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解密A级通缉令之追逃机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00:09 新京报
  本报采访公安部权威人士并赴五省调查全部6名在逃A级通缉犯的追捕情况
  与国外相比,中国警力不足,但民力无限。通缉令制度正是警方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报记者 陈杰 摄

  本报记者 刘炳路 北京报道

  “在中国,抓捕一名嫌犯时如不计人财物成本,事情就变得比较简单。”3月19日,国家公安部刑侦局一名警官说,正在逐步完善的通缉体系完全可以在全国形成一张巨网,让逃犯无所遁形。

  3月15日,身负4命的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此时,距公安部对其发出A级通缉令整整15天。

  15天中,马加爵的通缉令出现在公安部及各省市区公安部门的网站上,而有关案情消息也同时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

  “这是一条全民参与的通缉路线,让老百姓直接参与到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追逃行动中来。”公安部刑侦局那位警官说,通缉是公安部门最重要的侦查手段之一,通缉令正是其核心载体。

  四级通缉体系

  在中国,警方的通缉体系分为四级,除了国家公安部可在全国发布通缉令外,各省、市、县均可对在逃涉案人员在辖区内发布通缉令。

  公安部刑侦局一位官员介绍,各级公安部门发放的通缉令曾经不分等级,只按号码排序。2000年2月份,公安部通缉令首次分为“A、B”两个等级。“A级”主要适用于情况紧急、案情重大或突发恶性案件;“B级”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请求而发布的缉捕在逃人员的命令。

  对于省市及以下公安部门发放的通缉令,公安部并未作分级要求。实际上,一些省市随之开始效仿公安部的通缉令分级办法,北京、河北都先后启动了分级制度。

  “河北省公安厅也将通缉令分为A、B级。”该省刑警总队缉捕行动科一位负责人说,对于在本省范围内属于较大案件,而犯罪嫌疑人又不太可能逃出本省的,会考虑发放省级A级通缉令,如果估计嫌犯可能逃出本省并在他省再次作案的,则向公安部申请,由公安部来发放B级通缉令。

  与此相应,河北的省级B级通缉令则是应各地市公安机关的请求,发布缉捕在逃人员的命令。而地市、县级公安部门发布的通缉令一般不实行分级。

  “通缉令中应当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案犯近期照片。”公安部刑侦局的负责人介绍,“有条件的公安部门,还可以附上犯罪嫌疑人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

  在河北省公安厅那位刑侦官员看来,在整个通缉体系中,公安部A级通缉令最易奏效。他举例说,去年湖北潜江的特大持枪案,公安部曾先后发布了A、B两级通缉令,在A级通缉令发布后的第9天,警方获得群众举报线索后将嫌犯谢先荣击毙。

  通缉令发布快抓捕就快

  “通缉令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关键还要看发布速度。”公安部刑侦局有关人士介绍,公安部发放通缉令一般通过传真或者公安机关内部网络系统传送,“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将通缉令发至全国各省公安厅,包括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近期清晰照片等。”

  按照要求,各省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缉令后,必须在12小时内将通缉令传到辖区各派出所、治安、巡察、监所等部门的每一个作战队员手中。

  实际上,目前的传递速度比规定所要求的快许多,河北省公安厅一位负责人说,现在通信系统发达,一般县级公安部门也都接通了公安内部网络,“30分钟左右使通缉令下发到各省的二级指挥系统绝对没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在接到命令后,各级公安部门会在最短时间内对犯罪嫌疑人涉及的关系及可能隐藏的落脚点完成架网布控,并对辖区外来人口集中的出租房屋、中小旅店进行摸排,还要在重点路口设卡盘查、巡逻蹲守。”

  2001年3月16日,石家庄爆炸案导致108人死亡,案发3天后,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靳如超,3月20日,公安部悬赏5万向全国发出抓捕靳如超的A级通缉令。

  3月21日,印有靳如超头像的通缉令贴遍全国。次日晚8时30分,北海市郊有人举报发现靳的踪迹,3月23日,靳如超被抓获。

  专项缉捕与倒查追责制度

  在A级通缉令发出后,抓捕靳如超案用了3天,抓捕马加爵用了15天。

  目前,尚有6名公安部A级通缉犯在逃,最早的一宗通缉令发布于2001年9月。

  “靳、马两案都启动了全国范围的专项缉捕行动。”公安部刑侦局的官员解释说,因此警方能够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

  除“全民参战”外,专项缉捕的力度还体现在责任倒查制度上。

  这位刑侦官员说,以追捕马加爵为例,如果在马逃亡过程中在某地方落脚,而当地的公安没有发现,事后将受到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某地又再次犯案,则将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给予辖区公安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警告等以上的行政处分。

  “对警察来说,荣誉胜过生命。”河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一名刑警说,在这种通缉倒查追责制度之下,每个警员对负责的片区都不敢怠慢,常常是几天几夜不睡展开地毯式的拉网排查,追缉靳如超、马加爵都有很多警察累倒。

  据河北省公安厅官员介绍,3年前侦查靳如超案件时,邢台县浆水镇派出所所长刘朝辉积劳成疾,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对于任何通缉令来说,只有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威力。”3月19日,公安部刑侦局一位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则认为,此次成功抓捕马加爵再次证明,公安必须走群众路线。王大伟介绍,中国每万人中有11名警察,这个比例约为西方国家的1/3。

  “中国警力有限,但民力无穷。”王大伟说,实践中,80%的案件在发案时没有警察在场,而犯罪嫌疑人逃亡时又都隐藏在老百姓当中,所以必须增强公民的自救意识,发动群众进行举报。

  目前,悬赏金是调动举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公安部级别的通缉令而言,通常是“A级”不少于5万元,上不封顶,“B级”不少于1万元。而各省发布的通缉令,也开始向线索提供者或者举报人发放奖金,数额由发令单位自定。

  在奖励方式上,对抓获《公安部通缉令》A级被通缉人或者提供关键线索的有功单位或个人,由公安部给予奖励;对抓获《公安部通缉令》B级被通缉人或者提供关键线索的有功单位或个人,则申请发布通缉令的省级公安机关给予奖励,各省市的则由当地予以奖励。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人士介绍,对于线人和举报人的保护,也是通缉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规定是,涉及黑社会性质及流氓团伙等犯罪嫌疑人,对提供线索者绝对保密,而像马加爵案这样的情况,可以遵照举报人本人的意见而定。

  在这一点上,王大伟认为英国“终止犯罪卡”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卡片设有卡号和密码,举报时只需要将卡号告诉警方,相关奖金就会直接打到对应的银行账号里。

  通缉令的两种公开程度

  对于公安部门而言,发布通缉令的另一重要含义是信息公开。

  公安部一位官员介绍,目前公安部网站上悬赏5万缉拿的6名A级通缉犯并没有向靳、马两案一样大面积在民间张贴通缉令。通缉令在公安内部网络发布,还是向全社会发布,主要是由案件的负面影响、案件性质恶劣程度等因素决定。

  “不可能对每个A级通缉令逃犯都布置马、靳这样的追捕,一方面是发多了,群众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面貌印象不深,另一方面,专项缉捕耗费人财物力相当大。”这位官员说。

  公安部3月17日的消息显示:自从马加爵出逃之日起,全国共出动170万警力围捕疑凶,平均每省动用警力约6万人次。

  “不算补贴,光巡逻、排查等成本就很大。”公安部的官员说,马加爵的通缉令发布后,警方共收到1500余条有价值的线索,而其中每一条线索都进行了拉网排查,“那几天,刑侦局的人到处跑。”

  公安部一名刑侦专家 则认为:网络是最好的通缉令发布工具。

  事实上,公安部首次在其网站上发布A级通缉令是在2001年10月22日。

  当时全国开展为期70天“追逃”专项行动,公安部将向各级公安部门内部发放的6名被公安部确定为A级通缉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材料挂在公安部的网站上。

  此后,各省市公安部门纷纷将6份A级通缉令转到了自己的网站上,不仅如此,一些省市还将自己辖区发布的通缉令贴到网上。河北省公安厅一位官员说,“以前这些通缉令只能在我们的内部网站看到,那一次我们注意到了公安部通缉思路的变化,也就照做了。”

  据公安部此后的统计数据,该次专项行动在20余天的时间里,就抓获了23000多名网上在逃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就此表示,信息公开后,关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基本案情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向群众公开,这样更有利于案件的侦破。他同时认为,将犯罪嫌疑信息公开,需要有关部门和群众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认为通过媒体发布的案件多了,就是社会治安不好。

  “希望今后能够通过与一些主要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扩大通缉令的社会影响,使其在惩罚遏制犯罪、体现法律的公正和效率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国家公安部在一份公开材料中如此表述。

  本报记者近日则分赴五省,探访全部6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抓捕情况。(来源:新京报)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利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