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映象》首次进京 杨丽萍:原生态的一个典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11:01 中国新闻网 |
一件红衫,一条绿裤,一顶红色绣花帽,一双红色绣花鞋,项间、手腕挂几件云南风格鲜明的项链手镯。瘦瘦弱弱的杨丽萍,一身大红大绿出现在记者面前。 “这衣服是云南粗布做的,这裤子也是,这顶帽子是彝族的。”面对围着她拍个不停的摄影记者,杨丽萍似乎急于说明,她自己正是来自少数民族民间的“原生态的一个典型”。 杨丽萍此行进京,也跟“原生态”有关。 4月10日至17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将首次进京。在全长120分钟的演出中,来自滇山村寨的上百名演员,将通过7场歌舞,展现彝、苗、藏、傣、白、佤、哈尼等民族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截至3月17日,《云南映象》已在全国上演129场。在3月8日闭幕的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上,《云南映象》夺得舞蹈诗作品金奖等5项大奖,成为舞蹈诗比赛的“黑马”。 而杨丽萍,是这台歌舞的艺术总监、总编导、女主角。 “所谓‘原生态歌舞’,就是所有的舞姿舞步,全部来自生活,是这些民族对自然、对生命、对爱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这台‘原生态’演出,70%以上的表演者是来自云南各地的村民。” 跳了30多年舞的云南白族人杨丽萍,说自己有一种“情结”:民族歌舞如果不能尽早收集、展示出来,她将遗憾终生。“它们将会慢慢消失掉。眼下,很多地方已经逐渐没了当地的原始舞蹈。像云南的一种‘鼓舞’,现如今只有那个村里几位老太太会跳、会打了。一旦她们去世,‘鼓舞’将随之走进坟墓。” 因此,对于《云南映象》的“编排”初衷,杨丽萍始终不愿用“创作”来描述她和这台演出的关系,“只是本能地想挖掘这些散落各处的古老舞蹈,通过表演的方式,记载它们,展示它们,纪念它们”。 从酝酿到搬上舞台,《云南映象》历时近3年。沿着这个思路,当杨丽萍到各地进行采风时,她头脑里的未来舞台,只是这些舞蹈的一个“活的博物馆”、“一个能感受云南歌舞魅力的场所”。 最让杨丽萍自豪的是,她带领创作者从民间邀请了上百位业余演员,他们中大多数是农民,有的在放牛时吆喝了一嗓子,便被请到了舞台上。他们跳舞,只因为与生俱来的感觉。 跳了30多年舞,杨丽萍在舞界一直是一个异数。有人这样评说杨丽萍:用中国舞的既有概念去衡量,她是“野路子”。但她懂得用最具个人特征的舞姿去赢得观众,表现出创作和表演观念上的完全开放状态。她带给人们的,恰恰是专业界所不能给予观众的“原生态的震撼”和“很多超乎舞蹈的东西”。 在杨丽萍看来,现在的民族舞舞台,充斥着一种“病态的粉饰”,要么反复抄袭已有的民间元素,要么用外来芭蕾语汇去美化民族舞,缺少纯粹的艺术品质和精神。“所以,《云南映象》要以‘原生态艺术’与那种‘粉饰’对抗。” 人为什么要跳舞?“是与天、地、神、自然进行交流”。杨丽萍说:“在我还没成为职业跳舞的人前,我们都是用歌舞来表达自己。我爷爷去世时,我奶奶唱起《葬歌》,那是她对爷爷的思念。而女孩子出嫁,会唱《哭嫁歌》。我们那里,婚丧嫁娶,都各有自己的歌舞。歌舞,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杨丽萍眼里,真正的舞蹈,不该是观众看不懂的东西,它应该是一种与人性息息相通的,能够打动全人类心灵的东西。“对寻找、保留这样的东西,我一直都很自信:我有这个鉴赏力,我有这个把握。”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娉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