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待《焦点访谈》能突破个案监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01:48 新京报

  近段时间以来,细心的电视观众会发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力度明显加大了,而且,央视《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等栏目也都在高擎舆论监督的利剑。此外,关于舆论监督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各级官员都纷纷表示欢迎媒体的监督,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在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之际,被认为是中国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的《焦点访谈》,它今后的发展也为人们所高度关注。此前学者展江曾为本报撰文指出《焦点访谈》应将监督对象的“级别”从乡村提高到大中城市;在网络上,许多网友也认为,要提高被批评官员的级别,要让被批评更加犀利。这些意见代表了当下许多人的想法。

  这些想法不无道理,加强监督力度,扩大舆论监督在栏目中的比例的确是《焦点访谈》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除此之外,《焦点访谈》要保持在舆论监督领域的领先地位,还需进行更高的定位。据报道,目前,类似《焦点访谈》的个案监督节目,各地电视台已相继开办了60余个,此外央视《新闻调查》、《共同关注》也走的基本是和《焦点访谈》类似的路子。所以《焦点访谈》与所有这些监督性节目基本没有质的区别。这样就导致了目前大量舆论监督节目的同质化,舆论监督总在较低层次徘徊。

  《焦点访谈》作为国家级新闻媒体的王牌栏目,作为关注度极高的舆论监督栏目,有责任打破电视节目舆论监督的现状,推动中国舆论监督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舆论监督,关注个案,这是需要的,但是这些个案监督大多属于“简单监督”,无法实现舆论监督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焦点访谈》不可以贴膏药治疔疮的方法,东跑西颠的,全国那么大如何管得过来?

  所以,《焦点访谈》更应对目前社会一些普遍性、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给予关注。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对一些看似表面、孤立的现象和个案,挖掘一些制度和决策层面上的问题。要把个案关注当成手段而非目的,不但要解决争取个体(或者小群体)的正义,更要实现制度的或普遍正义。要通过问题调查,反映民意,为中央和地方制定和调整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舆论监督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批评有多强、有多犀利,不在于它监督的官员级别有多高(当然这是一个重要方面)。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越迫切、越普遍、越关键,越具有代表性,舆论监督就越能实现它的价值。目前,舆论监督不仅要解剖个案,更要在制度政策层面上揭示问题,在批判的同时进行建设,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为决策者开拓思路。这样的舆论监督是当前社会急需的,这样的舆论监督将从根本层面上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新京报)本报评论员于平 相关报道见昨日A16版(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