地去经营自己的职业,简单地说就是要有勇有谋,“有勇”指的是该跳槽时就果断地跳,不要错过好机会;“有谋”是不该跳时不能乱跳,要不然反而会耽误个人的前途。

  给频繁跳槽一个理由

  面对都市年轻人频繁而且有些盲目的跳槽行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杨小闯这样向时讯记者解释:目前的就业现状是人才缺乏,因为总有空缺职位,想跳槽的人自然就会多。并且,这种环境也极容易导致人心浮躁。再者,从这一代人才开始有了选择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父辈们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经验,学校也从来没有开设过相关课程,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年轻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在国外,有些学校有专门为个人发展开设的课程,甚至还有对个人进行评估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公司。它们很早就会告诉人们要学会做职业生涯的主人。

  国内的很多人在择业和跳槽时表现盲目,认为个人的发展就是在企业内部得到提升,其实他们很少仔细地分析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选择跳槽的公司前景会如何等等。他们跳槽的行为都过于简单,往往认为只要是有名气的大公司,薪水比过去多就是正确的跳槽行为,但实质上也许他个人真正关注的兴趣并不在此。

  杨小闯说,有些人在跳槽时,很容易急功近利地选择一些并不见得适合自己,却在短期内能给其带来经济效益的职业,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对个人发展未必有好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那么成熟,很多公司的经理人或者企业主管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职位空间(既全方位空间),这样也容易造成员工在工作6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后就对工作本身和前景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的副总王晓平说,变换工作的原因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对薪水不满意、有的对领导有看法、有的和同事发生过矛盾,或者说一切都很好,但有另外的公司在向其招手等等。但他同时也表明,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自己的员工能长期为自己的公司服务,他们的理念、培训以及他们的福利设计等各方面都不鼓励员工跳槽。

  可以用跳槽来逃避现实吗?

  江敏在外企工作了5年,跳了两次槽。在第二次跳槽后,她遇到了一个年龄和资历和她不相上下的下属经常给老板打“小报告”,这种非正常的同事竞争关系经常影响江敏的情绪。一年后,她再次跳槽,为的是不想再受那些“夹板气”。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的王晓平告诉时讯记者,跳槽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王晓平认为,因为人际关系而选择跳槽,是不明智而且应尽量避免的。如果这份工作本身很适合自己,待遇也很满意,未来前景也不错,仅仅因为人的关系而跳槽可以说是一种逃避。

  如果跳槽是为回避矛盾,那么同样的问题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再发生,它会以另外的方式出现,甚至还会有更大的矛盾。这样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艰难。回避矛盾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往往还会削弱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做人的角度来陶冶自身,一个有价值的人,面对困难时是应该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不高,那你就可以选择逃避;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非常能够抗风险的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这个价值不仅仅是在学识上、工作经历上,而是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去把握和克服它,这样的价值才是实实在在的,否则就是空有一身学识也没有地方发挥。而且,他还强调,年轻人跳槽时一定要考虑到“围城”效应。

  选择跳槽的关键点在哪?

  杨小闯告诉准备选择跳槽或者有新的职业发展规划的人们,所谓的发展并不是只有晋升这条惟一途径。在很多时候,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是要在就业能力方面有所增强。比如,一个人在一个公司干了3年,即便他被提拔当了部门经理,但出去后还是找不着工作,那还不如增强其就业能力,让其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胜任的工作。同时,人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不应该仅停留在工作岗位本身,选择一个就业岗位,要看它会给人的文化视野、日常生活甚至道德品质方面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工作中会与哪些人接触都要成为考虑因素。

  总之,猎头公司曾这样总结最完美的职业生涯:二十七八岁之前全力投入从事的职业,经过五六年历练取得一定资历,在三十五岁左右就任中层管理职务。在这个岗位上应充分发挥十年左右的能力,同时,要确立最终的工作场所及职位。不必一开始就打算在四十岁左右转职,但不断寻觅最终的职位是必不可少的。

  跳槽禁忌

  针对不同年龄层选择跳槽的人,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的副总王晓平认为:频繁跳槽的方式容易给用人单位造成个人能力有问题,在任何一个单位都待不住的印象;要么就是给人一种不想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不稳定的印象,这两种情况都是用人单位不欢迎的。

  年轻人虽说在职业生涯初期有一个试探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学习过程,但在这个找准自己位置的过程中,即便有困惑或想做多种尝试,也要避免过于频繁地跳槽。

  没有一个想发展的企业希望选择喜欢跳来跳去的人才。对于年轻人,尚且可以听听其跳槽的理由,比如因为学业问题导致工作的间断是可理解的,但对于一个工作多年而一直频繁跳槽的人来说,一般企业都不太能够接受。

  对于40岁以上的人而言,跳槽是应该非常慎重的,因为到了35岁以后,个人在某一行里积累了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做得好的话,一般都处于管理阶层,这时候跳槽的风险相对要大得多,所以一般能少跳就尽量少跳。但王晓平告诉时讯记者,应依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不等于说40岁左右的人跳槽就一定不好。爱立信从前的执行副总裁就是在40多岁以后才跳到雅信去做CEO的,这次跳槽的风险虽说很大,但这种变换随之带来的发展空间以及期权、期股方面的收益也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这样跳槽的成功经历在各行各业中都屡见不鲜。

  黄金手铐为企业拴住人才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的王晓平表示,很多公司在上升时期需要人才,但培养一个人才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他们就采取“挖人”的方式,比如有的公司会让猎头公司帮其寻找贤才。

  对于个人而言,光凭跳槽获取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跳槽都是不成功的。目前这种人才频繁流动的情况,其实质并不是一些中高层或骨干人才的流动,只是中低端市场人才的流动。

  很多企业,尤其是外企对于中高层的骨干力量大多会想方设法留住,公司会营造团队合作以及有凝聚力的文化,同时也会给这些员工提供较完善并且优厚的福利待遇,比如期权或者股票等等。大多中高级人才对工作也都比较满意,不会轻易考虑跳槽,除非有猎头公司挖他们去另一家能给予更好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的公司。

  目前,国内一些成熟的大企业也已开始尝试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采取分配期权、股权的方式,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避免核心员工频繁跳槽,这种做法被业内称做是“黄金手铐”。

  还有的外企为了留住人才,采取了一些技巧型的薪酬设置,据王晓平介绍,一家在全球都颇有名气的IT公司,其工作不仅累而且压力也大,加之公司用人用得过狠,一般拴住人才的时间也就3—4年,因此,公司在设置薪酬发放时就故意不按常规设置,比如它的奖金制度或者说激励制度的设置并不是一年一年发放,而是第一年只发放年终奖的50%,然后将剩余部分追加20%到第二年或第三年发放。这种逐年追加和发放的方式,只有等员工工作到第4年后,四年的奖金才能全部发到员工手中,因此很多人即使要跳槽或辞职,一般也得等到拿到几年的全部奖金后才会考虑走人。

  跳槽的三个最佳时期

  在日本,猎头公司会对客户进行很细致的就业指导,包括指导填写履历、看你是否符合转职年龄、教授面试技巧等14项之多。他们认为人生有3个转换职业的最佳时期,即所谓“转职适龄期”。

  第一阶段:25至30岁。这个时期正是“自我独立、精力充沛、年轻有为”的阶段,无论哪家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时期可以大胆地到那些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里去试试。

  第二阶段:35岁前后。这个时期可以从事管理职位,但是只能在经验许可的行业内任职。

  第三阶段:40至50岁,其中又分为45岁以前和45岁以后两个阶段。45岁以前是充分显示个人能力的年龄段,而且企业也有多种多样的职务需求,选择的幅度和可能性都很大。如果是对一生只有一次的转职者来说,这是最佳时期。45岁以后也被称为过激时期,对有能力者而言,外企的部长、高级职务应为其目标。在这个阶段转职不应与过去的经历有太大的变化。(内容来自《华西都市报》)

  跳槽个案

  个案一:彭燕,女,43岁

  舍不得现有的 得不到更好的

  彭燕在去年SARS时期,决定从原来的企业跳到一家跨国公司做销售。

  在企业工作了25年,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突然间放弃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是个挑战。但彭燕相信一句话:“舍不得现有的,就得不到更好的”。“环境是吸引我跳槽的一个原因。现在这个公司里的人很有礼貌,工作起来充满激情,整个环境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种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与我原来所在的企业是完全不同的。”

  “迷人的奖金制是吸引我这一跳的另一个因素。”彭女士说,在企业,她做的是“三等人”———“等上班,等开资,等退休”。“一切都很安逸,我希望能迎接一种挑战”。接触了这家公司的奖金制度,彭女士坦言,这份作为美国哈佛大学MBA教材教案的奖金制度,很吸引她,让她相信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

  43岁,作为跳槽来说应该不是个最佳时期。“起初家人和朋友都反对我做这样的选择,但是现在他们都为我骄傲。”

  彭女士说,衡量一个事业是否值得你去从事,要看四点,一是是否有希望,二是是否有未来,三是是否有保障,四是成功后是否成为时间和金钱的主人。“人生一定要有选择,一定要有努力,我现在正在为自己拼搏”。

  薪水问题一直是跳槽者不愿透露的问题,但彭女士还是在言语中暗示了时讯记者:“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街上跑的车有一天会是我的。”

  不到半年,彭燕已经做到了这家跨国公司的中级经销商。

  个案二:李淑娟,女,33岁

  如果跳槽是咖啡那我上瘾了

  33岁的李淑娟,最近做出了第6次跳槽的决定。

  李淑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的是工业会计,毕业后经老师推荐,来到哈尔滨的一家私有企业工作,之后,她先后到了几家较有名气的民营企业。2000年,她来到一家美国独资企业任财务主管。

  财务主管应该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她还是“跳”了第6次。“不甘心是我跳槽的原因和动力。我希望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李女士说,其实每一次跳槽之前都没有作过具体的职业规划,但每一次“跟着感觉走都是正确的”。这一次,她要跳到一家跨国性的营销公司,她跳的不仅是企业,跳的还是行业,从会计到销售,是一种挑战。

  个案三:田羽,男,27岁

  公平与发展空间是跳槽关键

  田羽今年27岁,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知名的日本企业工作,一干就是6年。起初他并没有想到过要跳槽,但今年春节过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跳到另一家刚来北京开发市场的日本企业。

  新公司的规模虽不如原来的大,目前也还没什么名气,但他看重的正是这点。田羽说这样反而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前专攻技术的他,现在开始在商务和市场领域也担当起重要角色。仅这一点,路子就比过去要宽得多,这样的岗位在过去的企业内部是非常受重视的。而一人身兼多职的机会在过去的大公司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相对成熟的公司,其工作流程就像一条流水线,不需要员工有多大的创造性,只要像一颗螺丝钉孜孜不倦就行了。

  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他说最早萌动跳槽的想法是缘于公司频繁加班,因为主管管理上的疏忽,发放的加班费很低,折算起来1小时就10多元钱,就像请个小时工一样。“在原来的公司基本每天都要加班,一个月下来,要加100小时左右,但在现在公司一个月最多也不过加班20小时。不仅如此,在新公司加班的补贴还是工资收入平均数的1.5倍。我倒不是真看重这点钱,但至少能让人觉得是一种起码的尊重和认同。”

  当然,跳槽的原因不只这一点,田羽说,在一家公司待这么多年,在他的同学和朋友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他在那个职位上该学的东西差不多学到头了。(实习生邹乐本报记者 杨纯/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