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零资源经济现象”发人深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09:36 南方日报

  声音

  程建平

  如今的一些经济现象有时让人搞不懂:没有资源的地方,发展一日千里,而资源富庶之地却不见“富裕”光景。细细探究,原来是“导向”出了偏差。

  日本、新加坡两国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专长,将世界上的资源不断聚集本国,实现了“借要素发展”。从国内看,浙江嘉兴市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涌现出全国闻名的“皮革之都”和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没有森林资源,却形成了木业年产值近70亿元的木业大县;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却造就了中国服装出口第一大县。媒体称其为“零资源经济现象”,恰如其分。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依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这似乎是传统经济理论的定论。然而,发展的现实不能不让人深思:资源导向为什么往往把一个地方导向落后的“荒漠”,而市场导向为什么却能把一个地方导向富裕的“绿洲”?

  实践总能让人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只要你有吸引资源的平台、载体、环境,什么人力、物力、财力,什么有形、无形资源,什么资本、资财,都可以“冲”你而来。反之,依赖着丰富资源,专吃“资源”饭而不思进取,躺在“优势”上而不问市场,资源优势是不会变成经济优势的。一些地方经济落后并非资源的匮乏,而是思想观念的落后,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市场经济是无情的“法官”,把发展落后归结为“都是资源匮乏惹的祸”,有失公平。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聚集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源导向性聚集,二是市场导向性聚集。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嘉兴等地,恰恰是利用了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吸引全球人流、物流、资源流为一身,把自己的“短腿”拉长。资源富庶地区具有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应该很好地发挥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大胆地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章,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任何一种优势产业的形成,无一不是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市场环境等诸多要素获得最佳配置造就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资源不仅可以变化和流动,而且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区位、交通、环境、服务等无形资源优势有时比物产、原材料等有形资源优势更具活力,而这种活力的源泉就是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4.4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