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题材影视剧:把握现实热点 揭示堕落心路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16:16 中国新闻网 |
近年来,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可谓异军突起,乘势而上,一直是屏幕上的“宠儿”。也许由于前一个时期影视剧中飞来飞去的剑侠刀客、编来编去的“戏说”历史、吻来吻去的男女性爱、吵来吵去的家庭闹剧等剧目太多,所以从几年前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苍天在上》一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热情欢迎。接下来是电影《生死抉择》和电视剧《大雪无痕》、《忠诚》等力作,之后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又有《红色康乃馨》、《当关》、《不共戴天》等一批佳作涌现。 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中,反腐剧仍占了不小的比重,而且在表现层面上有所突破。如《至高利益》、《忠诚卫士》、《云淡天高》、《主诉检察官》等。各地方电视台播出了《大江东去》、《绝对权利》、《浮华背后》、《威胁》、《红罂粟》等。这些作品的高收视率,以及播放地域之大,历经时间之长,都充分证实了这类题材影视剧的意义与价值。笔者认为,综观近几年反腐题材影视剧的成功,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种特点: 一是把握了现实的热点问题,顺应了人民的反腐意愿。 近年来,腐败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尽管这些年我们的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绩,有包括一批省部级的高官“落马”,但在今年初的“群众关心的现实热点问题”调查中,腐败问题再次“名列榜首”。这说明腐败现象仍然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公害。腐败之所以如此严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民主和法治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反腐题材影视剧直接面对的就是当代中国的民主和法治问题。因此,反腐剧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激发了人们对民主和法治的真诚向往,顺应了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强烈要求和愿望。而且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历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之一。当今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就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这一主题的延续。反腐题材影视剧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假丑恶的憎恶,对真善美的追求。 比如,《至高利益》中的赵达功,《忠诚卫士》中的陈克清、卢梦达,《大江东去》中的贺远鹏等,他们都是党的高级干部,却因为腐败而严重地败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与声誉。特别是当这种异化的人联成了关系“网”时,比如,《大江东去》中以市长贺远鹏、副市长沈培林为首的“腐败集团”,《威胁》中某县的领导干部,除了“一把手”之外,其他的全是腐败分子,其危害就更大。这些腐败分子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背离党的性质、宗旨,背离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纪律和道德准则,也就是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这批作品还有不同的缺憾,但其的现实的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甚至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所具有的艺术意义。《至高利益》播出后,观众惊呼:“这部剧的现实性太强了!”事实的确如此,在《至高利益》里,从副省长赵达功、市长钱凡兴到公安局长陈仲成、镇书记花建设等一系列大小官僚,作为人民公仆,他们哪一个站在了人民的利益?他们要么不顾群众死活、乐此不疲地大搞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政绩工程”,要么在官场上欺上瞒下,经济上中饱私囊,政治上栽赃陷害异己。 如果把这一部部作品汇总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与层面表现了干部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前党内出现腐败的特点,即他们怎样进行着权与钱的交换,权力怎样使金钱最大限度地膨胀,怎样可以使这种交换与吞噬的保险系数最大限度地增大。同时,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可以说,这批作品具有“反腐败教科书”的意义。 二是塑造了感人的反腐勇士,弘扬了正义的人物形象。 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当然是靠着形象塑造特别是正面人物的塑造去表现主题的。很难想象没有感人的正面人物形象的作品能获得如此广泛而高升的收视率,能感动与震撼广大观众的心灵。应当说这批作品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尤其是精心塑造了一系列反腐败勇士的感人形象,丰富了中国的影视人物画廊。 如中纪委直接参与拍摄的电视剧《忠诚卫士》,塑造了一位党性强、作风正,而又情感丰富,形象鲜活,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省纪委书记明键的形象,展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宏大场景。剧中的明键一改传统戏里正襟危坐、威严十足的纪委干部形象,这也是一种真实的美学理念。在剧中,不是把他刻画成独来独往的英雄个人,描写他怎么高大,而是把他放在一个集体之中,在他处理各类事件的犹豫和决断中,表现他是如何忠于职守的,摆脱了概念化、理念化的空虚的表现方式。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题材的电视剧《主诉检察官》,是根据“全国十佳”检察官、全国劳模方工的事迹改编而成。主诉检察官郑磊,这是一个思维严密、聪明睿智的人物,通过审讯犯罪嫌疑人或当庭辩论等环节,表现了郑磊过人的机智和法律素质。同时作为公诉人,他面对被告、辩护人的种种挑战,还要显示极强的应变能力,在实实在在的证据面前,还要有“嘴上”功夫。剧中涉及到检察机关内部有代表性的基本岗位及其职能的方方面面,是优秀检察官原型与艺术再现相融合的结晶。 还有诸如情感丰富而又终以党性战胜狭隘人性的李高成(《生死抉择》);看似懦弱,实则坚定的市委书记李东方、有一点儿霸道但一心为民办事实,最后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的乡党委书记季夫顺(《至高利益》);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勇于反思自己在位时种种失误,原任省政法委书记的退休干部丁南(《云淡天高》);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有些儿女情长的海关女关长杜欣平(《浮华背后》),富有正义感,坚定披露腐败真相的的某报著名记者迟立强(《威胁》)等,都是典型意义颇高的正面人物形象,没有这些人物性格塑造的成功,上面说的主题的开掘和作品的典型意义,都是无以附丽的。 三是描写了堕落的心路历程,剖析了腐败的社会原因。 从现实生活中陆续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的堕落来看,其中的不少人是有过光荣的历史的,曾经做过一些好事,或者说曾经是个好干部,也是有水平、有能力的。这些人走向腐败,都是有个渐进的过程的,有其思想、道德和社会的原因。有的反腐题材影视剧就不仅写腐败分子的腐败事实,而且挖掘腐败分子的心理蜕变,同时揭示腐败分子堕落的社会原因。 比如以震惊全国的沈阳反腐第一大案——“慕马大案”为素材的电视剧《大江东去》,描写了农民出身的奉阳市长贺远鹏本来有水平、有政绩,但是在失去了监督的权力面前渐渐异化,彻底堕落成了一个腐败分子,最终,一起错综复杂的绑架案和一起貌似平静的投票选举让他露出了马脚,不但他自己被绳之以法,也毁了女儿……结局让人触目惊心。剧中贺远鹏这个市长塑造得很有特色,他是一个想为百姓做事、也很有能力的副省级干部,又是一个喜欢自作主张、很有霸气的人,但最后没有把握住自己,走到了腐败路上。编导对处理贺远鹏这个人物的转变过程可谓独具匠心,因为沈培林从一出场就是个腐败典型,所以两相对比下贺远鹏的“由好转坏”才更有说服力和震撼效果。该剧没有把这个市长的腐败过程简单地处理为事实的罗列,而是寻求在“脸谱化”之外的另一种突破途径。看前几集电视剧时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市长真的太好了,为什么能在后来腐化堕落成那样呢?在贺远鹏离婚后,沈培林、陆天宇为他大操大办新婚庆典的情节,可以说是打开了他往下滑的一个“缺口”。在整部戏里,发生在贺远鹏身上的高潮主要是两次。第一次,是他在得知妻子背着自己收了那么多赃款赃物时,强烈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受到了威胁,毅然与她离婚。这是这个人物在把自己向“好市长”方向努力的最后一次挣扎。而第二次高潮则是在全剧的结尾,贺远鹏在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将终结时,出席了在广场前的给下一个世纪的市长埋下一封信的仪式,表面上他埋下的是身边人为他拟就的冠冕堂皇的书信,实际上埋下的则是这个市长一大段痛苦的内心独白。最后没有把高潮处理成这个反面市长被捕,而是采用了他自己深刻的忏悔,这样的处理具有更深的感染力。 这部剧深刻剖析了一个本来想做个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市长但却逐渐走向腐败的过程,变化的过程在不经意中发生,他做了一切从政人员都经历过的事,但是又是在一个逐渐的过程中被腐蚀了……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对于曾经为老百姓做过好事的市长最后走进腐败的深渊,感到扼腕叹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作为为官者,则可以从贺远鹏“由好转坏”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警示:腐败往往是从不经意的小处开始的,应该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四是突破了题材的表现层面,拓宽了作品的视野尺度。 随着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增多,模式化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这个问题将在下篇专门谈)。对此,艺术家需要思索新的方式,反腐题材影视剧要想有所突破,就应该有更宽泛的领域和尺度。 电视剧《至高利益》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就在于它突破了题材的表现层面,拓宽了作品的视野尺度。该剧可以说综合了以前反腐题材电视剧的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首次将关注和鞭挞的视角聚焦弄虚作假的“政绩工程”上。“政绩工程”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造成的严重恶果,虽然在其他文艺作品有所反映,但在电视剧上一直没有涉及。《至高利益》能够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大胆地展示“政绩工程”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说明我们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我们的政府有勇气直面工作中的失误,譬如剧中省委书记的引咎辞职。它告诉我们,对领导政绩的衡量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政绩本身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政绩工程对于人民来说就是“造孽工程”!赵达功这样的人依靠“政绩工程”当上更大的官,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至高利益》中的反腐倡廉不再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而是提升到“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至高利益,还是以个人的政治利益为至高利益”这样的高度,第一次深层次地触及政治体制的最敏感问题。以往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说的大多是实物形式的腐败,而《至高利益》说的是心灵的腐败、权力的腐败,最大的腐败分子赵达功没有贪污一分钱,但赵达功意识里觉得,“这个城市是我的,这片疆土是我的。”这种腐败才是最大的腐败。《至高利益》还涉及了农村民主选举问题。剧中塑造了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季夫顺的形象,季夫顺最后死在为农村推行民主的工作中。民主的推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这又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点上,《至高利益》提供了思索的载体。“山药蛋派”季夫顺比“海归派”贺家国更懂得中国的国情,在农村推行民主也更加有效。作为第一部从政治体制的反思入手,展示当代政治最尖锐、最核心的矛盾的主旋律力作,《至高利益》,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还有电视剧《红罂粟》以“贪官背后的女人”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那些位高权重的高官们面对美色时所产生的情感与爱欲的迷离和失控,揭示了那些高官背后的女人在温情的面纱下攫取私利的险恶居心,充分表现了当前反腐斗争的复杂和艰巨。这个视角也颇为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五是汇集了“警匪”的观赏元素,叙述了曲折的剧情故事。 反腐题材影视剧受到观众的欢迎,成为屏幕热点,还因为这类影视作品具备了“警匪片”的观赏性元素:剧情紧张,故事曲折,惊险刺激。尤其是用悬疑推进情节的发展,节奏紧凑,注重镜头内在的动作性,强调人物内心的变化犹疑对故事的推进,较好地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观看收视效果。 比如电视剧《浮华背后》就设计了一系列传奇性的剧情:在一件走私案中,天港市海关女关长杜欣平发现了在天港市独霸一方的重量级人物高锦林涉嫌走私的重要线索,她决心将高锦林彻底揭露出来。为了把杜欣平拉下水,高锦林动用了各种力量,并设计让漂亮女孩莫菲以感情为诱饵拉拢罗亮,进而一步步将罗亮逼上死路。杜欣平在维护法律与保护儿子的两难选择中,做出了鱼死网破的决定,但高锦林再次逍遥法外,杜欣平则身陷囹圄。为了替母申冤,做了变脸手术的罗亮重回天港。在莫菲的帮助下,罗亮最终找到了高锦林的犯罪证据,命运在危难关头经历了最后的转折,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母子再次相聚,坚强的母亲洒下了忧伤的泪。 更多的影视剧都很讲究在开头就精心设计悬念,以吸引观众看下去。如电视剧《威胁》开始就是这样的一组镜头:深夜,大火,奔涌肆虐的地下之火,无情地吞噬着井下的矿工……救护车警笛声声,溪平不眠,溪平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的惨案,但这起惊天大案却不知为什么在社会中竟无声无息、不为人知、没有一丝一毫的披露……某报著名记者迟立强、杨茗莉应邀为溪平煤矿撰写报告文学,职业的敏感使他们捕捉到溪平煤矿所谓先进达标企业的背后,存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暗地里与矿工签定生死合同的不法内幕。而恰在此时,迟立强的前妻俞静在采访北山矿返城的途中突然意外死亡……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须要有一个好故事,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框架,然后还要加上好的、过硬的创作班底,这样才能拍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也是优秀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创作给我们的的宝贵启示。 虽然以上反腐题材的影视剧远称不上经典之作,创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但我还是看到了这些作者的努力,他们不愿与眼前的时代失之交臂,听从生活的召唤,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心灵的召唤,最后又努力从各自的艺术积累出发,将心灵的召唤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审美召唤。对他们在创作中所表现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作为关注反腐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普通观众,我不能不表示由衷的敬意。 作者:齐殿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