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合肥老年公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03:45 人民网-华东新闻

  吴芳

  94岁的凌奶奶已经离不开病床,每天从报纸的字里行间寻找些天伦之乐。

  “日落西山,暮云千叠,野店荒村,人在何处,孤院栖身,情伤悲几汗?元旦佳节,万家欢喜,自顾吊影,凄寂何人来,倚闾怅望,亲故一无信息。”

  “张灯结彩挂红灯,年景大盛,室友家人纷纷来探望,女儿未到,倚门思亲人,佳节乐团圆,岁暮思亲人!”

  这是合肥一家老年公寓里94岁李萍奶奶写的诗词。随手翻阅老人的诗词集,虽然笔迹曲折如锯齿,但词里行间无不充满孤独和寂寞。

  这天,年近70岁的王奶奶放下电话后,喜洋洋地跑到走廊上,逢人就说:“我儿子打电话来说,下午来看我!”看着王奶奶兴奋的样子,同室的老人们都被感染。她的儿子在省城做生意,平常很忙,已有一个月没来看望了。可是,到下午3点后,王奶奶焦躁了起来,在走廊上不停地踱步,一句话也不说。而此时,邻房李大爷的儿子和孙子刚刚结束探望,看着他们一家亲热的样子,王奶奶心里酸酸的,叹了口气,“不来干嘛打电话!”

  老宋74岁,已在老年公寓住了5年。他最盼望的日子是月底,因为到时女儿会来看他。过年时,老宋曾经回家一次,年后女儿因此一个多月没有来看他。女儿前一天打电话来说,下个星期天将来看他。于是,老宋日日盼望着。与宋大爷住在一起的老刘平时话不多,性格有些古怪,老朋友也不多。老宋说:“很少看见他的子女来。每次看到我的女儿来探望我,他的情绪也会有变化。”

  钱老则不同,他说他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子女多来看看自己,另一方面又很理解他们工作忙没有时间。原先在家住时,每逢双休日,子女们一大帮回家,老两口烧吃烧喝,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很高兴。可是,子女一走,丢下一桌残羹剩饭,都够两人吃一个星期的。其实,含饴弄孙、安享天伦的理想生活是所有老年人希望的。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子女无法顾及老人的生活,最后钱老选择了进老年公寓。

  在安徽省城合肥,现有大大小小的老年公寓近十个,这里生活着近千名老人,最年轻的50多岁,年长的90多岁。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心下,老年公寓的条件不断完善,老人在这里衣食无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但是,老人闲静或者独处时,却经常闷闷不乐。除了生活安定外,他们还需要子女的情感慰藉。特别是那些躺在病床上、活动不便或患有老年性疾病的人更是孤独。

  养老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将面对的。目前,我国老年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大部分家庭将是一对夫妻、两个家庭、四位老人,这种结构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多的养老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养老可以由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所承担。但是,他们的孤独感并不是那么容易排除的,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互相关心、精神上的互相安慰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如何让老人们颐养天年,幸福安康,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当时刻心系的责任。

  生养者,父母也。毕竟,我们自己也会老。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吴芳摄

  《华东新闻》 (2004年03月31日 第三版)

  申请居家养老要填写这张表格,表明经济和身体状况。

  星期天,施大爷和女儿相见,心情特别好。

  老年公寓的娱乐活动很多,却无法取代亲情的温暖。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