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细说北京住宅三大趋势――将来我们住什么样的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02:24 青年时讯

  今年42岁的王杰,是一位独自来北京打拼的商人。在北京丰台区的丰卉家园,她购置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原来在北京漂流,现在终于有了归宿,有了家的感觉”,“这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工作起来也觉得塌实多了”。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其智告诉时讯记者,去年,北京市有97%的商品房被个人购买。

  毛教授说,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城市居民的住宅多数是一种低水平、均衡配制的福利住宅模式,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这种住宅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过去“先生产后生活”,避而不谈物质追求的观念,逐渐被人们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环境的新理念所代替。人们在选择居住的同时,更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魏先生,今年33岁,销售经理,前两天他在天通苑购置了一套新居,他说买房是为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为了她,我一直在努力”。

  家住华清家园的张先生认为,买房置业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一个商业社会里,房子是成功人士的标志,没有一种东西比房子更能凸显个人的社会地位。

  武先生原来家住东直门,旧房拆迁后,经济不够宽裕的他从城市中心区值钱的地皮上获了益,在东四环建构了自己的新家,他说地皮钱足够买两个这么大的房子。

  面对业主队伍的不断扩军,面对异常火暴的房地产业,毛其智教授分析了未来北京住宅的几大走向。

  毛教授认为,城郊型居住区是未来北京住宅的发展趋势。所谓城郊型,说白了就是既不属于农村又不属于城市的地方。目前北京的城郊型居住区是指靠近城市边缘、位于五环路和五环路以外的地方。

  毛教授说,形成这种住宅趋势,是因为其一,从购房主体来说,相当一部分资金雄厚的人拥有私家车,解决了最难办的交通问题,住远点就不算什么了;而对于另外一部分购房的业主来说,他们大都是城市中心区拆迁而来的普通老百姓,对于二三环一带的高价住宅不敢奢望,也只能“将就”住在这里。

  其二,从居住环境来看,五环以外少了城市中心区无休止的喧闹与噪音,多了分宁静与幽雅;同时,自然景观相融,比如坐在家里,透过窗子眺望远山,这是人们愿意选择城郊居住的又一大理由。

  其三,有关北京城市发展的政策,给城郊型居住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北京交委副主任刘小明曾在2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北京未来将坚持两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调整空间布局,缩减城市中心区功能、人口,建立新城。二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公共交通”,甚至还会在四惠等地修建低价乃至免费的停车场,这些都将促使城郊型居住区的形成与发展。

  人们之间需要彼此不断的接触与交流。社区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完成了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

  毛教授说,大型居住区代替目前开发商和各单位建造的小型住宅楼群将是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之一。人们对居住的认识已从原来单纯注重地段、朝向,发展到注重建筑材料,注重景观,注重社区品质,注重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注重自己需要的是不是能及时得到满足。

  而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社区解决了这几方面的问题。其一,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一方面,老年人生命延续;一方面,对孩子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需要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拥有一系列包括文教、医疗、商业在内的硬件设施。其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服务包括休闲,包括治安等等。其三,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们渴望在自己休息的空间内找到朴实、舒适的人际关系,找到温馨如家的居住环境。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社区规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人们这种最基本的物质、心理追求,在一个合格的小区里是完全可以得到满足的。这也预示了“以人为本”的社区走向。

  但毛教授也指出,目前,在北京尚找不出很优秀的小区例子。小区建设应该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充分规划和利用用地小区的环境条件,同时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些就要靠建筑师们的精心了。

  著名加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彭培根说,小区建设要以爱心为起点,即开发公司和建筑设计单位对购房者要以真诚的爱心为核心理念,争取每一分土地合理利用,为百姓造福。

  对于北京城市建设高密度和超高层的发展趋势,毛教授直言不讳。从目前来看,政府还缺乏对这种建设高密度和超高层住宅楼不合理性的意识,或者说政府在住宅建设密度和高度的政策上还不严密。同时,许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打擦边球。事实上,在价格相同,建设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中低层的住宅楼是广大老百姓更适宜的居住环境。

  经过去年的SARS,人们开始追求健康住宅。而一些地方盲目地追求密集与高度是以牺牲居住环境的质量作代价的,不少高楼连成一片,密不透风,造成严重的建筑污染。同时高层楼对人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由于楼层高,一些人上下楼需乘电梯,这样会导致人的平衡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因功能失调而引起运动幻觉,产生心悸、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过,毛教授说,从目前来看,由于高层住宅楼能在“不违反现行政策”的前提下节省用地,而开发商是不会放过这样绝好赚钱机会的。所以,政府如果不适时采取措施,不在政策上加以严密规范,那么北京住宅建设的密度和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呈上升趋势。

  城市链接

  居住改变了我们

  银信地产董事长张民耕曾经在接受《新地产》采访时说,中国人的居住,历经了从农居、四合院、大杂院、筒子楼、单元房、公寓、Townhouse、别墅的转换过程。

  农居:在农村,有院子,有树,有鸡鸭猪狗,有热炕,还有更加火热的生活,离家不远就是自己的田地,用不着和别人协调自己的时间,生活是自己的。

  四合院:按照传统,这是给一个家族准备的封闭空间。里面住的是数量恰当、相互之间有辈分关系的多个家庭。通常院子中央都会有一个空场,北京人利用这些空间的方式主要是种树、养鱼、搭凉棚避暑。据说当时衡量小康之家的标准并非美元而是“天棚、鱼缸、石榴树”。

  大杂院:四合院没落之后变成了杂院。这里面住的是数量过多、相互之间有没有辈分关系的多个家庭。有时候,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甚至会达到一种令人感动的地步。大杂院仍然是住户主要的娱乐所在地。

  筒子楼:如果按照建设资金的来源和厕所来划分建筑物的类型,那么筒子楼应该和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学校里面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一起归入公共设施。筒子楼里最壮观的事情是大家在一起做饭。由于筒子楼的住户之间有可能有上下级关系,或者更加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串门”的含义和院子里的住户有明显的不同。

  单元房:与筒子楼、大杂院比起来,单元房的最大特点并非厕所的私有化,而是他人生活的不可见性,大家进了自己家的门之后就不用再出来。

  公寓:公寓所处的位置一般不错,配置也相对较高,厕所不止一个,有花园、会所,人车分流,物业费较之于普通住宅要高。由于能购买得起公寓的一般是殷实之家,戒备心理较严重,邻里之间少交往,大家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私密生活,只能寻找别的方式排遣孤独与寂寞。

  连排别墅(Townhouse):现在,人们需要返璞归真的愿望从来没有这样强烈过。城市郊区化出现了,Townhouse这种近郊低层住宅应运而生。每户二到三层的结构,有天有地,有私家花园、露台、车库,“离尘不离城”,周边的自然景观保持着一种未经人工雕琢的痕迹。在这里,人们的沟通和交流的愿望得到了释放,放松、休闲似乎是生活的全部。这部分人群一般称的上是中产阶层,小资情调较为浓厚,有些具有留洋经历的中青年群体一上来就非常适应这种在国外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不仅厕所已经很多了,而且还多了步入式更衣间,中厨西厨。

  独立式住宅(别墅):真正意义上的别墅似乎永远无法成为劳动大众的主流居所,这也是贫富差异明显化的标签。有别于第一居所的Townhouse,别墅一般作为休闲度假使用而成为第二居所,一少部分人在里面另样地生活着。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