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运动员的“退役后路”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00:48 人民网

  网友:晏扬

  前亚洲举重冠军、年仅33岁的辽宁运动员才力英年猝死,前足球国脚、甲级联赛最佳射手唐全顺因开设“盘口”接受他人赌球被拘留,类似事件引起了社会对退役运动员生存状况的关注。据《人民日报·华东新闻》4月12日报道,以往用计划手段包揽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方式,面临重重困难,很可能走进“死胡同”,大多数退役运动员走上社会之后,身无一技之长的他们生存状况堪忧,甚至会陷入贫困交加的窘境。

  运动员的“退役后路”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惑中国体育的一大难题:为了国家的体育事业,很多运动员从小就终止了文化学习,被选入少体校进行专业训练;而为了成绩、金牌和荣誉,专业运动员除了训练、比赛之外,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虽然目前各级运动队都开设有文化补习课,却只是训练、比赛之余的陪衬。一旦这些运动员退役离开自己的“老本行”,文化知识的缺乏将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才力的英年早逝,和他退役之后生活困难、甚至没钱看病有很大关系,唐全顺开设“盘口”接受他人赌球,也是因为他退投后谋生无门、郁不得志。

  当然,在退役之前就挣够了下半辈子花销的运动员不是没有,眼下一些足球运动员就不愁退役之后的生计问题。然而像足球这样实行了职业化的运动项目毕竟只是少数,而即使在实行了职业化的运动项目中,大多数运动员也无法挣得腰缠万贯。正因为如此,目前各省市几乎都积压了一批像才力、唐全顺这样无法安置或安置得不理想的退役运动员。

  要解决运动员的“退役后路”问题,有关方面统筹规划、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妥善安置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要建立更为科学、人性化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改变过去那种“体教分离”(将运动员苗子与日常学校教育分离开来)的运动员培养模式,转变为“体教结合”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即使运动成绩练不出来,文化学习也不至于被耽误。如果只顾向运动员要成绩、要奖牌,而对运动员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化学习不闻不问,就是对他们极端的不负责任,就谈不上“以人为本”。据报道,上海市从1999年起已开始进行“运动队办进学校”的尝试:一线队办进大学、二线队办进中学、三线队办进小学,变过去体育部门一家包揽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教育两家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这样做既改变了长期以来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比赛对立的矛盾,也为将来运动员退役免除了后顾之忧。这种运动员培养机制无疑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足球名宿王后军先生曾经说:“全社会在为运动员巅峰时期的辉煌欢呼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带着一身伤病走向社会时的失落。”这句话令人深思。但愿发生在唐全顺、才力这些退役运动员身上的悲剧,以后不会重演。

  :退役运动员 路在何方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