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龙岩 道路多艰谋“出路” 土楼兴盛旅游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10:10 南方都市报

  泛珠三角之路

  粤湘篇

  粤闽篇③

  粤桂篇

  粤赣篇

  龙岩通称“闽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脉连绵,溪谷纵横。旧时陆路依山傍水、道路崎岖,有“依山多崩、傍溪多缺,鸟道蚕丛、几不容趾”之喻;水路则航道逶迤、滩礁交错,水流湍急、航路险阻,非有技艺高超的船工,不敢轻易出航,故有“纸船铁艄公”之称。所以境内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却因交通闭塞,一度“养在深闺”。“出路”,成了龙岩的切肤之痛。

  “八山一水一分田”

  闽西,路的渴望

  刚一踏上往龙岩的征程,我就明白了龙岩急于打通“出路”的苦衷。3月15日,从厦门乘坐班车往龙岩。区区205公里,我们却走了5个半钟头。这是我入闽以来走过的最糟糕也是最惊险的路。

  从厦门到龙岩,先要上厦漳高速,在漳州龙文区下高速转入国道319线,最后在漳州与龙岩交界的和溪镇上漳龙高速,进入龙岩市区。

  “车开得像在坐船”

  14点20分汽车上了厦漳高速,25分钟后,在漳州下高速转国道319线。从漳州到龙岩的高速公路目前只开通了龙岩市内到漳州边界的和溪段,因此,这段120多公里的国道成了龙岩通往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的唯一通道,大量载着水泥、煤炭的超载货车日以继夜地从这条“通渠”流向发达地区。这条路的不堪负荷早已不是新闻。

  龙岩市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国道319线漳州至龙岩段,中型卡车交通量早已超过每日6000辆次,并将以年均增长18%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可达1.4万辆次。

  15点16分,过南靖收费站,路面开始对比分明起来。往漳州方向的路面,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巨大的黑色补丁,而往龙岩方向的路面则基本完好无损。

  但是这种界限在十分钟后就完全消失了,路面开始变窄,来去只有两个车道,道路之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或者标线,路也不再是打着补丁的柏油路,干脆变成了狰狞的石子路。一边是山,一边是香蕉林,一个个拐弯扑面而来,一辆辆大货车慢慢挪过,不是水泥与驾驶室齐高的“泥头”车,就是盖着黑色帆布的运煤车。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大巴司机这时候不再说话了,小心翼翼地掌控着方向盘。“瞧这车开的,真像在坐船,摇来晃去的。”一名乘客笑着说。

  16点23分,进入南靖县的河乾镇路段,我们遇上了一场大堵车。前方出了车祸,半小时前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前面的车龙已看不到头,我们的车刚停下十分钟,后面的车龙马上也看不到尾了,“至少得有4公里,”大巴司机说,“这段路经常出事,货车太多,速度又快,像疯子一样。”“事故多发路段”的警示牌就挂在路边。

  17点24分,车流又开始流动。我们在这里整整堵了一个小时。

  劈开群山的漳龙高速

  18点26分,终于离开不分车道、尘土飞扬的盘山国道,在和溪上了漂亮的漳龙高速公路。两边都是几近垂直的山峰,呈S形蜿蜒前进的高速公路宛如劈开山峰的一条夹缝,“全段多雾、保持车距”的警示牌预示了这段路程的惊险。短短3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穿过了6个隧道,最长的乌石山隧道达到2640米,最短的也有380米。穿过一个隧道至少就是穿过一座山,就是说,30公里的高速公路,至少穿过了6座山。可真是在群山环抱中劈开的一条阳光道啊。

  更加惊险的是,往往是汽车刚从黑咕隆咚的隧道中重见光明,眼前马上就是一个急转弯,司机的手不停地在方向盘上做着大动作,坐在最前排的我感觉就像在电脑上玩刺激的赛车游戏,心惊肉跳。

  漳(州)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作为闽西老区第一条高速公路,于2002年1月19日正式建成通车。

  “这段路弯儿太多,设计不合理。”从和溪进入高速之后,一直只见往龙岩方向的车辆,往漳州方向的车道上黑黢黢的一辆车都不见。“对面车道,开通第一天就翻掉了7辆大货车,超载、坡陡,下坡时刹都刹不住,”司机说,当天,往漳州方向车道在和溪出口这十几公里的高速就被卡掉了,车辆不再通行。此后,从龙岩回厦门的班车不得不走原来的国道319。回厦门因此要比到龙岩慢一个小时。而从适中到和溪这一段26公里的国道,在超载货车的常年压迫之下,早已惨不忍睹,变成了一块一块的“泥板路”。

  频送“秋波”盼发展

  通往省内厦漳泉经济圈的道路尚且如此多艰,近几年龙岩频频在道路建设上主动向周边省市送出“秋波”,其意之切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漳龙高速,当年只经过国家交通部的同意,国家计委还没有立项,龙岩就积极地干了起来,把路修到了漳州门口。漳州市境内则迟迟没有动工,只从和溪建了5公里,让漳龙高速在漳州境内接了个出口;比如赣龙高速,龙岩境内也是早早地就修到了闽赣边界;还有,沟通闽粤两省的梅坎铁路建成,结束闽西没有民航机场历史的连城冠豸山机场扩建工程即将完工,连接大京九的赣龙铁路开始铺轨,龙长高速公路破土动工,梅龙高速今年也将开动,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仍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只要这些交通一打通,龙岩大发展的前夜就会降临。”龙岩市旅游局副局长林剑明说,“交通是制约龙岩发展的首要因素,交通不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铁路连通珠三角滚滚客源

  “龙岩与广东交流的突破点,是龙梅铁路的开通。”“龙梅铁路的铺通,使龙岩成为福建省距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最近的地区。”

  这里所说的龙梅铁路,也就是指2000年底从梅州到龙岩坎市镇的梅坎铁路。这条路的架通,在龙岩境内直接与厦门到龙岩鹰潭的鹰厦铁路连通,在广东境内则通过广梅汕铁路与大京九铁路接上了轨。

  龙岩方面对这条路寄予的厚望从该市市政府副秘书长衷梅英的一句话可见一斑,她说:“通过龙梅铁路抵广后,过罗湖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香港,出拱北为特别行政区澳门。就福建省而言,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龙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要冲、咽喉地位。从而使闽西不再是闭塞、欠发达地区,而是西部‘瞬间’崛起的神话般的世界。”铁路开通后,从龙岩往深圳距离缩短为8小时,提速后甚至达到了6个小时。

  “铁路的开通,是闽西旅游对珠三角的一个重大突破口。”龙岩市旅游局副局长林剑明说。随着梅龙铁路的开通,龙岩市开始加大了对广东市场的旅游促销。

  在梅龙铁路开通之前,龙岩的旅游资源吸引的是传统的客源市场——梅州与粤东这一块距离较近的客源。“珠三角的客源几乎没有。”铁路开通之后,珠三角的客源则直线上升,目前珠三角的客源已经占了龙岩市外客源的1/4。1999年,龙岩的旅游只有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6亿元,到2003年,虽然受到非典影响,这两个数字还是飙升到了280万人次和12.2亿元,“每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

  漳龙高速今年底也将全程通车,届时龙岩将可以直接融入厦漳泉高速交通网络,从珠三角方向过来,可以经漳诏高速与漳龙接轨,实现全程高速。不仅如此,林剑明还透露,今年4月18日,龙岩连城冠豸山机场即将通航,确定的首航航班就是从深圳机场飞往龙岩的,“抓住了这一带的客源,辐射的可是整个港澳的大市场啊。”

  可见,对于龙岩来说,“珠三角”不仅意味着滚滚的高素质客源,还意味着强大的辐射力,更多的客源,“泛珠三角”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

  永定

  繁星般的土楼群

  从龙岩市区沿省道203、到抚市镇转入省道103,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名震中外的永定土楼。这里距离龙岩市区83公里。

  “有人要问了:阿耕啊,土楼没有火烟囱,厨房煮饭时烟怎么排出去?”

  “有人又问了:阿耕啊,这块下水道的砖上怎么刻有两个交叉的圆呢?”

  ……

  这是导游阿耕独特的解说词,每到微妙处,他总是会自设自问,勾起游客的好奇心。阿耕全名林日耕,振成楼的楼主之一。振成楼位于湖坑洪坑村,是目前永定土楼中名气最大的一座。而洪坑村有40多座明清建造的土楼,其中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听阿耕导游,很有意思,见到游客的胃口被吊了起来,阿耕会抑扬顿挫地说:“回想100多年前……”

  土楼的第一代导游

  住在洪坑土楼群里的,都是林氏家族的后代。清朝末年,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各国,积攒了大量财富,富甲永定。1880年,三兄弟合资20万光洋建造了一座府第式的方型土楼——福裕楼,外形像三座山,隐含三兄弟“三山”之意。因为人丁兴旺,林家又开始筹划兴建另一座土楼。1912年,林仁山次子林鸿超亲自设计并邀集叔伯兄弟合资共建,历时5年,花费8万光洋,终于建成了振成楼。

  远远望去,振成楼气势磅礴。这座巨大的土楼,占地5000平方米,由内环楼和外环楼组成。外环四层高16米,共有184个房间,内环两层,有32个房间。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为八卦,乾巽艮坤卦为公共场所,坎震兑离卦方位为住房,每卦设有一部楼梯,各配门户,户闭自成院落,门开连成整体。

  近一个钟头的导游下来,阿耕结合土楼的每个部分谈古论今,把他的家谱也编入了导游词中。阿耕是楼主林仁山的孙子、林鸿超的儿子。阿耕兄弟姐妹共8人,除了他不喜读书留在土楼外,其他人学成之后分布在全国各地且都事业有成。因此,他一家子继承了父亲名下的土楼所有产权,独自占据了一个“兑卦”,共有52个房间。振成楼目前住着14户人家,阿耕无疑是最活络也是最阔绰的。他不仅当导游,还在土楼内开了一家纪念品商品和“阿耕饭店”,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老婆、儿媳妇全上场,儿子则在外面教书。

  阿耕很忙。3月18日,从上午10点半开始到下午3点钟,他自己就接了连我在内的5批客人,店里的电话不时响起,都是点名要他导游的。阿耕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导游出身的儿媳妇带了两批。

  “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门票现在要40元,而在1988年以前,都是免费的。当时,土楼里的住户除了阿耕,都已经陆续搬出了振成楼,住进了洪川溪边的自建的独立小楼。阿耕也在溪边建了一座两层的楼房,开了一个加工厂和商店。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常有外国人到这里参观,那时候通往土楼的路还没有开通,来了客人阿耕就招待他们吃住。

  1988年,土楼影响日益扩大,永定县将其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从1989年开始,湖坑镇政府开始与土楼楼主合作,卖起了门票,一张票2元,政府负责管理,阿耕负责接待和提成。到了1991年,阿耕已经接待了来自18个国家的近3万客人,“接待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受不了了,就上报了县政府。”于是,永定县成立旅游局,与楼主签订了承租合同,当年给振成楼的楼主们共4000元;第二年,变成了6000元;从2001年开始,涨到了3万元,拥有1/4产权的阿耕每年可以分到7500元。阿耕成了第一代导游。

  搬出又搬回的楼主们

  现在,振成楼共有14户人家,家家都在灶间里或者廊道上开店铺做起了游客的生意。这些人都是在1998年前后随着土楼旅游日益红火而搬回来的。

  今年58岁的林尚州就是在1998年回搬的。他虽然比阿耕还大着3岁,但辈分却比阿耕小了一辈。他的爷爷在振成楼有3间房,到他这一辈上,他只分到了外环楼的一间。而内环楼作为公共场所,原来在兄弟之间是不分的,现在成了开店铺的最佳场所。“我大哥先进来,把位置好的那两间都占了,我只抢到了祖堂一侧最偏僻的那一小间,”林尚州说起自己的“后知后觉”时颇为懊恼,“先到先得,没办法。”在他搬进来之前,振成楼里还只有五六家搬回来,现在14家都搬回来了,而且家家都做起了生意。

  两个星期前,大门左边第一家的楼主林尚上不做生意了,林尚州就把店面盘了过来卖起了土特产和工艺品,虽然每个月要付400元的租金,但毕竟不用再“偏安一隅”了。儿子林洪元在振成楼里独家出售用电烙铁在木片上“烙”出来的画,同时兼当导游。女儿在外面读书不回家住,林尚州就把四楼的卧房腾出来当客房,摆了两张床供游客住宿,一张床一晚收费20元。儿子一家三口住三楼,老两口则住到了二楼的粮仓里。尽管地方狭小,只要有客,他家的厨房有时候还兼当起了餐馆,这天中午,我就花了十块钱,在他家享受了一餐丰盛的“农家饭”。

  一场官司让土楼更“吃香”了

  “没有阿耕就没有土楼的今天。”据说永定县原县委书记杜乔元曾这样评价阿耕,精明的阿耕在讲解中也经常会提到这句话。皆因阿耕为了土楼,曾经打过一场在当时轰动全国的官司,最后,“阿耕输了官司赢了名,土楼从此更加出名了。”

  阿耕把1999年的那场官司称为“土楼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年,在导游的同时也经营一些土楼模型、纪念章之类的阿耕被几十公里外的一家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出售的土楼模型等工艺品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权。最后,法院判决阿耕败诉。但是,阿耕却很高兴,“我输了官司不花钱。”而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全国性媒体进行了报道,官司打完了,“土楼出名了,阿耕也出名了。”现在,阿耕和楼主们还继续卖着他们的土楼模型,倒是那家公司从此没有再出售了。

  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村里后来兴建起来的86座现代建筑全部被拆掉,土楼周围种上了绿草。2002年开始申报“世遗”。来参观旅游的人更多了。

  “这房子以前比粪坑还臭,现在可比八月桂花还香呢。”不善言语的林尚州说完自己就先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从洪坑村的情况来看,吃“香”的主要还是振成楼的楼主们。同样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奎聚楼、福裕楼则没有这么幸运。离振成楼不远的方土楼奎聚楼显得破败而宁静,土楼里住着24户人家,只有一户开着一家土特产和工艺品店,男人们都到外面打工挣钱去了,门庭冷落。对于振成楼的风光,奎聚楼的楼主们很是羡慕。“他们的地理位置比较好。”一位楼主说。

  洪坑土楼仅是闽西南浩如烟海的土楼中的一小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永定现有20000多座土楼,南靖县有15000多座,平和、华安、漳浦、诏安、云霄等地也各有数百座。土楼所在的乡村均处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

  峰市

  水底的千年商镇

  永定县城往下20公里左右,是汀江进入广东之前的最后一个镇:峰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经是转口贸易非常兴旺的地方,人称“小香港”。

  十里“棉花滩”的转口贸易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之一。下游峰市至石市段的“棉花滩”,水流穿越礁岩直泻,激流奔突、浪花翻滚如团团棉絮,素有“十里棉花滩,江水自天来”的航道禁区之称。所以,沿汀江下行的船只一到峰市,再也无法继续航行,所载的运往广东的货物只能在此登岸,由挑夫肩挑,越过棉花滩,到广东大埔管辖的石市镇,再装船顺流而下。而潮汕等地的货物到了石市也一样要肩挑到峰市,形成闽西粤东内河航运交通的唯一孔道。“转口贸易”渐渐形成。

  据峰市研究专家、龙岩市老区与扶贫办副主任葛文清介绍,20世纪30至40年代,最盛时,长度仅有700米左右的峰市街,拥有7个航运码头、六家会馆、五家银行以及300多间从事转口贸易的“过亻载行”。这块弹丸之地,当年常住人口竟达2万余人,流动人口达三四万人。

  “要是拍一部千年商镇的电影,峰市街绝对是一个好样板。”一位几年前去过峰市的龙岩人告诉我。

  老峰市人回忆,峰市背靠险峻的双峰山,面临滔滔的汀江水,街道依山沿水而筑。靠山的店铺墙身都用青砖砌造。底层贴山的一面,为防山体滑坡,都用石块砌双层护坎。临江的店铺,则似吊脚楼,一律以岸为基,上砌砖柱,铺木地板,套木板墙,底层架空。虽然繁华不再,昔日的“广东会馆”已摇身变为乡政府,从当街悬挂的“××斋”“××昌”“××隆”等字号、牌匾还是依稀可见当日的繁华。

  随着铁路的开通和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汀江木船航运随之衰竭,峰市另奔前程。

  昔日“棉花滩”如今变“龙湖”

  3月18日,从湖坑土楼回到永定县城,夜幕已降临,我直接坐车前往峰市。原来的峰市已经被掩埋在100多米深的水底下,昔日令行船者闻风丧胆的“棉花滩”,在1998年底摇身一变,成了平静的棉花滩水库,当地人喜欢称之为“龙湖”。对面灯火通明处,是“棉花滩水电站”。同行的永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卢基莹指着龙湖远处朦胧的岛屿说,“那些岛屿原来都是棉花滩两边鸟不生蛋的山峰”,现在,龙湖上这样的岛屿有68个。原来的峰市街已经迁到了距离水电站3公里处的锦西村,变成了一个寻常的小镇。

  住在新镇上3层高的楼房里的老峰市人,几乎每家的客厅里都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老峰市街全景图”,照片由当时峰市街上唯一的摄影师温学元所摄。村委会主任说,因为需求量很大,“全景图”甚至出现了盗版。

  永定县政府正打算以“龙湖”64平方公里的水面以及68个岛屿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永定土楼一起,形成永定的一张旅游名片:“东楼西湖”。

  土楼杂记 孩子们身后的福裕楼是客家土楼中方楼的代表。本报特派记者 孙涛客家土楼中的圆楼顶部结构貌似福建人日常戴的斗笠的形状。本报特派记者 孙涛土楼是生土建筑,多以标准八卦图式分为八卦,每卦设有一部楼梯,各配门户。本报特派记者 孙涛

  本期报道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张惠娥

  图:

  本期体验·龙岩的交通和旅游

  草图/张惠娥 绘图/班班

  洪坑村的振成楼是目前永定土楼中名气最大的一座。它是土楼中的圆楼杰出代表。本报特派记者 孙涛

  “老峰市街全景图”。现在它淹没在100多米深的龙湖水底。 温学元 摄

  319国道河乾段是事故多发路段。前方又堵车了。本报特派记者 孙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