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建设,北京又走在了前面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9日05:27 深圳商报 |
当一个城市连最弱的那些人都感到方便时,其他人就没有理由不感到舒适。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相比,其间所透露的规划管理差距、文明水平差距,应警醒我们奋起直追。 公厕是个大问题,解决不好,会给老百姓带来很多不便。3月18日同时刊登的两条消息让我们产生诸多感慨。其一是:深圳火车站西广场中巴车终点站处一空地,多年来成为来往乘客及司机的“方便”之处,臭气远播,连环卫工人都嫌这里“难于打扫”。这块空地位于西湖小汽车公司的临时办公室背后,周围没有公厕。最近的厕所也在马路对面的侨社客运站内。城管办人员表示,会尽快前往勘查,如果确有必要,会及时设置流动厕所。 这一现象并非个别。最近一位读者向某报反映说,其父初来深圳,街上尿急找不到厕所小解,竟至憋坏了膀胱。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深圳特区内共有公厕270座,但这个数字包括了宾馆、酒楼、商场等场所的厕所,独立式的公厕甚少。尤其在特区内的商业旺地,可谓寸土寸金,更没有公厕的立足之地。比如在名闻遐迩的华强北商业区,只有一座独立式公厕。 绝大多数被统计到的厕所,为酒楼、宾馆、商场等拥有,还算不上是公厕。它们对谁开放对谁不开放,全由这些单位自己决定。为缓解深圳市公厕过少问题,深圳市清洁卫生协会曾经颁发了一个文件,要求“酒楼、餐厅、咖啡馆、超市、宾馆、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内部厕所应向公众开放”,但执行中这个文件被大打折扣。一些酒楼宾馆拒绝路人如厕,一些路段连像样的酒楼宾馆也很难找到。何况,正如一篇报道所说,从乡下来的劳动人民,有几位敢随意跑进人家豪华的宾馆酒楼拉屎拉尿的? 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在深圳闹市区入厕难,已经是一个关乎心情、关乎健康的大事了。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应该尽量创造让所有人成为“文明人”的条件,因此,绝不能对公厕问题无动于衷,绝不能允许一些街边角落成为便溺的场所。否则,那不仅是城市的污点,而且是我们的羞辱。 如果说,在特区建设之初,由于人口少,对城市公厕建设缺乏长远考虑尚可原谅的话,那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继续犯这样的错误,就实在不该了。 公厕建设也许要有更多的超前思维。公厕需求大的地方往往是商业旺地,但在商业旺地找一块地建厕所谈何容易?即使找到了,商家店主答不答应也很难说。所以,不能等到“公厕需求”出现后再想着“公厕供给”,而必须在规划为商业街的地块上,预先建立公厕。这样才可省去许多口舌,也可降低公厕建设成本。但看看我们现在开发建设的一些新区,同时建设公厕的还真的很少。 第二条消息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流行的无性别公厕,如今已悄然现身北京城。无性别公厕,又被称为不受性别限制的“第三空间”。第一批已先建了七个无性别公厕,分布在地坛、王府井等地。今年将在北京全市推广,准备新建、改建400座公厕,使其成为无性别厕间,方便残疾人、老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 城市建设和管理,应该以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底线”。当一个城市连最弱的那些人都感到方便时,其他人就没有理由不感到舒适。看看北京,公厕不仅为健全人士考虑,而且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考虑。其间所透露的规划管理差距、文明水平差距,应警醒我们奋起直追。 作者: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