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策暖人心 农民喜种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08:57 南方日报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缺粮的话非乱不可。

  要农民种粮,但种粮又不能增收,农民哪有积极性?中央审时度势,政治局最近专门开会研究粮食问题,强调要积极支持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增收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当前,要加大减免农业税的力度,并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切实减轻种粮农民的负担。要在上半年把对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基本兑现到户。在播种前把国家对重点产区农民的良种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确保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广东省政府迅速贯彻中央的精神,出台多项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对水稻播种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每年给予20元的补助。新粮上市后,早籼稻每公斤最低收购价1.4元,当市场价高于这一价格时,由企业按市场价随行就市收购。这些政策犹如甘露滋润了广大农民的心田,农民欢欣鼓舞,笑逐颜开。

  春耕时节,本报记者深入全省各地农村采访,欣喜地看到各地都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鼓励农民积极种粮,早造粮食种植面积普遍增加,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村民“抢”田种、多年荒芜的田地复耕的喜人景象。

  A积极种粮

  落实“一号文件”带来哪些新变化?

  罗定 力争全年总产增3万吨

  本报讯(记者/谭仕龙 特约通讯员/梁宇)春耕时节,笔者深入我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罗定市采访,下乡村,入农户,到田头,所到之处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一股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精神,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破解“三农”难题的春潮在涌动。

  粮食主产区罗镜镇的陈老汉兴奋地说:“原来也相信政府会给农民一些致富政策,但总觉得太慢、太远,这次真是听到了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脚步声。”罗平镇的种粮大户吴汉松说,从今年开始,5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充分说明了政府惦记着农民,实实在在想让农民早日富起来。党和政府这么重视“三农”问题,我们就要多种粮和种好粮。

  笔者来到有“罗定第一田”之称的罗平镇南海垌,这里已掀起了插秧高潮。一位农民告诉笔者:“今年政府重视了粮食生产,农技部门把技术送到田头来,农资部门的肥料也送到田头上,我们今后种粮增产增收有保障了。”

  据了解,罗定市为确保粮食安全,将今年列为恢复粮食生产的关键之年,采取七项措施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力争使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0万吨,比上年增产3万吨。

  该市农业部门的负责人笑着说:“今年罗定的粮食生产将有一个新的发展,一年之后,你再来采访,我们的农民在种粮上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实惠,荷包一定会更胀一些。”

  曲江 北约村民“抢”田种

  本报讯(记者/刘海斌 魏方特约通讯员/林国雄)今年春,受中央、省扶持粮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影响,加上去冬今春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粤北山区曲江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坑、沙溪等山区镇前些年因粮价过低,不少双季稻田农民只种一造,而今年很多农民改回种植双季稻,撂荒的水田又重新耕种。

  在粮食主产区樟市镇北约村,还出现村民“抢”田种的现象。“在我们村,只要一说谁家的田不种了,马上就会有几户人去争着承包,最后是价高者得。”村委干部肖林富对笔者说。

  该村种田大户华胜光从五六年前开始,只要有农户出让田地,就抢着去承包,到现在他家的水田面积从原来的10亩左右增加到了50亩,其中有20多亩还是山边田。“只要有人想出让,我还继续要!”华胜光妻子肖林娣干劲十足,在她身后,是去年花了13万元建造的两层共3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

  村干部介绍,北约村现已有100多台拖拉机和5台收割机,机耕的普及使种粮大户多了不少,全村耕种面积3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共有25户。这些大户一年仅种粮一项,纯收入就可达3万至5万元。

  阳西 鼓励农户拾耕荒田

  本报讯(记者/张建明 特约通讯员/钟剑文 张文秀)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阳西县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农民拾耕丢荒的田地,对拾耕者免收农业税,并落实农业补贴;协调好与金融部门的关系,对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优先给予小额贷款,解决生产资金紧缺的问题。今年前2个月,县农信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285万元,支持早造粮食生产。

  县农业局负责人说,今年全县早造计划种水稻面积14.5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亩;到3月31日为止,全县共落实早造粮食播秧面积13.5万亩,已办田面积10.5万亩,分别完成早造粮食生产计划任务的94%和75%;目前已完成插秧、播秧面积5.9万亩,占计划的41%。从阳西各地的情况看,今年由于粮食价格上扬,当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些农户把原来只种一造的水田,做好了改种两造的准备。现在,全县凡是有水源、可耕种的水田,基本上都完成了办田;对于一些缺少水源的田地,县和各镇也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确保春耕生产无闲田。

  梅县 复耕荒田4200多亩

  本报讯(记者/曾强 特约通讯员/饶迎春)开春以来,梅县一些边远山区,长期荒芜的田地,开始有人耕种而出现新绿。据目前初步统计,全县复耕荒田达4200多亩。早稻计划种植面积1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100多亩。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再加上目前该县粮价较好,各农贸市场大米价格每公斤达2.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6—0.9元,增幅最高达40%。粮价的上扬,也使农民看到了希望。

  茂名 遏制乱占耕地保种粮

  本报讯(记者/李文才)茂名市对新申请办理各类园区采取急刹车暂停办理等办法严格保护耕地,并计划近期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望天田,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种植业结构调整不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不挤占粮食面积。

  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茂名市最近查处打着园区建设非法圈占集体土地案29宗共315亩,有效遏制乱占耕地现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茂名市还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搞水稻丰产片,各县(市、区)要抓2—3个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大镇要抓2—3个百亩以上的水稻丰产示范片,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上要做到“五统一”,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以带动群众积极种粮。对经市、县(市、区)联合验收平均亩产达600公斤的千亩示范片,每个奖励2000元。

  潮安 农户种粮优质丰产有奖

  本报讯(记者/谷立辉 特约通讯员/蔡少文)笔者从潮安县农业局了解到,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生产的积极性,消灭耕地丢弃现象,潮安县今年将继续设立“优质粮丰产田片奖”对种粮农户予以奖励,另外还新设立了“优质粮单项奖”。

  据了解,潮安县在开展优质粮丰产田片奖活动中,对平原镇水稻面积80亩以上连片优质丰产田,平均单造亩产量550公斤以上;半山区镇水稻面积60亩以上连片优质丰产田,平均单造亩产量500公斤以上;山区镇水稻面积30亩以上连片优质丰产田,平均单造亩产量400公斤以上,经验收达到奖励标准的,每片奖600元。

  B种粮增收

  种什么怎样种才是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头联结市场 一头联结农户 雷州龙头企业引领种粮增收

  本报讯(记者/蔡日锦 通讯员/陈凌飞 林威)春耕时节,雷州市万顷大洋田一片繁忙。3月29日上午,在洋田地区的杨家镇前塘村200多名村民喜气洋洋地开耕插秧了。该村一改往年单家独户种稻的做法,全村200多个农户与雷州市雷穗粮食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华0401号”优质稻谷700多亩的合同,在公司派来的8名技术员指导下,村民忙不迭地办田插秧,一天就种下了60多亩水稻。

  雷州市是我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市雷穗粮食发展有限公司看中雷州大洋田种植优质水稻的发展潜力,在去年5月投资500多万元在雷州市白沙镇建设年产4万多吨“半岛香”牌系列精米加工厂。公司采取“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农户”的形式,根据市场对优质精米的需求,与农户签订种植优质水稻的合同,由公司收购加工,主要销往珠三角、海南和港、澳地区。

  像“雷穗”这样的企业,利用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和拥有的市场优势,引领农民种植优质稻谷加工精品大米,公司增利,农民增收,达到“双赢”。目前,雷州市有大小粮食加工企业125家,仅是大洋田境内207国道两旁的白沙、松竹、南兴等乡镇就建起了3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加工流通企业,他们以不同形式与种粮农民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关系。

  “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许多种粮农民尝到了甜头,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附城镇北家村委会去年晚造与雷穗公司签约种植780亩“马坝油粘”稻谷,产量与常规种不相上下,收购价却比常规种高30%,农民每亩增加收入130元至180元。今年早造,该村委会与公司签约种稻面积增加到了900亩。附城镇北洋村委会干部陈飞今年早造到纪家镇承包300亩粮田,并与雷穗公司签订了生产合同。他满怀信心地说,市场粮价稳中有升,有公司订单作保证,300亩稻谷一年两造能赚10万多元。

  雷州市有关领导称,由龙头企业带领千家万户农民按市场需求种植优质稻,是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该市今年34万亩早稻中高产优质稻达到2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4万多亩。

  曲江:马坝油粘质优价高 种粮亩产增收200元

  本报讯(记者/刘海斌 魏方通讯员/林国雄)曲江县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经营方式,引导农民大力种植“马坝油粘”优质水稻,实现了增产增收。去年,马坝油粘谷平均收购价达98元/50公斤,比上年增长近20%,单产比上年增加50公斤,每亩增加了效益近200元,户均增加收入超过2000元。

  曲江“马坝油粘”一直以来名声在外,2001年成立的广东联益马坝米业(曲江)有限公司,积极联系中科院和广东省农科院的高级专家,应用科技前沿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档次。2002年,“白马”牌马坝油粘获得国家粮食协会颁发的“放心米”证书,2003年4月获得国家QS认证,2003年7月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为优质粮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年多来,广东联益在曲江县13个基地镇分别建立起连片上千亩的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并配合国际粮农组织在曲江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的实施课题,加强了对广大农民的栽培技术的培训,在同一生产区内,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推广抛秧技术,全面实施稻秆回田,施用石灰和家栏肥,重点抓好栽培和合理施药技术。并坚持高价保收合同农户的产品,让利于农户。

  去年,马坝米业曲江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5万亩,推广种植马坝油粘稻13万亩,带动农户2.65万户,收购马坝油粘谷6万吨,实现总产值1.5亿元,利润500万元。

  在马坝米业公司,何伟钦高级工程师告诉我们,由于打响了优质米品牌,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前年公司出口香港大米100吨,去年达300吨。今年,公司已收到香港大米订单3000吨,国内市场订单3000吨,生产形势喜人。

  蔡子能:机械化种粮好潇洒 300亩田年赚5万元

  52岁的蔡子能是博罗县种粮最多的农民。他皮肤黝黑,架着一副眼镜,穿西服着皮鞋,不太像一个农民,倒蛮像知识分子。他告诉我们,除了抛秧要人工外,其他程序全部采用机械化,穿着西服下田都不成问题。

  蔡子能原来并不种田,而是外出打工。2001年,他了解到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农民种粮,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结束打工生涯,返回家乡承包了300亩农田种粮。在博罗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陆续购进6台拖拉机、2台收割机、2台大型抽水机等农业机械,浇灌、打田、收割等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到农忙时节,请上几个村民开拖拉机和收割机,就能完成300亩田的耕作和收割。去年,他两造下来收成了16.5万公斤优质稻谷,除去成本和人工费,纯利5万元。当初不同意他辞工回家种田的妻子,现在连连称赞他有眼光。蔡子能说,今年6月再买一台插秧机,明年赚了钱还要买一台稻谷烘干机,全部实现机械化种粮。今年早造,蔡子能把300亩田全部种上优质稻,本县和增城、东莞等地的粮商纷纷赶来与他签订了粮食收购合同。前几天,蔡子能通过县农技推广中心,一口气购买了10吨新型控释肥,打算在50亩稻田上施用,保证早造粮食增产。

  “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又不愁销路,今年种粮肯定收获更大。”蔡子能满怀信心地说。

  邓东方 林宝齐 李晓敏

  C农民算账

  种粮到底有没有赚头?

  每公斤一块四一定有钱赚

  春雨绵绵中,记者深入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做了一个调查:种粮食,农民到底有没有赚头?

  边海村是阳西县有代表的农业村。这里虽然靠海,但水田也很多,绝大部分农户的“主要业务”还是种水稻。早在几年前,这里已被定为国家级水稻良种推广示范基地,农民种水稻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

  农户陈光保,今年35岁,全家5口人,只有2个劳动力。今年早造,他除了种好自家的7亩田,还拾耕别人的荒田13亩,总共种稻面积20亩,算是个种粮的“中户”吧。

  记者:这几年,你种水稻有没有出现过亏本的情况?

  陈:没有亏过本,只是有时赚多些,有时赚少些。现在感觉种稻还可以。

  记者:种稻的成本主要有哪几项?

  陈:按我的经验,种1亩水稻,买种子(杂优稻)要花20元;买肥料大概花80元;买农药20元;耕作、收割,自己有手扶机头,又不请人工,只用20元的柴油费就行了,没有手扶机头又要请人工的,多的话得花120元,比我多花100元。请手扶机头耕田每亩要70元,请收割机割稻子每亩要50元。还有,交公粮30元,水利费22元。

  记者:我给你算一下,你种1亩水稻的成本总共是192元,别人最多的要290多元。对不对?

  陈:对了,每年也就是这个数,我记得很清楚的。

  记者:现在咱们再算一算每亩水稻的收入。

  陈:我种的是杂优水稻,亩产是400公斤。

  记者:如果按收购价每公斤1.4元算,你每亩稻谷的收入就是560元了。除去192元成本,纯收入368元。

  陈:对呀。

  记者:按两造计算,你种水稻每年每亩纯收入大概是600元,今年20亩,有12000元了。

  和记者算完这些细账,陈光保欣慰地笑了。

  一直陪同记者做调查的村党支部书记陈伟权告诉记者,陈光保所在的田心自然村有200个农户,从这两三年种稻的情况看,他们每造每亩最低纯收入也有150元以上,高的就有300多元。“只要每斤稻谷价格稳定在7毛到1块钱,我们就一定有赚头,如果每斤只有5毛钱,就没什么赚头,很多人就不会想着种粮了。”

  本报记者 张建明

  销路不用愁 种粮风险低

  连平县陂头镇是该县粮食生产大镇,一级农田保护面积达2.1万亩。今年春,在国家粮食政策的激励下,水稻播种面积达1800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亩。

  多年来,该镇一直鼓励农民大种优质稻,全镇种5亩规模以上的农户达755户。去年全镇优质稻种植达8200多亩,种植软粘、马坝油粘,每亩收入近千元。

  该镇李坑村66岁的谢老汉,有11亩水田,今春种下水稻7亩、蔬菜4亩,其中种了2亩辣椒(每亩可收2000多元)。笔者问他为什么不全种上蔬菜等经济作物?他说,现在粮价较好,销路不愁,种粮风险低;而种蔬菜劳动成本较高,市场风险较大。他还说,现在插秧抛秧法,收割有自动打禾机,耕田不用那么辛苦了,也不用那么多劳力;种优质稻亩产达450公斤以上,米价现在0.6元/公斤,每亩年收入1000多元。他说,现在种粮挺合算的。

  本报记者 甘超强 通讯员 何树强

  专题策划:曾礼

  图:

  陈光保(左)和村干部在承包田边细算种粮账。张建明 摄

  各地春耕生产如火如荼,今年农民种粮信心更足。张建明 摄

  曲江农民正在田头进行优质稻育秧。刘海斌 摄

  阳春的“全省种粮大户”林深去年承包农田400多亩,产值近70万元。今年早造,他将水田承包面积增至620亩。

  植兰裕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