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多少档案待唤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05:03 大众网-大众日报

  跳槽者:你不放人,我只有弃档

  28岁的张兆勤只用了一个上午时间就办完了辞职手续:“和老板说一声,财务结完账后下午就来济南了,就这么简单。”

  小张几年前从西部某重点大学毕业后,考到该省某事业单位工作,但不久便萌生去意,原单位扣住档案死活不放,几个月交涉未果。

  “你不放人,我只有弃档。”目前他在省城一家媒体工作,这已经是他第4份工作了。

  像小张这样的“弃档一族”绝非少数。记者从济南市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目前存有流动人员个人档案10多万份,其中有超过10%的档案已经长期无人过问。

  有的则更多。淄博市临淄区人才服务中心代理的6000多份个人档案中,有接近一半长期不缴纳档案管理费,而且每年还要接纳几百份从各地高校打回的被毕业生遗弃的档案。

  据统计,在我省各级人才市场代管档案的单位有1·5万家,档案有40万份,其中长期无人过问的“沉睡档案”接近1/10。

  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有160万人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40万人达成流动意向。权威机构估测,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当中,近20%的人未携带人事档案。

  “老档案”正面临“新挑战”!

  企业:要不要档案无所谓

  究竟是哪些人将档案弃置了呢?在省人才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目前弃档的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再就是出国留学人员,少数为改制机关事业单位下海者。

  人事档案,作为记载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社会关系、生活经历等的重要资料,与个人一生息息相关,在职称评审、出国政审、工资调整、各类保险和组织关系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如此,为什么他们仍将档案弃置了呢?

  首先缘自部分民企、外企等单位对档案的漠视。“要不要档案无所谓。”济南一家信息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更重视所看中的人的实际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档案里面的东西只能作为参考。有些单位就明确表示不接受档案。正在济南求职的湖南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小段告诉记者,目前大学毕业生到民企、外企工作的非常多,今年他们系里4个老乡,目前除了他之外都与南方一家电脑公司签约,但公司明确表示,档案关系全部由个人处理。

  单位不重视档案,有些大学毕业生也没拿档案当回事儿。好的将档案放到人才服务中心;有的则视档案为“包袱”,干脆不管不问,时间长了自己都不知道档案在哪儿。

  再次是档案功能的弱化。比如从前如果没有档案所在单位的证明,就不能办理结婚,现在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专家:老档案要有新内涵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士不仅频频跳槽,而且动辄“连泥带根”拉走原公司人马;一些技术人员怀揣原公司机密作为投奔新主的筹码;毕业生虚报学习成绩和伪造各类证书……针对屡禁不绝的此类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赋予传统档案以新内涵。

  “不讲诚信的行为所以屡屡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传统人事档案在人才信息上的掌握不足。”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萍认为,传统人事档案记载了不少有用的内容,但人事档案不应只是身份证明,应当以其为基础建立一个信用信息数据库,成为权威的信息来源。否则,就难以形成对不守诚信行为的威慑机制,一些有劣迹的“胆大者”,此处东窗事发后还可能异地重操旧业。

  山东经济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经济学博士吴彬教授告诉记者,传统人事档案过于静态和笼统,通过它很难掌握人才在业绩以及诚信度方面的信息,因此应当尽快将其改为诚信档案或人才业绩档案。

  吴彬认为,档案中除了记载个人的全部信息资料之外,还应当通过权威专业认证机构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认证,并出具“个人业绩诚信报告”,内容包括学历诚信证明、职业诚信证明以及信誉诚信证明等,无论人才在任何地点和单位工作,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地添加个人信息资料,而用人单位也可向人才市场提请对应聘人才进行个人诚信认证,这样也能够使档案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 张海峰 实习生 崔乃霞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