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寻找中陶醉——“寻访生态家园·中国记者江西行”活动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07:15 大江网-江西日报

  或许是为了梦中的那幅画?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江西省政协办公厅、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寻访生态家园·中国记者江西行”活动,吸引着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3月20日至3月25日,这群用笔走过万水千山的记者们,在婺源、在景德镇、在赣鄱的土地上着实地醉了一回。

  醉在绿色的山水里

  尽管在启动仪式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省政协副主席韩京承热情洋溢地向记者们介绍了江西美丽的生态环境,尽管大家早早就开始了美妙的憧憬,可是一路上,记者们总是止不住地惊奇、惊喜和惊叹。

  《新疆日报》的副刊编辑曹新玲说,置身于这样的山水,总感觉像在画中,树的绿、花的艳、水的清,美得让人喘不过气;精美的木雕、砖雕,秀丽的民居村落,总觉得看不够。她甚至想退休后,这儿就是她养老的所在了。如果说曹新玲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域来,对婺源的绿特别敏感的话,那么,来自绿城南宁的李湘萍就“舒服”得有些让人诧异了。这位年轻的《广西日报》记者每天活动归来,总要用南宁话长长地叹一声:“舒服哂!”她说,婺源的绿是一种原始的绿、古朴的绿、自然的绿、高质量的绿。以往,她的“博士伦”戴上几个小时就会涩眼,可是,在婺源她整天戴着也不感觉到累。婺源的水养颜,婺源的绿养眼,婺源的静养心……女记者们总能以最直接、最特别的方式来体验最本质的美。

  大山、古树、梯田、铺天盖地的金黄的油菜花、徽派民居粉墙黛瓦的古朴和飞檐翘角的婀娜……在摄影记者们的眼中,江岭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天堂。《江阴日报》的摄影记者王九高对这里神往已久。事有不巧,记者们来到江岭时,正遇上大雨,大家只能隔着玻璃窗欣赏雨中的天堂。第二天下午,雨停了,老王坚决地提出二上江岭。在岭上忙了两三个小时,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是没能拍到理想的照片,但是,总算是一了夙愿。他说,他肯定还要再来的,不仅自己要来,还要带上一大帮摄影朋友。

  青山价值几何?碧水价值几何?生态价值几何?记者们说,江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醉在淳朴的人心上

  3月22日,婺源县清华镇彩虹桥头。一纸检讨书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作检讨的是71岁的张家珍老人,他在退耕还林清理沟渠时,不小心将一枚烟头随手扔在地上。作检讨是因为认识到了这枚小小的烟头可能对这片弥足珍贵的绿色造成怎样的灾难,他诚恳地表示愿意接受责罚。县里的领导介绍说,在婺源有190多个自然保护小区,除了政府的保护措施得力,更要归功于百姓有自觉育山、涵水、养土的意识。

  在瑶里镇,一块“禁渔碑”,同样引起了大家好奇。千百年来,瑶河里的鱼不能捕,不能食,这块“禁渔碑”树在一代代瑶里人心中,才有了瑶河里清澈的水,肥壮的鱼。瑶里作为有着上千年点火烧窑史的“瓷之源”,居然有着汪胡原始森林那样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植被,《农民日报》主任编辑张民阜对当地的植被保护措施非常感兴趣,一直缠着导游刨根问底。导游小姐给大家讲了700年前一个“伐树杀头”的真实故事。听罢故事记者们的脸色变得凝重,内心溢满崇敬,仿佛身旁这些千年的古树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瑶里人说,他们正是因为经历过过度采矿伐木,导致地陷山塌、水土流失的灾难才明白了人与山、与树、与鱼、与水的关系。从那以后,全境封山、全镇禁渔的古训他们一直恪守不弃。

  记者们从历史中走出来,感叹着那个故事,回味着那个名字,感慨地说,这个故事应该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其实人心就是保护生态最强大的力量。

  人心是树的沃土,人心是鱼的家乡,人心是鸟的天堂,人心才是最美的生态家园。

  醉在文化的屋檐下

  出发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要求每位记者“聚精会神”地看,记者们颇为不解。可是,几天以后,他们发现,隐藏在那些老房子、碎瓷片后面的文化真的是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去看的。

  刚到婺源,导游小姐们就教了大家几句婺源方言:“没者也”(没文化)、“扑翼”(蝴蝶),大家咀嚼着这些仿佛从线装书里走出来的词,穿行在古巷、古桥和那些粉墙黛瓦的老房子里。房顶上镶的是什么,房梁上刻的是什么,雀替做成什么形,柱础做成什么样,门槛、窗雕、藻井、天井甚至天井里的下水道……每一处布局都有讲究,每一个图案都有寓意,每一个设计都别具匠心。《大连日报》高级编辑、著名作家素素有些目不暇接,她惊叹仕大夫文化、淑女文化、徽商文化……居然能如此密集地集中在一个个小小的村庄中、一座座古老的房子里。她说,走进这里就有一种被熏陶的愉悦感,遗憾的是时间太短,她感觉消化不了。

  在景德镇,在千年窑火中窑变出来的瓷文化更是引人入胜。在古窑、在陶瓷博物馆、在昌南大道文化长廊,记者们真正是“在怦然心动中领略到了景德镇陶瓷雄霸千年的演变”。隐青、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祭红、窑变……每一个词都似曾相识,细细品来,每一个词都浸润着历史、文化以及智慧。《人民日报》副刊组组长徐怀谦已经多次来江西了,他认为,江西手中握着两张王牌:文化牌、生态牌。各级领导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两个品牌的重要性,能把这两张牌结合得这么好,这是可喜的。

  是的,文化是最具力量、最让人心动的风景。它让一座老屋在数百年后还能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让一块瓷片上千年后还能折射一次窑变的绚丽,它何尝又不能让一块古老的土地重新演绎千年的辉煌?

  醉在金色的前程中

  3月22日晚,记者们围坐在婺源县会议中心,邀请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举办了若干次活动,走过许多地方,记者们主动邀请当地领导来召开记者招待会,这还是第一次。大家赞叹婺源的美,希望它一直美下去,担心它遭到破坏,担心它被过度开发,担心越来越重的商业气息会污染了它……记者们说,婺源不仅是婺源人的家园,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婺源县委书记邓少华向大家阐释了他对“婺”字的新解:“矛”是武,“文”是文,“女”代表美好,“婺”就是集文武之美于一身的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是婺,一种大美,是婺源人的追求。他向记者们描绘了一幅“醉美婺源”的建设蓝图: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

  丁振海会长说,江西生态保护走在全国的前列,婺源又走在江西前列。他衷心地希望婺源把这生态的优势利用、开发、保护好,以旅游业为龙头,全面带动婺源的经济腾飞。

  在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德宇生态园,在昌河公司、在景德镇市公共建筑模型馆,从水土宜陶、千年窑火到现代化的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还有国际会展中心、体育中心、人民会堂、中小学生陶艺培训基地等现代化的建筑,记者们有一种在时光隧道里穿行的感觉,一日阅尽千年。《新闻与写作》主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秘书长吕国庆是第一次到江西,他说,过去对江西红色的历史是有了解的,也知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的经济与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江西良好的发展势头,江西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作基础,结合科学的发展观,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势头会更猛,后劲会更大。

  结束了5天的醉之旅,许多人在即将踏上归途时,仍然醉意未消。他们说好像还在那幅画里飘着,还在为那幅画感动着。

  那是一幅怎样的画呀?红色的历史、古色的文化、绿色的山川、金色的前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是一种极致的美了,美得那么辉煌,美得那么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李滇敏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