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育不是打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09:23 南方都市报

  海外观潮之薛涌专栏

  今年高校将增加2521个专业!这一报道让笔者吓了一跳。全国的高校是有数的,哪里找2521个专业出来?仔细一看,算是信了。比如管理学专业,如今分成房地产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等,等等。有些专业的名字,竟是前所未闻。原来,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定向培养人才。这样发展下去,以后怕是还会生出什么开发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股市管理、反腐管理,以及我们现在做梦也想不到的什么别的“管理”。

  笔者有位朋友,当年在清华学了五年锅炉,毕业时,他所学的那种锅炉淘汰了。一夜之间,苦读寒窗的清华才子变得身无一技。还好,后来进了外企。意外的是,虽然没有任何“管理”方面的训练,干起“管理”这个行当竟无师自通,比设计锅炉在行多了。

  当时清华的教育,奉行的是前苏联模式,根基是计划经济:国家要什么人,中央早就设计好了,每个人都要按照这个计划来塑造,发展专才,以后国家自有安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过细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人才浪费。于是在大学改革中,又有人提倡通才教育。然而,改革来改革去,又改革了回去。而且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试想,锅炉专业虽然狭窄,但毕竟锅炉是人类用了上百年的东西,还算牢靠。所谓“特许经营”这个行当又能坚持几年?四年青春是否值得在这上面豪赌?

  不管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框架中,我们的教育似乎只有一个招术:制造人家要的东西。过去大学忙着制造国家要的东西,现在又忙着制造市场要的东西。大家追求的是服务顾客、殷勤周到、有求必应,不管这个顾客是计划还是市场。所以不管计划导向还是市场导向,专业分工最终都会细到钉钉铆铆。

  但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不是打钉。一个18岁的大学生,在这个人生的关口上首先要想清楚的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才能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人?大学的使命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知道什么是人的需求,自己怎么为人的这些需求作贡献。而要理解人的需求,自己首先要变成个人。从这个角度看,人文教育不仅仅是更人道,而且更经济。因为人比任何国家、企业、市场都更理解人的需求。那些被大学塑造成更完整的人的学生,更知道怎么运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和品质来满足这种需求。

  这也无怪美国大学生看上去学无所长,工作后却往往比一些专家更胜任。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通过对人的理解,能够创造出原来的专业中没有的专业,原来的市场中没有的市场。

  我们的教育,则上来就要研究什么“特许经营”之类的专业,仿佛是告诉学生只有变成别人要你变成的人才有存在的价值,一举毁灭了学生的人格。结果,一个学“特许经营”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个别人“特许”给他干的事情,马上就变得一钱不值。他已经完全没有能力理解:自己的人性“特许”给了自己什么?

  计划也好,市场也好,毕竟还是要由人来操作。不理解人的计划和市场,最后都会破产。教育也是如此。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