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三化”为途径 以工业化为主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6:1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现在已经摆上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如何夯实县域经济这块基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同样,“三化”也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传统的发展思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用“三化”来化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对河南历史和现实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准确把握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我省80%以上的人口在县域,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很大程度上要靠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去年,我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9%和50%,而且由于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从全省情况看,经济欠发达县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缓慢。目前,我省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用新的思维,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快“三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通过加快工业化,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支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通过加快城镇化,把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为工业化提供载体,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较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应当看到,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加快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难以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物质技术保证。因此,加快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根本上说,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实现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是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进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整体推进,最终实现现代化的;环顾当代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无一不是工业经济先行之地。去年,我省经济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非典影响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工业的快速增长是最主要的支撑因素。近几年来,我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前移位次较多的县市,都是靠工业快速增长拉动的。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这对大部分县来说是一条带规律性的经验。不论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还是传统的农业县,都要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千方百计把工业搞上去,加速实现工业化。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摆脱就农业抓农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坚持工业强县,就要继续抓好现有的县域工业,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要积极发挥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力争多上新项目、上竞争力强的项目、上有市场的项目。同时,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创汇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坚持工业强县,就要依托民营经济和依靠科学技术作为推进发展的两个重要杠杆。要创新机制,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县域工业的实力。坚持工业强县,更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紧抓住当前世界性产业转移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延伸、东部地区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同时,要扩大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尤其要大力引进中心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积极开展与中心城市大企业的合作,发展与城市大工业配套产品的生产等等。铸就中原崛起这座宏伟大厦,县域经济犹如坚固的基石。刚刚结束的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指明了途径,各地要认真贯彻好、落实好。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三化”进程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原崛起发挥重要作用。②9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