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类语言走向何方(文化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4日06:3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们正处在语言史上的一个特殊时刻。进化了若干世纪的世界语言体系正面临迅速重组的转折点:我们将经历几十年飞速发展并且可能是没有固定走向的变化,此后迎来一个语言世界的新格局。2月2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就此进行了分析。

  变化中的全球语言“排行榜”

  全球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是引起语言变换的原因之一。20世纪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且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国家。这一趋势几十年延续下去,就能导致全球语言“排行榜”发生变化,因为该排行榜是根据母语人数排定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世纪中期到2050年,讲汉语的人口(无论只算普通话还是加上各地方言)将一直高居“排行榜”榜首;而伴随着讲阿拉伯语人数的上升,阿拉伯语、印度语、英语和西班牙语将以大致相同的“市场份额”构成第二梯队;与此同时,第三梯队的孟加拉语、泰米尔语和马来语将呈快速扩张态势。

  当这些语言争相进入排行榜前列时,排行榜的底层却遭遇了破坏:世界现存约6000种语言的90%注定要在下个世纪消失。大部分语言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公众应该更多地关注这种消失,因为离奇有趣语言的消失有着更深的含意:这种语言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及它能提供的有关人类历史研究的线索都将离我们而去。200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一种语言及其文化意境消失就好比烧掉一种孤本文献。

  城市是加速语言融合和变化的地方。在迅速扩大的城市区域中,世界各地的人看同样的电影、收看卫星电视频道,每天通过电话和e-mail进行联系,使得直接发生语言和地理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松散。由此我们可以预见传统的地域方言将继续式微,我们只能目睹古老的田园语言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正统语言的终结

  很多趋势挑战了我们对于正统语言的观念,这一观念源于几个世纪以来语言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进程因为君主制国家出现、资本主义产生、新教改革以及传播标准统一文字的印刷术的发展等因素推动,直接导致了“现代语言”的产生。应该说,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曾受益于语法和词汇体系的发展。举例而言,英语的“国家语言工程”始于16世纪的文学作品,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诗人和剧作家致力于参照拉丁语和希腊语对英语缺陷进行修补;17世纪自然科学加入进来;18世纪字典和语法被创制;19世纪出现了社团事务、现代广告、国际外交等多种形式的交流。

  但是现在,这一进程正在被拆解,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地带。随着经济、文化和政治日趋国际化,一些“老的”国家语言正在失去其功能。包括瑞士语在内的很多欧洲小语种现在更像是本地方言,而不是科学、高等教育和欧洲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像英语这样的大语种也失去了守护语言“圣洁”的门神,因为以前,大众接触的作品一定先经过编辑的精心雕琢。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谁都可以印刷杂志和发表网络作品,公众对语言正确性的态度也已经改变,语言进入了“无标准”时代:书面语更加口语化;字典收录最新的俚语,因为它们频繁在报刊上出现;大量发送的e-mail和手机短信代表了新兴的非正式书面语。

  中文可能成“必修语”

  在新的世界语言格局中,英语确实将扮演重要角色。英语旋风从南到北席卷欧洲,瑞典、丹麦、荷兰等国近80%的人能说流畅的英语,英语学习在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都是大事。事实是,社会要求学生和职员都懂英语,说英语和使用电脑一样被视作基本技能。但是,英语的这种影响,只是将导致未来有更多人使用双语和多国语,而不是全盘取代其他语言。

  一部分亚洲地区的雇主就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未来10年里,新的“必修语言”可能会是中国普通话。英语和其他大语种的超国界流行改变了“一国一语”的传统观念。未来将有更多的人会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并能在不同场合进行切换。

  未来人会理解我们吗

  20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向美国记号语言学专家托马斯·希比亚克征求建议,应该如何向后1万年的后代提示埋藏放射性核废料的地点。希比亚克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安全的手段能将这一信息传达到300代以后,他的建议是,在该地点设立接替系统,在信息变得无效之前予以更新。他强调任何用英语写就的信息都只能以3代,也就是100年为目标。这看起来有点过于谨慎了:设若将22世纪的文章呈给现今的语言学家,他们不大可能会从中发现根本性的语言变化。不过我们很有可能不明白其中很多意思。

  摘自《科学时报》张庆华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4月24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