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社会保持痛感就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16:25 红网

  据《中国青年报》3月29日报道,数据显示,1998年,《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占到47%,200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7%。在《焦点访谈》从“高峰”走过“低谷”之后,今年,有关人士宣称,将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力争创下“新高”。为什么要创下“新高”?在笔者看来,就是“让社会保持痛感,我们的社会不能麻木到连痛感都没有了。”(敬一丹语)

  让社会保持痛感,是社会前进和发展之必须,而要保持痛感就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用。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也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的理念。发挥舆论监督的功用,就是发挥公众意见的合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因为舆论监督是个体对事物的意见、态度和评价,一方面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正义或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秩序化、正规化的追求,使得舆论监督对社会事物的关注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的态势。舆论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社会公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及其他各种媒体使单个的信息由此而被最终汇集成型,形成一股强大合力。

  让社会保持痛感就是要发挥舆论监督的抑制功能。舆论监督主要是针对国家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行径,尽管它不具有直接强制性和制裁性,但能较早的发现不良行径,及时地制止危害社会公德的丑恶现象发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抑制功能。通过舆论监督将各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假冒伪劣揭穿,给当事人造成强有力的心灵轰击,迫使其就范。有些不良行径并没有马上或直接给社会造成危害,舆论监督会及早地介入,在其萌芽或发展过程中,就将其铲灭,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即使危害后果已经发生,由于舆论监督的广泛公开性,便一定程度在地域上给广大人民群众以警示作用,使其同类现象不在其他地方再生。

  舆论监督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舆论监督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府的要求与体现。伏尔泰称舆论为“世界之王”,林肯说“舆论就是一切”。在我国现阶段,实施舆论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舆论监督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反腐倡廉,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要通过舆论监督让社会保持痛感,就必须强调社会事物和公共事物的公开,否则是不可能的。健全、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公开性程度。舆论监督是以公民对客观事实的了解为条件的,不了解则公民的评价、抨击就成为无源之水;而公民对客观事实的了解又是以一定的公开性为前提的,没有公开则公民的了解又成为无本之木。

  通过舆论监督让社会保持痛感,新闻媒体必须持有一种建设性的立场。舆论监督是公众监督权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让公众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情况,有表达自己利益与愿望的手段,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以民为本,把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舆论监督的判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才符合舆论监督的本义。(稿源:红网)(作者:朱四倍)(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