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殷墟杂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06:2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延滨

  去年与殷墟有缘。两次游历,感受迥然不同。

  第一次进殷墟,夕阳西下,晚霞如织,秋风习习,心情畅爽。车至中国文化发祥地殷墟博物苑,只见正在施工修葺。进入博物馆内,主体展馆正在施工,只到了地下的妇好墓看了一下。回到地面,博物馆四周的民居和其它高大建筑在余晖中格外喧宾夺主,于是,多年在心里沉淀的那个神秘的商代古都———殷,不复存在了,眼前的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屯村的观光点……离开时,我有些后悔,名胜风景看了不如不看,此为一例。

  12月去安阳,大雾紧锁古城,十步之外,不见人影。我跟着大家又进殷墟。浓雾中,我们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如同进了云端中的仙境,四周雾气弥漫,潮湿的地面仿佛飘散泥土的气息,清新而朦胧。我们被导游的解说引领向前,人向前行,雾向后退,只给你看出现在面前的此景此情,仿佛这司母戊大鼎,仿佛这甲骨文碑林,仿佛这妇好墓,仿佛这车马坑,都听见那博物馆导游小女子召唤,探出身来!那些在博物馆四周曾显赫的民居,那些一看就是新古迹的建筑物,被这漫天的大雾悄悄抹去,意外的大雾,扫尽上次观光在心中留下的遗憾,心情润泽如这苑中绿色的草芽!

  朦胧得恰到好处。看来,有时也需要朦胧,不光是诗,就是眼前的风光,还有风光后的历史。

  亲临甲骨文的出土地,看到真的甲骨文,意外增长了一个知识:甲骨文并不是早于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只因为与甲骨文同时代的“册”与“典”(我们知道,册就是“竹板穿连为简”的象形字,典就是“竹简放在桌子”上的象形字。)经不起岁月的侵蚀而早早地消失于我们发现它们之前。

  这个常识的匡正,使我有以下的收获。

  第一是常识的恢复,不是甲骨文最早,然后才有了简有了帛有了纸上的文字。甲骨与竹简曾经是文字的同时代的载体,只是,甲骨文在殷墟出土时,因为甲骨经受了岁月的侵蚀而保留下来,所以,它成了3000年前文字的证物。

  第二个收获是,保留下来的不一定是当时最好的。比方说,阿房宫,最珍贵的绝不是瓦片和残砖。同样的,殷商文化中的文字作品,甲骨上面卜占的巫师刻下的只言片语,绝不是当时最上乘的文字杰作,还有“典”和“册”。可惜的是,今天我们只能见到甲骨上的这些只言片语。它们成了殷商时代文字作品的“传世之作”,并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的文字精品和文章杰作,而是它们有幸刻在骨头上而不是竹片上。

  载体对文字而言,不仅决定了它们未来是否传世,而且还会决定它们自身的形态变化。古文的简洁,当然与“竹简”这个载体分不开。现在一个通常的“工作报告”,恐怕要车载马驮的竹简才能完成。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候的诗人多。诗人背上几片竹简,便可赴各种研讨会,流觞吟咏,与人交流。载体变了,文体也会变,远的不说,就是这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近年已成汪洋之势,大概就因为“电脑”写作成了主要的写作方式。有作家说,写小说是在“码字”。不对,那是早些年小说家的技术手段,就像早年的建筑工是一砖一砖地砌墙。现在写长篇是在“输入”,甚至是语音输入了。话匣子的闸门一开,就尽兴地输入吧。输入者中水平高的,是灌注水泥浆。有思想的钢筋,有生活的砂石,有艺术的高标号水泥,虽是现代快速生产,最后还有实在的东西让人看。怕的是那些为数众多的注水式输入,最后,年产上千部长篇的当代文坛,不要说传之后世了,眼下就供大于求。

  说得远了。走过殷墟,千谢万谢1899年的王懿荣。他没有把甲骨当中药煨了,发现上面的文字,才保留下来一个远古的文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4月21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