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扎根沙海绘蓝图(乡村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05: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湘彬

  誓叫荒漠变绿洲

  “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花钱兜没底,吃饭仓无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过度放牧、垦荒、樵采等,科尔沁大草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沦为全国最大的沙地。

  1987年,15岁的席宝力皋初中毕业。此时,村里的年轻人为了躲避风沙和贫穷,纷纷到外地打工“淘金”,父母希望席宝力皋也能外出打工。

  是走是留,席宝力皋失眠了。

  不走,一定要征服沙海。倔强的席宝力皋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父母,一家人一头扎进了茫茫沙海。没有资金,他们就找亲戚借、找银行贷;没有开沟机,他们就一锹一锹地挖树坑;没有浇灌设备,他们就一桶一桶地提水浇树,中午不回家吃饭,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碗凉水。但是,他们辛苦半月的劳动成果,一场风沙便把小树苗连根拔起。席宝力皋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治沙的决心。

  那年,席宝力皋在承包的680亩沙地上造林78亩,在茫茫沙海中点缀出了点点绿色。

  科技绘制“小康图”

  树种活了,沙漠绿了,可家里依然贫困。一次偶然的机会,席宝力皋得知柳编产品可出口日本、韩国。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岂不是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经济收入的好事?

  种植沙漠黄柳,他淘到了生态经济开发的“第一桶金”,也抓住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席宝力皋意识到,治沙必须依靠科学,走沙漠经济综合开发的路子。他多次请镇里的林业技术员帮忙设计,最终确定了建设生态经济圈的规划。他的生态圈,周围栽树,阻挡风沙,草场、粮田、黄柳间种以固沙土,并加强水利建设,建立永久性暖棚,推广糖化、氨化养畜和舍饲技术,使农业、牧业、林业生产良性循环,达到了“农牧林”三结合,形成了“粮、经、畜”三元立体结构,在茫茫沙海绘制了一幅农牧林各业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小康图”。

  十几年来,他共投资40余万元,使生态经济圈发展到1300余亩,包括林地550亩、草牧场300亩、黄柳300亩、农田200亩,打井12眼,生态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他还拥有大小牲畜900头(只),固定资产近300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治沙英雄”。

  小康路上续新篇

  席宝力皋富了,出名了。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五四青年标兵”、“优秀民兵”等等。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席宝力皋说:“成绩属于过去,治沙任重道远。”

  如今的席宝力皋,除了不断引进科技,推广高效农业,经营好他的生态圈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闯市场。他要把一个个致富信息传递给家乡的群众,要把生态圈里的农牧产品宣传、推销出去,当好农民的经纪人。他说,最初的理想是降伏沙魔,后来的理想是脱贫致富,现在的理想是与乡亲们一起早一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近几年,席宝力皋所在的镇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建设生态经济圈460多处,共计4.8万亩,昔日漫无边际的荒沙地,如今全都披上了绿装,林木植被覆盖恢复到60%以上。农民发了生态经济圈的财,仅黄柳一项,每年就增收上百万元。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18日 第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