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快速发展看贺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05:04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庞革平 实习生 宋志鹏 冯飞勇

  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给毗邻广东的广西贺州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他们抢抓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大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使贺州出现了汹涌澎湃的冲劲。

  在贺州采访期间,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贺州处处春潮涌动。屈指计算,在项目投资的拉动下,今年1至2月份,贺州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1%,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6%,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增幅名列第一。

  地处“咽喉”佳位自身资源丰富

  贺州为何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增幅?贺州市委书记李达球诠释了其内在因由和外在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他说,从区位看,贺州地处广西东部,紧靠广东,前临港澳,具备了融入珠三角、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理条件。同时,贺州背靠大西南,处于珠江三角洲与大西南之间,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便捷通道,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东西部的连接地带,也是东部地区进入西部的桥头堡,有利于泛珠三角经济向西部转移和辐射。从人文看,贺州与大珠三角习惯、语言、文化基本相同,通过融入粤港澳,可以同全球华侨和华商构建庞大的联系网。

  贺州除了拥有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外,还有资源优势。贺州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3%,活立林蓄积量2500多万立方米,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广西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四大类,共32个品种。

  积极融入泛珠三角,是贺州的必然选择。从贺州的现状看,广西给贺州的定位是重点发展乡镇工业、现代农业和外向型经济。贺州的经济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必须通过融入粤港澳,依靠工业化来带动。从经济结构看,贺州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非常适合搞对外贸易,且产品主要流向粤港澳和东南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从对外联系看,贺州是有名的侨乡,有华侨50多万人,具有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得天独厚的条件。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与贺州山水相连,是贺州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辐射的桥梁。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将会为贺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机遇不可失去,贺州牢牢抓住泛珠三角经济区创建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融入粤港澳的步伐。

  准确把握定位八方牵手合作

  历史新机遇带给贺州的激情,是冷静的思考。贺州确立了自己的定位,构建广西通往粤港澳经济区的“桥头堡”,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

  在抢抓历史机遇的过程中,贺州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使贺州整体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他们采取贸易往来、劳务合作、信息技术合作、合资、补偿贸易和“三来一补”等合作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把人才引进、培养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工业基地,加快工业基地规模的形成与扩大。贺州市还成立招商局,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拓宽对外招商范围,促进对外开放。

  “交上一批朋友,做成一笔生意,谈好一批项目,学成一套经验,锻炼一批干部”成为贺州具体发展的操作手册。去年以来,贺州通过采取挂职招商、专业队招商、会务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办法,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新项目上马,签订合同项目80个,合同投资额达5.99亿元;项目意向书20份,意向投资额1.64亿元。同时,102名乡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形成了一支能够“作战”的队伍,达到了良好效果。

  记者注意到,贺州的成功经验是通过建设工业园,吸纳粤港澳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促进了工业发展;通过以粤港澳市场为依托,建设粤港澳菜篮子基地,促进了外向型农业发展;通过大力开拓粤港澳客源市场,使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去年贺州新开工的448个项目中,东部企业转移项目达371项,占总体项目的82.8%,成为广西项目建设的一个亮点。

  打造生产基地 承接产业转移

  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办好产业基地是重要的手段。”贺州市委书记李达球和市长陈利丹对贺州建立产业转移基地作了通盘的考虑,总结出来就是搞好两个字“服务”。贺州的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树立为客商服务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意识,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观念。同时,贺州正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把优化软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为做好服务这项软性工作,贺州一次削减了404项行政审批项目,建成市政务中心办证大厅,从3月份开始全面实施高效的“一站式”收费,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项目是资金投入的载体,是办成产业转移基地的重要前提。”为此,贺州以项目为载体,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贺州还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形成上上下下想项目、议项目、抓项目、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力实施以项目办基地,以企业建城镇的战略,通过工业化不断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企业化。

  建立产业转移基地,贺州已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建在粤、桂、湘交接处的旺高工业区,不断有企业和项目在此落户,园区机声隆隆,一座座漂亮的现代化厂房如雨后春笋般耸起。根据贺州与佛山签订的经贸合作协议,贺州市在旺高工业区预留了3000亩地,佛山工业城将在这里崛起。根据贺州与广东美的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美的集团承诺在未来5年内投入30亿元参与贺州的各项建设。

  贺州的良好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贺州市桂东电子产品订货会暨经贸洽谈会上,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和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内外265家企业与贺州签订了包括工业、交通、农业、林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70个,资金总额达106.62亿元。

  《华南新闻》 (2004年03月31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