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纳百川 情融中外(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4: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谢卫群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上海长宁区水城南路51弄32号102室,荣华居委会活动室。印度籍的珊迪娅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奥妮伏在桌上制作玫瑰花,身旁坐着老师吴罗英和翻译。另一张桌上做花儿的,是一群太太,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与古北小区许多高档住宅相比,居委会这两室一厅实在很小,但是,就这个小小的屋子,却包容着小区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荣华居委会创造了一系列工作法,让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居民在社区里融合成大家庭

  工作法之一:塑造自身形象,在服务中管理

  古北小区是上海高档住宅区,也是第一个涉外社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为虹桥开发区配套建设的,目前已有170幢欧式公寓,4000多户居民,外籍人口超过50%;40%是华侨和港澳台人士,10%是中国居民。

  珊迪娅的先生是印度德加拉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在上海已生活了9年,3年前搬进古北小区。“这里的居委会有意思,让我交了很多朋友。”珊迪娅说。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朱兰萍深有感触:“1996年居委会组建,只有3个干部,不要说把外籍居民请来,开展工作都很难,居民门难进,物业公司门难进,因为物业公司都是中外合资的。”

  几十个国家的居民,具有多维价值观念、多重文化习俗、多样生活需求,语言难以沟通,文化难以认同,服务要求高。在许多居民的印象中,有物业公司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居委会?居委会干部与外国居民联络,人家回答:在旁边咖啡馆见。买咖啡的钱还得由居委干部出。

  居委会干部从自身形象塑造做起,学习各国礼仪,学认各国国旗,用超越国界的服务来凝聚居民。他们与小区里的13个物业公司联系,每有新居民入住,都送上一封中英文对照的《告居民书》,介绍居委会“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和服务事项,并留下服务电话。

  有个加拿大业主,拿到《告居民书》大惑不解:“服务是什么意思?”居委会干部介绍,就是帮助解决居民的困难。这位居民马上说:“外面洗脚屋很多,你能告诉我哪家好吗?”居委干部不仅帮助他推荐,而且领他们去,几位老外十分满意。

  不仅如此,荣华居委会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生活咨询、保姆推荐、医疗、教育等专项服务和个性特色服务。同时开通居委会热线服务电话,双休日、节假日都有人值班接听,记录在案,即时答复,暂时解答不了的,请求居民谅解,安排之后再答复。

  通过一件件感人、贴心的服务,“洋”居民们终于认可了居委会。

  工作法之二:善做“老娘舅”,合情合法维权

  几十个国家的居民朝夕相处,难免出现冲突。调解居民矛盾,维护居民正当权益,成了居委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化解涉外纠纷百余起。

  小区有个广场,是许多上海居民晨练场所。可是,日本居民提出,每天6时30分播放音乐太吵,影响休息。他们在地上写着:不准在这里锻炼!可是,上海居民也抗议,广场就是晨练的地方!

  居委会出面调停。他们一一做上海居民的工作,建议推迟晨练,被接受了。晨练改到8点。可是,日本居民还不满意,还要求推迟。上海居民不同意:如果还推迟,那么,日本居民深夜一点也不能再放音乐,影响我们休息。居委干部找到日本居民反映,日本居民不说话了。于是,一起纠纷在互相体谅中平息。

  “外商在上海的公司里打天下,居住区就是他们的大后方,这里的稳定祥和,也是投资环境。”朱兰萍说。

  慢慢地,居委会在中外居民心中婆婆妈妈的形象淡化了,工作逐步得到回报。许多物业公司难以调停的事情,居委会做成了。古北集团十分感激,特意为居委会装修了办公室,物业公司还送来电视机等设备。当云南灾区需要救援时,中外居民大力支持,送来许多崭新的衣被。朱兰萍感叹:“中外居民情意丝丝相连,一分爱心,一分回报。”

  工作法之三:巧用各国文化,融合中外百家

  珊迪娅参加手艺班学到不少东西:扎花、做手饰。“我做了许多小手饰,带回印度很受欢迎。”珊迪娅说。

  “每个星期二、四下午,居委会都有手工艺学习班,居民只要愿意都可以来学。每次开班,这里就像小小联合国,很热闹。”居委会的翻译周文洁说。她本是一家外企的秘书,1999年通过竞聘当上荣华居委会翻译。为了适应日本居民增多的需求,这里又增加一名日语翻译。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增加到了8人。

  去年中秋,居委会办起中西合璧的烧烤晚会,既有月饼,又有西点,中外居民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赏月,一边欣赏节目,很开心。

  借鉴国外志愿者的工作经验,荣华小区里推出由中外人士组成的“义工队”。美国青年汤杰明利用中文娴熟的优势,在多场赈灾义演中担当主持人;“日本夫人会”多次举行广场义卖,捐助希望工程。这支义工队还发放了“义工储蓄卡”,以后凭卡可获得他人援助。

  荣华居委会还试点“文明家庭”建设。万科西郊花园60%以上的家庭门前挂出“文明家庭”铜牌。一些英国、荷兰、菲律宾籍居民,回国前还郑重将“文明铜牌”带回去,作为在上海生活的美好回忆。

  珊迪娅对记者说:“我刚领到了文明家庭的铜牌,真高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荣誉!”

  《华东新闻》 (2004年04月06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