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奖掖人才制度化网络化(国外人才之路(11))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06: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自成一体 舍却“重点”育英才

  提到人才的培养,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国的哈佛、耶鲁,英国的牛津、剑桥,法国的巴黎高师、综合理工,等等。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对这些著名学府无不心向往之。然而,在德国,人们却很难列举出与上述名校相类似的所谓“重点大学”。但是,没有“重点大学”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才。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别为例,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年)到1999年的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上,德国共获化学奖26次,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共获物理奖20次,同样仅居美国之后;共获生物学与医学奖15次,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而综合全部获奖者,德国总计获得过73次诺贝尔奖,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全世界首次登记的专利数量的70%落到美国、日本和德国3国身上,其中德国申请的专利总数为12.74万件,每10万居民平均为64件。

  没有“重点大学”,或者说政府有意不推行扶持“重点大学”的政策,那么人才从哪里来?记者最近采访了“德国人民奖学基金会”和“德国经济奖学基金会”两个机构,了解了一番德国奖掖青年才俊的机制和特点,感到德国在促进人才成长方面自有一套成熟而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有别于英美传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制度化”和“网络化”。这两个基金会有共同之处———都是以奖掖大学生和博士生为己任,使用的也主要是联邦政府教育和研究部分配的资金,选拔过程也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从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而后者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中选拔;前者不能毛遂自荐,只能依靠所毕业的中学推荐,而后者靠自己申请。

  重金资助 奖掖寒门圆学梦

  德国人民奖学基金会最早成立于1925年,最初是一群大学教授看到一些青年学子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难以得到深造机会发起成立的,1934年希特勒上台后被解散,1948年德国战后百废待举之时,该基金会重新恢复工作。自该基金会创立以来,它总共奖掖了4万名大学生以上的人才,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各个学科。目前受该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和博士生总数为6000人,占德国在校大学生和博士生的0.3%。每年被选拔的奖学金获得者为1700人。德国经济奖学基金会成立时间不长,不过10年。到2003年底,这个基金会资助着1051个奖学金获得者。与前述第一个基金会一样,该基金会资助的学生没有专业限制,但事实上以学经济学的占较大比例,占36.7%。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并非有意选择的结果。但是,该基金会侧重于加强学生与经济界的联系。

  有幸受到资助的学子,按其家庭条件获得奖学金。德国人民奖学基金会颁发的奖学金最高为每个月525欧元,外加80欧元的书费。博士生最高为每月920欧元,外加研究经费。家庭条件最好的学生至少可获得书费或研究经费。后一个基金会的奖学金及颁发条件也同样。值得指出的是,这笔钱不同于德国惠及许多大学生的贷学金,是不必归还的。据德国经济奖学基金会告诉记者,大约有25%的奖学金获得者获得全额奖学金,50%的人只得到书费。也就是说,奖学金获得者中有一半来自富裕家庭,大约1/4来自收入最低的阶层。

  多管齐下 公私合力觅才俊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预算,部分依靠捐赠。德国人民奖学基金会2002年支出的3700万欧元中,联邦政府提供了2700万欧元,各州政府总计提供290万欧元,其余部分依靠其他基金会或私人捐赠或赞助。据该基金会的年度报告说,捐赠者有5000余人。一些公司也对某些项目予以赞助。德国经济奖学基金会2002年颁发奖学金400万欧元,大部分来自联邦政府。行业协会如金属工业、纺织工业以及诸如汉莎航空、商业银行、巴斯夫等公司和私人,也对各分支项目予以捐赠或赞助。据了解,像这样的以发现和培养青年才俊为目的、受到联邦政府财政支持的基金会在德国有11个。不仅各政党的政治基金会都有这项任务,教会和工会也都有相应的奖学基金会。正是这些基金会,构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发现和提携人才的网络。

  (本报柏林电)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07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