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学家在为谁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03:40 中国青年报

  曹林

  一位对经济学界很了解的朋友点拨我:一流经济学家做顾问,二流经济学家跑讲演,三流经济学家写专栏,不入流的经济学家只好当教授了。

  瞧!经济学知识把一个个经济学家养得猴精猴精的,一个个被“利益最大化”塑造成庸俗的“经济学人格”。

  之所以谈起这个话题,缘于最近几个经济学家在大庭广众下斯文扫尽地掐架,网站以煽情的标题在醒目位置报道了这场战事———中国经济学家打起来了!非主流经济挑战“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说他们是“新的买办资产代言人”,说他们“归附利益集团,压制其他声音”,说他们“抬高自由,贬低民主”,说他们“强者哲学,美国至上”云云。

  说真的,由于有着对经济学家“庸俗的经济学人格”的“先见之明”,所以敝人不会指望“掐架”中任何一方代表正义,不会相信任何一方忧国忧民的脸上的真诚。我知道,在这个以“庸俗的经济学人格”为主流的圈子里,谁也不比谁更高尚,谁也不比谁更卑鄙:忧国忧民的皱纹背后是利益和话语权争夺的狡黠。

  新一期《望东方周刊》对“经济学家与资本关系”的调查,为这场经济学家派别的话语权争斗作了很好的注解:非为正义,为利益也。调查报道把近年来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列了一个表,经济学家、任职企业、曾或现任职务、职务年薪,利益关系一目了然: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担任着9家上市公司的顾问或独立董事,一位经济学家身兼15家公司的企业顾问,享受着每家公司3-20万元不等的职务年薪———这个表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娱乐圈中歌星影星们广告收入或片酬的排行榜。《望东方周刊》的调查报道故意忽略了一项内容,就是这些经济学家的正式身份,不过读者对这一个个常见于报端如雷贯耳的名字肯定都会有个清醒的判断:这些人大多在各级政府咨询部门中身居要职,他们的言论对高层的决策或多或少地产生着影响———黄泥巴掉进裤裆,他们与资本千丝万缕的联系怎能不让人产生暧昧的联想?身处有决策影响力的地位,却没有起码的回避意识,公共经济学家与资本的普遍联姻,也属“庸俗的经济学人格”的一种表现吧。

  回到这场方兴未艾的掐架,根本不属什么正义与非正义之争,而是赤裸裸的经济学话语权以及话语权之后的利益之争。一旦非主流争得了高层决策咨询上的话语权,也就能获得与资本联姻的资格———什么自由民主啊,经济学家就是为这东西而打架。这当然也是“庸俗的经济学人格”中劣根性的释放。

  以发展观调整为起点,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即将启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闭幕答记者问中谈到自己任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而这个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专家咨询制度———对经济学界,专家咨询制度能建立在“庸俗的经济学人格”这个基础上吗?当然不能!

  怎么办呢?指望经济学界自身的纯净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不是活雷锋,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扭转这个群体中的许多恶习,“经济学家进人大或政协须讨论”、“在政府咨询机构中任职的经济学家不能担任企业顾问和独立董事”、“家族内有人从商的经济学家不得进入政府咨询机构”等制度要尽快建立起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