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困惑——天津海关破获低报价格走私洋酒大案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21:07 人民网 |
人民网4月6日电 “LOTTE SCOTCHBLUEINTERNATIONAL”——种产自韩国的威士忌酒(译音“斯卡其”牌或“蓝”牌威士忌酒)。据说该酒原浆出自苏格兰,经韩国某企业分装后就变成了韩国产的威士忌酒。一位行家说,这是地道的苏格兰威士忌,在北京的歌厅、酒廊,每瓶售价高达800元。 那么,经销商批发给这些歌厅、酒廊的价格是多少呢?知情者说:125元。洋酒在消费市场上的高利润是众所周知的,这并不稀奇。但是令人觉得稀奇的是,这种价格不菲的洋酒的进口成本,按照进口商进口这些威士忌酒时向海关申报的情况核算,每瓶竟不足人民币27元!难道进口洋酒的商业利润真的就这么高吗? 国际贸易会有如此高的暴利?天津海关的缉私警察可不相信。通过风险分析,天津海关缉私局认定自天津口岸进口的韩国产威士忌酒有重大走私偷税风险。于是,一张大网悄悄地撒开了。 北京,一间不足80平米的办公室,摆满了进口酒的样品。4、5名员工紧张地忙碌着:进酒、推销、送货、收款。这就是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一个专门进口韩国产“LOTTESCOTCHBLUEINTERNATIONAL”威士忌酒的进口商。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某,业务经理金某共同经营着这个小小的企业。今年2月26日,天津海关缉私局侦查处的缉私人员突然造访了这家公司。 胸有成竹的崔、金二人从容不迫地应付着来人。检查合同,没有问题;检查发票,没有问题;检查对外付汇单据,还是没有问题。难道是判断有误? “这里有问题!”一名侦查人员在一堆用铅笔记录的帐册中发现了线索:几张公司内部的付款凭证和现金支出凭单。这些单据清楚地反映出,该公司每进口一批威士忌酒,就要在申报价格之外,额外支出40万元左右的款项。这些酒每批(6000升)价格不是18000多美元吗?这多出的40多万是什么款呢?崔、金二人的回答异口同声:“那是我们付给韩国LOTTESCOTCHBLUEINTERNATIONAL威士忌酒总代理吴某的佣金。”有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付给外商的佣金也要计入进口成本而征收进口环节税。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二人的表述开始出现分歧,所谓的“佣金”也变成了“包含一部分货款”。办案人员粗略一算,对外付出的资金高达500多万元,偷逃应缴税款近400万元。经过几个回合的反复较量,案件事实清楚地呈现在侦查人员面前。 2001年10月,长期在北京给韩国企业打工的崔某投资成立了北京一商贸公司,主要业务是在国内向一些韩国酒进口商采购酒类产品,通过推销产品赚取利润。当然,利润率是非常之低的。不甘寂寞的崔某总盼着有朝一日能直接从国外进口,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 2002年初,通过韩国LOTTE SCOTCHBLUEINTERNATIONAL威士忌酒总代理吴某的引见,崔某在汉城认识了该品牌威士忌酒供货商负责出口业务的主管许某。一个要多买,挣大钱;一个要多卖,创业绩,二人一拍即合。据崔某供述,当时谈定的实际成交价格是每箱(6瓶装,每瓶500毫升)33美元,核算每升11美元。在汉城期间,二人密谋通过低报进口价格的方式降低进口成本。许某还特意关照,按照每升3.17美元的价格通关没有问题,韩国方面按照这个价格出具合同、发票等业务单据,低报部分的货款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支付。一个周密的走私预谋就这样形成了。 从2002年5月至2004年1月,北京这家贸有限公司采取低报价格的手段,在天津口岸共走私进口韩国LOTTE SCOTCHBLUEINTERNATIONAL威士忌酒13批,总计77400升。按照向海关申报的价格计算,每瓶酒的实际进口成本不足60元人民币,比正常进口的成本低34元。而这低于正常的成本,为崔某带来大量的非法利润。据天津海关计算,上述货物货值1715.4万元,偷逃应缴税款395.51万元。 今年2月27日,崔某、金某因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被天津海关缉私局依法刑事拘留。3月30日,经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崔某、金某被依法逮捕。(甄毅陈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