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车主一个“护身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08:34 南方日报

  北京女车主疑被新车“毒”死案原告败诉,穗环保专家呼吁尽快出台车内环境标准

  给车主一个“护身符”

  新闻追踪

  本报讯2月9日、11日本报《车内空气污染也会杀死人》、《三种方法可“排毒”》等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报道见报后,引起多方高度关注,近百个网站进行转载,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与本报记者联系采访。日前,就《车内空气污染也会杀死人》一文中提到的“女车主疑被新车‘毒’死”一案,北京市丰台法院终于作出了判决:奥拓车主证据不足被驳回。这是全国首例汽车厂家被诉苯超标致人死亡案。

  广州环保机构人士介绍,暂且抛开女车主是否被新车“毒”死不论,据北京环保部门检测,如果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来衡量,该奥拓车车内空气污染确实已超标。他认为,生产商生产商品,应该对消费者人身健康负责。

  【案情进展】

  首例汽车厂家被诉苯超标致人死亡案宣判

  日前,北京市丰台法院对全国首例奥拓车苯超标造成死亡案件作出判决:原告认为奥拓车苯超标导致其妻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的证据不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李先生的妻子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治无效死亡,据有关医学文献介绍,这种病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目前也无法确定她患此病是苯中毒所致。同时,原告出示的检测结果也不能证明该车购买时苯浓度的含量,且国家目前对车内空气质量还未颁布标准,因此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则表示,对判决结果感到“意外”,并且决心上诉。

  丰台法院在审理这起案件中发现: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没有标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能否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没有依据。

  为此,该法院特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了一份司法建议书:尽早制定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针对汽车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配件和新车装饰过程中使用的装饰材料等,质检部门应加大对上述产品的监督力度;指定专门的汽车车内空气环境监测单位对车辆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的规模经济性和权威性;汽车产品检验合格标准,应包括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达标,该标准应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强制性规定,不达标的汽车不能出厂。

  【业界动态】

  北京开展车内污染普查

  推动相关控制标准出台

  环保专家介绍,对于汽车车内污染的防治,北京已经有了动作:从即日起至4月30日,北京的有车族可报名参加中国首次“汽车环境污染情况公益调查”,车主可从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网站(www.jjwzs.com)下载报名表。不论是新车还是旧车,车型不限,购车日期不限,只要是北京市牌照,年检合格、尾气排放合格的汽车都可参加此次免费检测。调查内容包括车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污染浓度。

  此次大规模调查,将为了解我国汽车车内污染状况,制定汽车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在对调查结果汇总、分类、整理后,最终的《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将于今年7月向社会公布。据悉,这些普查数据,将有助于推动出台专门的汽车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专家说法】

  车内空气标准应更严格

  有广州环保专家表示,汽车生产商必须遵守现有的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即使目前没有相关标准可执行,也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应保证自己的产品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人身伤害。出现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原告请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其标准并不适合于检测车内气体”就推脱自己的责任。

  专家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利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车内空气就已得到“超标”结果,而车内空间比起室内更加狭小、封闭性更强,所以车内空气检验标准应该更加严格,检测的结果难道会是“不超标”?只可能是“超标”更为严重。

  专家还建议,对于有问题的汽车,生产商不应该回避,而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积极实施“召回”制度。

  广州应该迎头赶上

  专家介绍说,广州已于2000年出台了《关于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规定只有先经过环保部门审核并列入《广州市汽车污染物排放合格车型目录》的轻型车,有关部门才能允许其在广州销售和上牌。至此,广州市摆脱了原来只抓在用车的末端治理的老路,走出了一条从新车抓起、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新路子。而这条新路子只针对汽车车外的排放,而不能控制车内污染。北京已经有了针对车内空气污染的“动作”,广州应该迎头赶上,毕竟汽车业是广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如果在检测、防治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将是对广州汽车产业的一个有力推动。

  车内慎用空气清新剂

  专家再次请笔者提醒广大车主,在处理车内气味时,一要慎用香水。因为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二要慎用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其它净化剂。这些化学剂往往是会成为新的污染源,车主长期在这样的气味中,很可能产生嗅觉迟钝,在不知不觉中受害。

  本报记者 詹雨鑫

  通讯员 伍庆禄

  图:

  新车散发出来的气味“攻鼻”、“刺眼”,环保专家指出,长期接触这些气体会损害人体健康。 本报记者 郭长荣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