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区域经济看湛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02:50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吴齐强

  春暖花开,喜讯连连,最近在粤桂,粤湘经贸合作项目集体签约仪式上,湛江市经贸分团共签约项目10个,合同金额近50亿元。此外,4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还将率团到湛江考察,这是自CEPA实施以来,香港特区政府首次派出大型企业代表考察团到广东考察,而考察的首站便是湛江。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步步深入,湛江正成为不可忽略的新“亮点”。

  区位优势彰显 机遇再临湛江

  湛江是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亚经济圈、西南和华南经济协作区、大西南开发、北部湾经济区、西南出海大通道,直至“泛珠三角”经济区,这些热门的区域经济概念几乎都与湛江有关。

  目前,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在湛江建立的办事机构和投资兴办的经济实体已逾100家,云、贵、川、渝四省市每年经湛江港进出口的物资分别占各省市物资进出口总额的近50%,其中贵州省达到70%以上。近年来,湛江先后与成都、昆明、贵阳等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分别在湛江、成都、贵阳、昆明举办了高规格的区域性大型经贸洽谈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金额达200多亿元。

  随着CEPA的实施,粤港澳大桥的兴建,粤港经济的融合,珠三角将加快向西部发展。借助“淋下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广东省内,地处粤西的湛江可以主动承接珠三角东部的产业转移,加快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广东的协调发展,并将珠三角的影响力延伸至西南地区。

  图强催生新思路 思变创造好环境

  湛江人民群众图强思变的呼声,催生了新的发展思路,唤起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热情。当前,人心思定,人心思上,人心思发展已成为湛江的主旋律。

  过去湛江落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的软环境差。针对存在问题,湛江痛下决心大力整治制约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软环境。一整机关作风,38个政府部门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二整交通治安秩序,取消了150多项审批事项,形成了文明执勤、公正执法的良好作风;三整“脏、乱、差”、“城中村”,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等活动,同时突出抓好城市乡村生态建设,形成了“人人是环境”的共识,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投资环境,先后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等称号,大大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

  市委书记邓维龙说:整治软环境出亮点,改进机关作风见成效。过去要一两个月才能办到的事情,现在只用10多天就可以办成。最近,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仅用15天就为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办完坡头机场5.7万平方米土地过户变更手续,受到企业的好评。全市247个生态文明村、40个特色文化村建设有声有色,方兴未艾。

  变化始于港口 希望系于港口

  湛江市长徐少华把港口经济当作“牛鼻子”,他说,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时的重要指示,关键在于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和“以港兴市”战略,通过着力构建港海陆联动、市内外互动的出海大通道,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仓储、海洋运输业,全面推动经济更深更广的发展。

  目前,湛江已建成30万吨油码头和15万吨级航道,正在抓紧建设30万吨级航道、20万吨铁矿石码头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着手引进一批重点仓储项目,建设港区大型储备中转库等配套设施等,使湛江港成为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石油、矿砂、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集散地。随着洛湛铁路、渝湛高速、黎湛复线、广湛高速等的即将兴建和贯通,进一步增加了西南和华南地区大宗货物进出湛江港的中转量,湛江港的吞吐量可望在5年内翻一番,由目前的3500万吨跃升至7000万吨,2010年达到1亿吨。

  此外,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在内的一批大型企业看好湛江发展前景,纷纷在基地投资置业。还有一批利用港口大进大出的大型合作项目也正在洽谈中。湛江临港工业基地正在逐步成为湛江工业的重要支撑,成为牵动湛江经济进入快车道的龙头。

  牵住港口这个“牛鼻子”,使湛江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去年该市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攀升,其中外贸出口增长72.6%,增幅高出全国40个百分点、居广东省第1位。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重临湛江,看到了湛江的变化,感觉到湛江发展的春潮涌动,认为湛江大有希望。

  《华南新闻》 (2004年04月26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