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型纯居住区将现金沙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08:54 南方都市报

  大型纯居住区将现金沙洲

  相关规划日前通过审批,其定位是广佛都市圈中心的居住新城

  本报讯(记者肖小冰 实习生支维墉)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部门获悉,《金沙洲居住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通过评审。这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处女地将在2007年底前,被打造成继同德围后广州市第二个大型低密度纯居住中心。

  一心二带三片六区

  在《金沙洲居住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金沙洲被定位为广佛都市圈中心的居住新城,规划面积9.08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1万,金沙洲规划格局为“一心、二带、三片六区”。

  “一心”,即中心区,为现代商贸金融、行政办公和文化娱乐中心,位于金沙洲大桥桥头两侧,依水而立,集购物、娱乐、休闲、金融服务于一体。

  “二带”,即沿江绿化带,拟沿江南北向规划100米宽绿化带;同时在贯穿该区域的环城和广佛高速公路两侧各设50—80米宽绿化带。

  三片六区:利用北环高速公路、广佛公路及金沙洲大桥等有利条件,结合自然地形差异和道路骨架形态,规划将金沙洲地区划分六大居住区间。一类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依山就势布置独立式或联排建筑;二类居住用地布置于东南部地势平坦地段,以多层建筑为主,适当分布高层。

  将成广州住宅示范小区

  为了提高全区空间环境质量,创造宜人、高水准的人居环境,规划不仅为各区配置了独立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还将在区内设置5个居住区公园。该规划实施后,金沙洲居住新城将成为广州市的住宅示范小区。

  金沙洲的绿地系统由滨江景观绿化带、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城市生态公园及走廊绿化带共同构成。同时,环城高速公路和广佛高速公路两侧设50米绿化带,形成横贯中部的绿色走廊,有效屏蔽高速公路对居住区的干扰。

  规划部门明确表示,为了保护金沙洲的环境,其西北部将建一个占地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森林主题公园,与东部江岸线绿化带相呼应,形成山水交错的生态空间。在土地开发方面,为了保证整个区域的生态相对完整,土地开发中心将拿出相对完整的大型地块进行招投标,使金沙洲形成区域性开发规模,保障“大型纯居住区”自然生态村的定位方向。

  地铁六号线将经金沙洲

  为了加快金沙洲地区的开发,地铁六号线线路已确定经过金沙洲。目前的规划线路是,西起白云区的金沙洲,向东南穿越广州市城区荔湾区、越秀区、白云区,转至东北方向,穿东山区、白云区,最后到达天河区,止于该区高塘石。一期工程首通段金沙洲——大坦沙南,长约5.6公里,在大坦沙南与五号线形成换乘。同时,有关部门还计划在金沙洲建一个集公交、地铁于一体,方便市民换乘的大规模交通枢纽。

  在配套设施方面,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日前曾表示,金沙洲的城市级公建配套都将由政府来建设;森林主题公园的建设目前正委托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医院、学校的建设也在规划筹备之中;部分公建配套则可交由社会来建。

  据了解,今年起广州市政府将全面启动金沙洲新区的开发建设,预计整个新区在2007底前基本建成。

  相关介绍

  金沙洲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金沙洲位于广州市西部,西、北、南三面紧接南海,东与罗冲围隔江相望,拥有4公里长的江岸线。金沙洲地势平坦,植被茂密,沟谷、溪流、湖泊、水塘错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在908万平方米的总面积中,绿化及水域用地面积达75.26万平方米,自然山林绿地达109.1万平方米。规划红线面积周边没有大型工业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金沙洲也是广州市西部的重要出口和交通枢纽。广佛高速路、A1路、跨越广佛高速的二号立交等交通主干道及环城高速公路从区内穿过。去年1月建成通车的金沙洲大桥与内环路增槎路呈放射线对接,只需10-20分钟车程即可迅速抵达市区,使当地近两万居民告别靠轮渡入城的历史。

  此外,金沙洲正好位于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的交界位置,随着自身区域内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金沙洲在实现广州“西联、北优”的城市发展中战略地位日益体现。

  图片说明:

  按照规划,金沙洲地区被定位为广佛都市圈中心的居住新城,规划面积9.08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1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