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种桑养蚕喜忧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07:13 大江网-江西日报

  去年,我省蚕农喜滋滋的。因为蚕茧市场经历了持续低迷后,下半年开始强劲反弹,行情一路飙升:蚕茧价格8月份后一路走高,鲜茧收购均价从春茧580元/50公斤,夏茧500元/50公斤,到秋茧涨至850元/50公斤。

  回顾我省蚕桑业,多年来起起落落。但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我省蚕农,心态平稳,全省桑园面积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广大蚕农面对蚕茧价格涨落及风险更趋理智,对蚕业的市场规律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

  把握市场变化节拍蚕农心态日趋成熟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际蚕茧价格因素影响,蚕茧价格涨落起伏较大。我省1989年实施“蚕桑工程”以来,蚕桑产业曾经辉煌,种桑养蚕成为不少地方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但一些地方出现行情好时跟风发展,行情差时则挖桑毁园的现象。

  蚕桑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较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农民增收空间较大,但市场风险亦不小。如今,经受市场洗练的农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金溪县曾是我省蚕桑大县,县委、县政府把“蚕桑工程”作为强县富民的重头戏,不仅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年前,受蚕茧市场低迷的影响,蚕桑市场陷入低谷,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毁桑面积十分惊人。可是当地农民万万没有想到,时隔几年,蚕茧市场价格一路回升。蚕农在后悔毁桑的同时,也认识了市场变化的节奏。近两年,蚕茧市场行情虽处于近15年最低谷,尤其是去年上半年蚕茧价格跌入谷底,但我省并未出现前几年的大面积挖桑毁蚕的局面。经历了蚕桑生产的潮起潮落,农民对待市场波动变得从容理智了。

  面对蚕茧价格起伏无常,不少蚕农坦言:市场变化是必然规律,最困难、最低迷之时则是转机复苏的开始,所以要做到市场疲软打基础,价格回升见成效,综合开发增效益。

  为更好地规避风险,许多蚕农形成了“低谷发展、高潮受益”的生产经营理念,不少产区还利用桑园空隙地套种各类经济作物,利用猪粪水作桑园肥料,形成了蚕、畜、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生态养蚕模式。

  产业化引领蚕农走上致富“快车道”

  我国是世界丝绸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蚕丝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90%以上。

  近几年,我国蚕业的区域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桑蚕业正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由于沿海主产蚕区受劳动力、土地等制约,国家茧丝办提出了“东桑西移”的发展战略,中西部省份正加速新一轮蚕业的竞争,在蚕业布局的“洗牌”和大调整中,我省蚕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我省处于“东桑西移”的最前沿,既有承接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蚕业转移的优势,又具有发展蚕桑的劳动力、土地、气候等独特优势。近两年,许多来自江浙的缫丝龙头企业看好江西,纷纷抢滩落户江西,建立基地,收购蚕丝,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据统计,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自动缫丝生产线42条,拥有缫丝加工企业18家,加工能力达1万吨以上。目前本省生产的原料不到加工能力的一半,这为我省蚕茧基地建设带来了广阔空间。

  蚕业是弱势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在产业链较长的蚕桑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举足轻重。龙头企业的异军突起,已成为我省蚕桑业渡过难关的内在动力。上饶铭日茧丝绸有限公司树立流通引导生产的观念,捕捉快速多变的市场信息,通过建立工厂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蚕桑生产经营方式,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普及推广种桑养蚕技术,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使桑农吃上“定心丸”。目前,该企业加工生产的丝绸产品已远销美国、印度、西欧等地。

  在新一轮蚕桑业发展中,我省各蚕区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用企业化、市场化方式抓蚕桑基地建设,使广大蚕农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蚕农从种桑养蚕中普遍尝到了甜头。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蚕农发展蚕业的风险大大降低,使广大蚕农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技术有待提高 风险仍需防范

  “养好一张蚕,胜喂两头猪。”我省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省份,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种桑养蚕的效益相对较好。特别是对致富门路不多的地区,种桑养蚕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选择。

  我省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良好条件,但目前我省多数蚕区规模不大,布局分散,桑园管理粗放,重养蚕、轻管桑的现象较为突出;蚕桑产业链条较短,目前仍是以卖原料或初级加工居多,品牌意识不强,竞争能力弱;蚕茧产量小、质量不高,目前我省蚕茧原料十分紧缺,不能适应我省蚕丝加工能力迅速扩大的需求。

  农民是弱势群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不强。去年的蚕种订购合同履约率是近七年来最低的一年。据省蚕种供应站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全省蚕种合同订购19.6万张,实际发种14万张,履约率仅为71.5%,实际发种量比上年减少17.7%。

  业内人士称,受全国蚕茧减产等因素影响,2003年蚕丝价格回升,出口呈现强劲增长。今年上半年蚕丝绸出口仍保持良好势头,目前全国茧丝缺口较大。预计今年蚕茧价格将继续上涨。我省应抓住有利行情,大力加强桑园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与蚕茧生产的物资准备,力争多养蚕、养好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面对去年下半年以来茧价大幅攀升,专家提醒蚕农应冷静面对,理智把握,蚕茧市场如同股市,涨价时要看到风险,低谷时也要看到希望。要形成“低谷不放弃,高潮不盲从”的理性思维,掌握市场变化规律,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在新一轮蚕桑发展中,我省应在主攻优质茧、提高蚕桑产业化经营水平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起伏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使我省的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黄颖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