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大军托起新绵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06: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保平 沈亚军

  一不靠海、二不靠边,既无石油、又无煤铁,四川省绵阳市就是在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去年,绵阳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6亿元,工业实现产值48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0.87亿元,分别是1985年建市时的14倍、19倍和11.7倍。绵阳市在1985年建市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仅排第七,如今已跃居第二位。绵阳经济起飞的诀窍何在?市委书记黄学玖一言以蔽之:借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5年2月8日,绵阳市组建。从组建的第一日起,市领导班子便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他们看到,尽管绵阳地处内陆,缺乏资源,但是也蕴藏着一座“富矿”,这就是实力雄厚的科技大军。绵阳市是国家重要的国际科研生产基地,分布着95家军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7万,其中,教授、研究员等高级科技人才达2万多人,包括26名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如果将这支多年处于“封闭”状态的力量导入当地经济发展轨道,势必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绵阳市在1988年6月正式提出了“科技兴绵”的口号,鉴于绵阳市军工企事业单位较多,市委和市政府将军转民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

  全市围绕电子等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一批军工企业的军转民开发项目,保证军工科技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大规模转移。近年来,绵阳先后筹集近百亿元,转移高新技术成果1700多项。随着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商品优势,全市经济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全市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实现民品产值和利税去年已经达到140多亿元和15亿元,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如今,一大批军转民名新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在绵阳大地涌现。与此同时,科技兴企、科技兴农在绵阳也取得了可喜进展,300多个大中项目进行了科技更新,400多个科技型企业应运而生,1680多项现代农业新技术在全市广泛推广,农民人均收入从建市前的250元增加到现在的2800元。如今在绵阳,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48%,其中农业达52%。

  把科技奉为上宾,不但使绵阳加快了发展速度,而且提高了发展质量。1988年绵阳在工业发展中每投入一元钱,产出大体也是一元;而2003年投入产出比已提高到1∶5.2,其中电子产业更是达到1∶7以上,使这一行业的人均创产值和利税居全国28个电子工业城市之首。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07日 第十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