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农产品贸易日趋自由化 多哈谈判影响不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09:34 中国新闻网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可能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化,但影响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还将是国内市场和国家政策

  3月下旬,WTO总部日内瓦的气温不超过10度,正是乍暖还寒季节。3月22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重启新一轮“多哈回合”的农业贸易谈判。

  此次农业谈判为期五天,于3月26日告一段落。谈判主要以成员间磋商的方式进行。从级别上看,只属于世贸组织的一个例会,但是它却标志着从去年9月“多哈回合”陷入僵局以来,146个成员的代表终于重新回到谈判桌边。

  农业贸易谈判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最为引人注目。“多哈回合”由世贸组织在2001年11月启动,预定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谈判。去年9月,恰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补贴问题上的矛盾无法调和,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不欢而散。“多哈回合”谈判自此陷入停滞。农业谈判各方能否弥合分歧,并在今年7月底达成框架协议,将是“多哈回合”能否在2005年1月1日前如期完成的关键。

  中国赴WTO农业周的谈判代表是3月28日回到北京的。一行几人的代表团主要由商务部和农业部有关官员组成。“这是个有些敏感的话题。”商务部世贸司农业处处长鄂德丰说。虽然中国的立场已十分明确,但作为此番谈判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被记者问及有关谈判的情况时,他出言仍然十分谨慎。

  记者了解到,尽管各方一致同意要努力推动谈判,争取在年中达成框架协议,但此次谈判基本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3月24日,农业贸易谈判的代表们在情况交流会上大多保持沉默。很显然,鉴于谈判各方巨大的利益分歧,不到最后关头,没有哪个成员愿意亮出底牌。这似乎也预示着未来谈判前景的巨大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谈判的进展和结果如何,都将对中国农业产生影响。此前,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中国作出的承诺已远远超过了前一轮谈判“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的要求。据此,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已相当之高,如承诺的农产品关税水平低,关税配额量大,基本没有关税高峰。尽管在入世最初两三年,中国所受影响还不明显,但专家一致表示,一旦环境有所变化,从长远看,国内农业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冲击。

  坎昆谈判分歧何在

  按多哈会议达成的谈判议程要求,应在2003年3月31日前确定农业谈判承诺模式,各成员应在2003年9月WTO墨西哥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前,提交各自总体减让表草案。2003年2月12日,WTO农业委员会谈判特别会议主席夏秉纯(StuartHarbinson)以会议主席名义提出了农业谈判模式提案初稿(以下简称“主席提案”)。

  “主席提案”的目标是建立各方能够接受的农业谈判减让模式,各成员将据此作相应的减让承诺。提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和国内支持三个方面,要求发达成员5年内将农产品关税最低削减25%~45%,平均削减40%~60%;在6年内削减50%的出口补贴,10年后全部取消;削减60%的国内农业补贴。

  “主席提案”甫一出台,立即受到各成员方的强烈批评。从2003年4月至9月墨西哥坎昆部长级会议召开,夏秉纯组织了多次非正式技术磋商会议,试图推动谈判,但均未取得进展。

  为打破谈判僵局,美欧于2003年8月11日就建立农业谈判模式的框架达成妥协,提出一个联合提案,转而联手要求发展中成员开放农产品市场。

  以巴西、印度、南非为主的21个发展中成员形成21成员集团的立场则与此针锋相对。这一联盟代表了世界上63%的农村人口,51%的世界总人口,且农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农产品进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6%和17%。他们提出针对美欧的联合提案,要求发达成员取消出口补贴,减少国内支持,降低关税,要求给予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

  根据多哈宣言,新一轮农业谈判的目标是要大幅度削减乃至消除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大幅度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建立一个市场导向的、公平的世界贸易体系。然而无论对发达成员还是对发展中成员,农业问题都是特殊而敏感的。尤其在大多数发展中成员,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虽大,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这使它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成员不仅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还为本国农民提供大量补贴。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发达成员每年的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几乎每天就是十亿美元。高额补贴使发达成员的农产品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因此,发展中成员要求发达成员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然后再谈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但发达成员希望尽快打开发展中成员市场。美国就明确表示,取消农业补贴要以发展中成员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改善市场准入为条件。

  21成员集团虽然属于发展中成员的联盟,但在世界贸易体系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们要求发达成员更大幅度地削减农业补贴,而欧美等经济体却对此寸步不让,最终导致坎昆会谈的破裂。

  发达成员之间也存在巨大分歧。如美国一再强调,欧盟的农业补贴是美国的三倍,美国可以取消农业补贴,但前提是其他成员也必须采取同样措施,为此要求与欧盟就终止出口补贴和大幅削减国内支持达成协议。欧盟则针锋相对。欧盟贸易委员拉米在3月5日写给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的一封信中为欧盟的贸易政策作了强烈辩护。拉米说:“正如其他任何成员一样,欧盟为了保护食品安全和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及保障农民生活,完全有权选择扶持农业的政策。”

  对中国影响仍待验证

  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早在2002年9月便向WTO提交了农业谈判提案。这也是中国首次全面参与WTO农业多边贸易谈判。

  根据提案,中国的基本立场是,要求新一轮农业谈判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消除贸易壁垒,减少农业保护,提高发展中成员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农产品公平贸易;要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农业发展实际和需要,保证谈判结果在体现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平衡;要切实关注新成员在加入过程中所做的承诺,给予新成员特殊差别对待,新成员不做进一步减让承诺。

  在此基础上,农业部副部长刘坚也曾公开表态说,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作出的承诺已远远超过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的要求。他指出,在目前不平衡、不公平的农产品贸易体系根本改变之前,新近加入成员很难作出进一步的实质性承诺;同时,新近加入成员应享有“较小的减让幅度”、“较长的实施期”、“较晚的实施时间”和“敏感产品例外”等特殊差别待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如此之多的承诺有其特定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分析说,世贸组织的每一个成员的承诺都不尽相同。例如,日本、韩国对大米的关税化问题就存在一些例外规定。且由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早已于1995年生效,发达国家到2000年已经完成为期6年的关税减让、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的削减,发展中成员2004年也到了为期10年的减让期。作为一个WTO的后来者,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难以再享受农业协定谈判时的初始条件,而不得不付出一些入门费。因此,所承诺条件比1995年之前要严一些。

  他还分析说,正因为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起点较高,所以在新一轮谈判中,希望世贸组织的成员也作出相应承诺,令其他国家更多地开放市场和削减补贴,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由此,他认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结果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据他分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在粮食安全、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始终将面临较大压力,只有促成建立一个更公平、更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农业规则新框架,才能满足中国农业和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博士则认为:入世对中国农业将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带来巨大冲击。入世对会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可能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化,但影响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还将是国内市场和国家政策。

  他提出的依据有四。第一,改革20多年来,中国农业的政策扭曲程度已随改革进程而不断减弱;第二,中国目前的农业总体保护水平已相当低。入世将在导致一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增长的同时,也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扩大。未来这种发展格局同中国过去20年的农业贸易结构变化也是一致的;第三,中国与其它发展中成员相比,拥有“比较”优势。黄认为,入世时中国的农业关税简单平均数只有21%左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农业关税仍高达20%~50%,他们比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第四,中国与许多发达成员相比,也有“比较”优势。发达成员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减少农业补贴,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支持。

  据此,黄还有结论,在多哈回合中,中国必然会从中受益。而农业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博士在公开场合也指出,无论是按照哪一种提案达成协议,中国都将从新一轮谈判中获益。

  柯炳生还指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农业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部门之一,大多数人认为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加入世贸第一年的实际发展情况表明,人们预测的严峻挑战似乎并没有出现。恰恰相反,农产品贸易的情况在2002年相当有利,出口增长12.9%,进口增长5%,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57亿美元,增幅达35%。

  但也有专家据此认为,不应高估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无论是多哈回合中的哪一种方案,中国都不会从中获得太大的利益,这主要源于中国的大国效应。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国内政策。

  柯炳生也指出,总体而言,国内有关农业政策的深化改革和调整,作用更为关键。尤其是农业税费的减免政策、粮棉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等等,将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根据柯炳生的分析,入世之初,中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和进口增加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我国现有的粮食流通政策,国内粮食大量库存,粮价走低;而在国际市场,2002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和油料主产国减产,农产品价格反而大幅回升。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任波 转载有删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