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席龙飞教授:永不受伤的“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09:2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三月十七日电 题:永不受伤的“船”

  ——访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席龙飞教授

  中新社记者 艾启平

  早春的汴河畔,跨河虹桥上游人如梭,河上大船浮动,街市车水马龙。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有望得以部分再现。一条长约五米的大型北宋汴河客船,现已完成设计工作,不日将复原成型。

  设计者是年逾七旬的席龙飞教授,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授。他长期从事船舶设计、船型技术经济论证及船舶发展史教学与研究,是这些领域的权威专家。

  近日在其寓所,精神矍铄的席老接受了本社记者专访。

  对出土的古船进行微观复原,是席老退休后发挥余热的拿手“绝活”。他复原设计的古代船舶模型,包括春秋战国大翼战船、汉朝楼船、三国斗舰、晋代八槽舰、隋朝五牙舰和龙舟、唐代歇舫支江船、北宋汴河客船和货船、南宋车龙舟、明代大福船和漕舫船等,也有近代的沙船、广船和福船等。

  这些复原得惟妙惟肖的古船模型,已纷纷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山东登州古船博物馆、嘉兴船文化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等展出,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二00一年,澳门海事博物馆还曾特邀席教授为该馆“定做”晋代八槽舰、三国斗舰、明代戚继光战船、郑和下西洋宝船等十余种模型,以丰富馆藏内容。

  “古代舟船模型的价值不仅是用来观赏,它承载着泱泱中华数千年文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代西方发达的航海技术创造出了辉煌的人类航海文明,但他们却曾受惠于中国。航海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席老说。

  席龙飞教授复原古船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经他考证,中国早在公元二世纪就已发明和使用了船尾舵,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水密舱壁技术在中国晋代就已出现,可一二五八年马可·波罗将其传入欧洲时却未引起重视,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将该技术用于航海。

  在二000年出版的《中国造船史》这部中国首部船舶通史性专著中,席龙飞教授雄辩地向世界宣布:船尾舵、指南针、水密舱壁、车龙舟是中国古代造船术的“四大发明”,延绵不绝的中华造船术曾领先于世界,曾对世界造船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有人说,人生就如江河大海里的船,总会遭遇风险,没有不受伤的船。然年已古稀的席龙飞教授,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光大中华传统文明,就像永不受伤的“船”,航行于岁月的大海。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