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那个辉煌年代的爱与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10:48 南方都市报

  诗人杨黎出版《灿烂》,回忆第三代诗人的写作与生活

  那个辉煌年代的爱与憎

  诗歌·历史

  刘波(硕士研究生)

  杨黎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诗人们性格中复杂与简单互动的丰富,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从事诗歌艺术的人,他到底以怎样一种姿态来面对每一天的颓废与绝望。杨黎在他那些简练的文字中将这些诗人们的欲望以一种幽默而机敏的形式表现得无懈可击。

  一位可爱的人写了一部可爱的书,它厚重扎实,图文并茂,它气势恢宏,非同凡响,它是一个诗人内心里激情坦诚的流露,它更是对整整一代人的书写与记录,所以它注定是一部可以留存的书,它的名字叫《灿烂》。

  《灿烂》的内容有着杨黎式的可爱与真诚。杨黎对第三代诗人的采访并没有停留在单一的诗歌上,也没有停留在一些枯燥的理论上,而是从诗人们的生活起居入手重新开辟出一种弹性十足的空间。杨黎没有像普通的作家访谈那样步步为营地进行引导式的诱供,也没有像许多人所希望的那样通过访谈来梳理某个人或者某个流派著名的诗学理论,这些对于杨黎来说似乎都是多余的,也是腐朽的。他需要的只是自由,自由的言说,自由的思想,自由的风格,自由的态度,一切默契的对话都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

  杨黎是挑剔的,也是宽容的,所以他还是将整本书的调子固定在欢乐的氛围里,它的忆旧性和现场感都足以让我们重新经历一次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通过《灿烂》里杨黎与每一个诗人的对话,我们看到了朱大可特立独行的诗人气质与评论家风格,我们看到了李亚伟抒写“中文系”的感性与豪放,看到了万夏对诗歌一如继往的真诚与热爱,看到了韩东的幽默与激进,小海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于小韦对生活的精致的体验,翟永明强烈的女性意识,张小波作为成功的诗人与商业人士形象的双重糅合,这一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还是杨黎崇尚一种独立的精神,他自由地展示了每一个诗人对诗歌与生活的最真实的心态。那些被主流诗歌圈子所遮蔽的民间优秀诗人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杨黎希望做到的就是让他们逐渐地浮出水面,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和形象。

  即使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那些羞于启齿的东西,杨黎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真诚探寻到那份晦暗与隐秘。第三代诗人大部分都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们有着对那个时代最为深切的痛感,童年的印象早已被隐藏在了记忆的深处,而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创造了汉语诗歌的辉煌之后,有的走向了生意场,成为成功的文化商人,而有的还继续在诗歌的道路上踽踽独行,还有的彻底退出了诗坛,成为让人们无限怀念的对象。杨黎静静地叙写着诗歌与人生的雪泥鸿爪,进而完成了对未来的预言。书中的那些图片可以佐证,它们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同时也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蕴。

  杨黎是想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一个让诗歌与时代熠熠生辉的魔术师。

  杨黎的书暗含着一股流动的猛劲,一种潜在的力量把持着书中人物的每一根神经,它不像一些访谈那样有着夸张的漫画意味,人物的声音是虚假的,是经过精雕细刻修饰过的。杨黎没有这样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而是尽可能地呈现出每一位诗人内心里的真实,呈现出每一个场景的原生态,那样的声音显得富有力度,那样的画面显得清晰可辨。诗人们性格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在杨黎的笔下成了富有特点的即兴表演,他们的表达直接而流畅,毫无故作高深的姿态。每一个诗人的偏激与分歧都被毫无保留地凸显出来了,他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现场中去体验自己当时的诗歌与人生理想,这时杨黎悄然离去,并模糊了自己的影子,他让每一个受访人都尽情地发挥自己疯狂的想像,让他们更为勇敢地表达着愤怒与忧伤,痛楚与脆弱,坚韧与柔和,粗俗与活着的畅快。我们看到了激情四溢的第三代诗人们在诗歌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曾经有过的孤芳自赏与妄自尊大,曾经有过的爱憎分明与和颜悦色。从杨黎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他们如今平易与亲切的一面,那是生活中诗人们作为一个平常人最为难得的地方。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杨黎的那些游离在诗歌之外的文字时,其节奏与内涵仍然让人回味无穷。那些意味深长的文字饱含着杨黎对过去几乎凝固的历史最为温柔的抚摸与欣赏,他不断地潜行在声情并茂的美学之路上,以他灿烂的笑容迎接着每一个曾经有过的或即将到来的诗歌之旅。

  图:

  《灿烂——第三代人的写作与生活》,杨黎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58.00元。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