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08:57 贵州日报

  现行宪法(简称“八二宪法”)是一部继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好宪法。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倡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三次对“八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从修宪的内容看,充分体现了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不倦探索。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载入宪法,说明我们党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不仅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而且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实践经验,完全有能力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次宪法修正案还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充分体现了对以人为本立宪理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法学研究和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证明,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到位,已到时不我待的地步。明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首先是确保非公有制经济能健康顺利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不仅表现为个人财富的积累,更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改善就业状况,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的重要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为公民个人收入增加提供了机会,而且公民合法收入的渠道增加,公民“只有工资”的历史正告终结。储蓄、买国债、买股票、买保险、买基金、入股实业、民间融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民的行为。只有确保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才能保证这些事业的发展。修正案规定对征收征用私有财产进行补偿,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的正常延伸,也可以说是国家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对私有财产权提供的一种保障。

  修宪内容也体现了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政治文明要义的贯彻落实。迄今为止,中国已先后加入或批准17个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其中最主要的有1979年10月和1998年10月分别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这些国际公约的加入或批准,对中国公民来说,表示将与世界其它签约国公民一样,同等地享有相关权利。一旦哪里发生对人权的侵犯,国家必须忠实履行保护人权的宪法义务,否则国家就是失职,就会失去民心民意。胡锦涛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指出,执政党必须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出发点,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真真切切地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每一项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权观的根本内涵,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我国人权观的一个生动的形象的一定能够实现的人权蓝图,是“三个文明”同步协调发展的统一规划。

  宪法修正案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执著。依法治国就是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说是依宪行政;具体地说就是实现执政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政府公共权力行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方面已经有法可依,但在行政权力也就是公共权力如何行使方面,尚无法可依。因此,在公共权力与私权利矛盾之间,在久治未愈的腐败问题、涉及私权利的诸多行政领域,如合同、裁决、规划以及土地征收征用等方面,还存在法律缺位现象。在这些方面的行政权力的行使,仍有待依法从程序上加以规范限制。同时,还要对行政权力的职责范围界定进行立法规范,要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加强监督,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失误要承担责任,对因公共权力造成的损害进行救济。如果政府具有强烈的宪法意识,不滥用公共权力,自觉地接受权力机关和公民的监督,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于减少公民维权成本,降低国家执政成本,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全党全民一心一意搞建设,都将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肖体礼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