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甲申清明扫墓广角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10:55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昨日清明,风和日丽。本报记者午夜出发,兵分几路,赶赴我市几大公墓地,沿途采撷这四月天里最牵人心魂的故事。

  有车族深夜启程

  昨日凌晨零点刚过,宁穿路上就车灯闪烁,一辆辆轿车鱼贯驶向邱隘、五乡等东乡墓地。今年清明期间,我市对通往主要墓地的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早上5时至下午5时除了公交车,禁止一般车辆通行。于是,不愿挤大巴和扫墓列车的有车族选择了夜间扫墓。

  凌晨1时许,记者在宝幢一带公墓里见到,黑暗的墓地里有人在走动,一处处烛光闪烁,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火味,还不时响起一阵阵爆竹声。扫墓人用汽车前灯、手电、蜡烛照亮墓地。此刻,墓地没有那种阴森肃杀恐怖的气氛。到2时多,通往墓地的小路旁、停车场上已停满了轿车,进出墓地的车辆行驶已不很顺畅。小路旁,一家家卖花圈的礼品店通宵营业,生意红火。到4时左右,夜祭的人数达到高峰,5时之前,有车族纷纷驾车驶回市区。

  冬青树前寄哀思

  昨天一大早,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冯老师的三个子女来到鄞州公墓西逸园的一片树林内,在奶奶和母亲安息的两株冬青树前摆上祭品。

  正在摆放水果的大姐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教师世家,母亲当了40年老师,在文革期间去世。痛失爱妻的老父一直将妻子的骨灰盒放在家中。去年当子女们得知树葬这种方式后,说服老父亲将母亲的骨灰安放在这片绿树林中,同时将奶奶的骨灰也葬在了一株相邻的树下。他们说,母亲生前热爱大自然,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远在天国的母亲一定会很高兴。

  树葬区的管理员将记者带到了另一株冬青树前,树前有一块小小的大理石碑,上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告诉我们这里安睡着一位叫顾俊英的女士。据管理员介绍,顾俊英女士是树葬区的第一位“居民”。2002年初,50多岁的顾女士身患绝症后,写下遗嘱,要求死后树葬,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点青山绿水。亲属们为完成她的遗愿,四处寻找,最后将顾女士安葬在了西逸园内。管理员说,顾女士的亲属前一天已来此祭祀,他们没有放鞭炮、烧纸钱,只是将一些纸花扎在小树上,在树前留下一只小小的绿色花圈。

  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树葬区开辟三年来,前两年总共只有七个人选择树葬,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陆续有十几人来此,有些是为安葬亲属,有些是预定自己身后的安葬树木。他说,树葬这种形式正慢慢为人们所接受。

  工艺墓无人问津

  记者又在宝幢凤凰墓区了解有关树葬、工艺穴等比较科学又有新意的安葬形式。墓区管理人员称,他们几年前就已推出这些项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前来选择,估计跟宣传、推广有关。这位管理员介绍说,所谓工艺墓,有点像电影、电视上常见的那种坟墓,就是在草坪上立一块墓碑,碑前一小块地方安放骨灰。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占地少。看来要人们摒弃传统习俗,还有待时日。

  墓地争吵为哪般

  采访途中,一路顺畅。据悉,交警、武警、工商人员清晨四时许就开始上路执法,为此沿途交通和墓区秩序井然。但记者在各墓区办公室,看到不少扫墓的市民在与管理人员争执,一打听,原因大多是因为墓地出现开裂、塌陷、进水等问题。扫墓的人心急如焚地要求管理人员马上去维修,而对方则认为有些维修必须收费。市民认为,既然缴纳了管理费,那么墓区就有责任搞好维修,管理费不是“保管费”,只要将坟墓管住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在现场维护秩序的一些工商界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双方在开始洽谈安葬事宜时,可以签订一份详细的协议,这样一来就有章可循了。而目前的情况是,墓区管理人员与当地政府签订的承包协议大多为5年期限,所以,有些承包人在其承包期内关注的是如何在任内多收费,而把问题留给下一任承包者。

  网上扫墓悼亡人

  “亲爱的外婆,请你原谅我没用金钱来给你建造更为华丽的纪念馆……希望你在这个虽然简陋却温馨的纪念馆里感受到我深深的爱意,我会经常来看你的!”这是宁波一位姓乐的女孩在自己亲手建立的“网上纪念馆”里,为去世的外婆留下的一段话。

  随着“虚拟公墓”的日渐兴起,宁波一些市民也选择在网上为逝世的亲人祭一杯酒,献一首歌。

  打开国内最大的网上纪念站“网同纪念”搜索,记者找到了33个宁波地区的“虚拟公墓”,其中有悼念亲人的,也有怀念同桌同学的。很多人都将亲人的照片,甚至声音挂到了网上。而扫墓时的一些礼数:献花、献歌、点烛、上香、祭酒……大家仍能在虚拟世界里用鼠标来完成,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对于网上扫墓,其实宁波人并不落后。记者发现,早在2000年3月31日,宁波一位施先生就已经为去世的父亲建立了网上公墓。而近几年来,本地不断有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来。今年3月30日,许先生就为外公外婆新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

  现实墓地在清明祭拜后往往要冷清一年,但“虚拟公墓”即使在平时也很热闹,人们空闲时就可上网去为亲人点炷香。宁波一位傅先生的网上公墓建立才两年,但前去访问的人数已达到了5521人。

  记者在宁波一些聊天室询问网民对于网上扫墓的看法时,许多人都表示赞同。一位署名为“怀念”的网友说:“点烛、烧纸钱等传统方式,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甚至易引发火灾。而网上祭奠不但免去舟车劳顿,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文明祭祀方式。”
赶在早晨五时禁行前,私家车纷纷撤离。
凌晨2时许,卖花圈、鲜花的生意已红红火火。
“网同纪念”网站上一位宁波女孩为外婆建立的“虚拟墓地”。
冬青树前,一对婆媳结伴长眠。昨天,亲人来看望她们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