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内部改革拉开序幕 已迎来转制的春天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13:24 中国新闻网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4月5日,国务院下文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公司。 确定企业的名分,仅仅是出版业转制大戏的开场。在这个被称为“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的行业里,转制过程中如何清产核资,如何搭建公司治理结构……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中国出版集团终于获得了企业身份。4月5日,国务院下文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公司。虽然这只是称谓上的变化,却成为中国出版集团转制的重要一步。 “国务院的批文明确了中国出版集团的企业身份。以前去工商局注册不成功,因为中国出版集团以往的身份是行政单位,不能成为注册对象。”中国出版集团办公厅主任王云武说。 在4月5日这一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还透露,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原来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的体制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 “改制结果会于今年年底有大概眉目,我们社将在12月就此事开经验总结会。”科技出版社改制办公室主任彭斌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整个中国出版业都将在2004年的春天进入转制快车道。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制 作为第一家获得企业名分的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从去年10月开始,便聘请了好几个会计师事物所清查家底。“根据以往大型国企的转制模式,清产核资往往是第一步。”北京泛华东方传媒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小兵说。 谁是出版集团资产的出资人?在国务院关于转制的最新红头文件里,出资人明确为国务院,授权财政部监管,中国出版集团行使出资人权利。“在这之前,仅在成立之初有一份领导的批示文件,声明国务院授权中国出版集团管理13家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出版集团一位参与改制的人士说,“长期以来,出版集团的资产归属不清。” 这使得出版集团从创立至今两年,内部财务盘根错节。旗下的东方出版中心,前身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虽然1995年便已更名,但和大百科出版社之间却保留了一些“糊涂账”,不知该归属哪一边。其大量年代久远的存货也是清产核资的重点。 资产清查预计于6月30日完成。所有理不清的财务纠纷和无法变现的存货坏账,都将从转制后的资产负债表中抹去。因为初次改制,没有经验可遵循,中国出版集团对处理清查出的财务窟窿采取了最简单的方法。“无法厘清的财务纠纷,都由集团出资化解。”这位参与改制的人士说。 “清产核资后,是设立董事局。这是建立现代企业的根本。”赵小兵说。 但理论中的转制轨迹,在实践中总会遭遇重重阻碍。“董事局成员由谁来担当,董事局下的经理层是单独任命,还是和董事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些都是待定的问题。” 自2003年7月国务院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事宜后,出版集团最初计划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整体改制,2003年12月便交付验收。但现在看来,当初的时间表过于乐观。 中国出版集团目前将完成改制的时间表定在了今年10月。现在对改制的探索,主要还是依靠集团内部力量,改制之路的借鉴视角也多囿于同行。中国出版集团高层曾将沈阳出版集团、上海出版集团等单位列为考察对象。但在出版界尚未有一家完成改制的情况下,考察内部行业的改革措施,能否有成效让人怀疑。 繁荣背后的改制必然性 与其他行业的国企改制被“逼上梁山”不同,如今出版业还是一片升平景象。“绝大部分出版社都处于赢利状态。”赵小兵说。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中信出版社靠《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管理类版权书,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种子选手三联出版社,“自1993年开始也一路赢利,到2002年,三联书店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200%。”该书店一位编辑部主任对本刊说。 但行业整体光鲜的背后,却是这样一个事实:很大一部分利润源自出版社利用垄断资源获取的收入。中国现有的527家出版社均为国家出资,每年从出版署获得配额书号,这是进入出版市场的准入证,也是民营资本涉足书籍生产市场的稀缺资源。 民营资本的市场嗅觉和出书速度,在行业内口碑甚好。“通常出版社花费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书,民营书商可以缩短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罗晓说。他曾经以民间身份成立了一间工作室,进行图书内容的策划和制作。曾风行一时的《交锋》等时政类书籍,就是通过民资与出版社合作的方式进入市场。事实上,很多出版社选择和民营资本私下合作出书,他们手中最有力的合作筹码就是书号。 “靠出卖书号赚钱占很多出版社收入的1/3。”罗晓说,“那时候,有书号这个稀缺资源,出版社即使只做少量业务,也可以赚钱。” 但情势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书号的管制和发放开始放松。出版社只要有好的选题,可以随时报送出版署,申请书号。这使书号市场出现了供求关系逆转。依靠书号空手套白狼的生财之道受阻,很多出版社不得不面向市场,振兴出书主业。 同时,中国出版市场的利润构成,也在催促出版社转制图强。 传统的出版业务中,教材教辅是利润龙头,占整个市场的60%~70%。“但现在为学生减负的呼声很高,教材和教辅呈下降趋势,市场竞争的焦点很快会集中到对市场化图书的争夺上来。”罗晓说。 市场变化的外力督促着出版社改革,出版集团内部的产业结构也是转制势在必行的一个诱因。 中国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的航母。2002年4月9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新华书店总店等13家行业内顶尖级出版发行公司集结在一起,组成了中国出版集团。这些“国家队”级选手的加盟,使中国出版集团去年共有110种图书被评为国家级好书。 但虽然上游有名牌出版社提供内容,下游有新华书店总店担纲发行,中国出版集团内部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据王云武介绍,自从90年代前期新华书店实行地方承包以来,总店和地方网络的联系便被切割,新华书店总店的发行能力遭遇重创。而民营资本的发行能力却在暗中滋长。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现在全国各地已经至少有二、三十家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民营书业企业,其中大多数兼营图书出版策划与发行。 中国出版集团嫡系的出版社也均实行多渠道发行,新华书店总店仅能分得发行市场的一小杯羹。 12月1日以后,中国在WTO中关于发行业的承诺开始生效。外资在国内发行领域不受任何限制,投资比例、经营项目、设立地点均由投资者自己决定。同时民营资本进入图书流通领域的门槛也将大大降低,发行业的改革首当其冲被提上日程。 下游的改制必将牵动出版业上游业务的变革。中国出版集团便冀望借改制东风,改变集团内部单兵作战的局面。 机制转变的现实影响 目前,出版业几乎所有试点改制单位的手中,都有一份国务院的红头文件,里面将改制的重要目的描述为转变机制。 文字的表述是抽象的,实践中,机制的转变会产生什么新的命题呢? 谁来监管转制以后的文化产业,这是一个没有前例可循的问题。“以往的出版集团都属于事业单位,由各地方政府或地方宣传部,出版局管理。”一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告诉记者。但转制之后的出版集团由事业单位变身企业,以往的监管单位在性质上已不适用。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虽然有管理大型企业的经验,但所辖企业均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目前正在讨论,是否要设立一个全新的机构来监管转制后产生的大批文化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改制虽然是出版业的内部改革,但刚拉开序幕,就已经波及产业链的终端读者。 企业经营将逼迫出版业务面向市场,资本将从选题,发行等各种渠道影响精神,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2004年春天,三联书店顶着不官不商、有学术性书香的光环,开辟了编制教辅材料的新阵地。这一业务变更在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背负骂名的三联新任总经理汪季贤的解释是:“这是单位内部小事,不值得炒作。我们要关注的是,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出版社如何按照国家的文件精神进行改革。”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市场化选择的对错,只能交给市场去评判,尽管伴随着改制的深入,企业经营的逐利性,它会一再冲击管理者和读者的心理定式。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陈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