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媒体,请维护贫困生的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1日01:27 人民网

  网友:朱新美

  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四个同窗学友,举世震惊,但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对待马加爵并不是像马加爵对待他的学友那样残酷,所体现出来的是进步与冷静,理智与反思:马加爵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四位同窗学友?马加爵真有那么令人生畏吗?马加爵真有那么令人恐惧吗?3月25日出版的《瞭望东方周刊》有一篇题为《作为标本的马加爵》的文章,标题下有一句沉重的问话:“悬赏20万元可以在22天里捕捉住一个马加爵,但要防止更多的马加爵出现,还需要什么呢?”

  不管怎么说,天之骄子的马加爵毕竟还是沦落为杀人犯,走向了犯罪道路。马加爵走到这一步不由得让我想起2002年9月20日“人民网”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贫困的学子,沉重的翅膀》,这篇文章发稿至今已过去一年半时间了,相信有很多的人对此已经淡忘,所以,我以为还是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让人挥之不去的细节重复一遍,也许从中可以找到马加爵最终选择毁灭的一点蛛丝马迹。

  “人民网”的文章说: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不少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入学后会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情况。有的贫困生则每次都是等同宿舍学生一道去吃完饭后,再自己悄悄地一个人到食堂的角落打上几个馒头、一份素菜。上海师范大学02级教育科学系师范类一个腼腆清秀女学生每天的晚餐就是学校里1元钱买的粽子。所以,补助是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来源,但令人痛心的是争取补助却成为贫困的展示会。复旦大学一位老师回忆起一次让人感到不是滋味的学生补助发放过程。由于款项有限而申请者众多,不得不将大家召集开会,每人当众陈述自身的家庭困窘,然后再进行集体评议和筛选。这位老师说:“当时的气氛,实在是压抑啊!”善良的本意,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种将隐私宣诸于众的痛苦。贫困,并没有成为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而成为不少贫困生内心难以消解的沉重负担。“榕树下”网站曾经刊登过一位高校贫困生的文章,题目是《我不是骗子》。文章说在一些大学校园里,贫困生犹如“奇珍异兽”,任人评头论足。比如“某某吃得可多了,一顿4个馒头”,“某某不是贫困生吗,他还买了件冬衣呢”,“贫困生全是为了骗补助的冒牌货”。这些话“犹如魔鬼的爪子布满了整个校园”,深深刺痛了他们。

  更多的贫困生内心的痛苦被忽视,而一些媒体的所谓正面宣传却往往使贫困生的信心危机雪上加霜,甚至想找一处隐密的地方去舔干自己心口流出的鲜血也不可能。不客气地说,这些年来,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在每年秋季大学生入学期间都成了贫困生的展示台。我们十次百次甚至千次地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在电视镜头前流下屈辱的泪水。贫困生成了媒体的绑票,媒体成了贫困生的人格杀手。试问,有哪一位贫困生不是必然地怀着恐惧与厌恶的心情在躲避这样一场亵渎尊严的闹剧呢?此刻的媒体不是在增强贫困生的信心,而是在瓦解斗志,摧毁人格。贫困生沐浴到的不再是阳光,而是同桌富家子弟的轻蔑;享受到的不再是雨露,而且内心的煎熬。对于贫困生来说,这样的宣传不是饮鸠止渴是什么?他人和媒体的不理解不尊重正在加剧着贫困生的心理负担。一颗刚刚走向成熟的心灵要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生存并完成学业,该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据《南方都市报》去年7月的一篇文章说,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1996年的在校大学生中,有学费、衣食之忧的贫困大学生有近百万人,其中,特困生占30%。现在,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在有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已接近50%。而目前,中国在校贫困大学生高达300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些贫困的学生已经不是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城镇的贫困学生也在迅速加入其中,已经占所有贫困生的一半了。而马加爵便是其中之一。

  应该承认,政府也为贫困生完成学业想了一些办法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贫困生的日益增多却也说明,解决贫困问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成绩不大,媒体宣传的声音却是挺大的。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资助贫困生,这也是应该的,就算要报道要宣传,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就不能保全一下青年人的脸面,给贫困大学生留一点自信心?难道政府和学校当局对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非得要他(她)们付出毁灭尊严的代价?我们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伟大而慷慨的民族,然而,面对贫困生却显得这样的渺小而吝啬,稍稍做了一点事,就吹得天花乱坠,贫困生的苦难事实上给某些人的口腹增添了一道精致的美味。

  3月25日《南方周末》有文章说,采访贫困生的过程并不顺利。有的人婉拒了,有的干脆态度冰冷地突然挂掉电话,也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心态开放而友好地接受了采访。我想,拒绝,正是不想将自己滴血的伤口撕裂给人看;接受,只是希望媒体能客观地反映贫困生的现实,不是要你去粉饰大平,为政府歌功颂德。《南方周末》的文章末尾有一句与正文有关也无关的话:“本文涉及的所有贫困生均为化名。”希望将这一保护人的隐私的行为看作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并成为所有媒体的楷模。因为,媒体应当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典范,而不是毁灭人的尊严的先锋。

  :人民观察:贫困的学子 沉重的翅膀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