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信用评级业欲入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03:0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记者 王振/文 李文波/图

  日前,中华资信评估联席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行。

  来自国内20多家信用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就我国信用评级业目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记者从日前在郑州召开的中华资信评估联席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悉,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起步,年底前将在部分省市进行试运行,明年有望实现全国联网。

  此前有报道说,央行去年在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的一份文件中透露,两年内将逐步完成个人征信系统的第一步———个人信贷征信系统的建设。

  个人信贷登记系统,是指记载个人与银行发生的信贷关系的系统,包括个人的银行账户、借贷情况、抵押情况、担保情况等信用信息。

  事实上,在个人信用体系缺失的条件下,各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业务时,都有一套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的标准。

  目前,我省已有多家银行发行了具有一定额度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只有那些信用较好的人才能申请到信用卡。如果申请人透支后拒不还钱,由此造成的坏账将使银行蒙受损失,因此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之前都会根据客户资料对其进行信用评级,达到一定级别才会发卡。

  此前,农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在个人汽车消费方面曾推出信用贷款政策:客户可凭自己的信用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据介绍,其信用贷款锁定的人群是党政机关干部、教育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金融、邮政、通信、电力部门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银行对上述客户首先进行个人信用的评分,只有达到一定评分级别者才有可能获得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

  各家银行对个人信用评级的标准和方式并不一样。比如在文化程度方面,有的银行分得比较细,按学历分5个层次并逐层打分,而有的银行只简单地分为本科以上、本科和本科以下3个标准。有的还把客户是否在该行存取款、借还款情况、是否持有信用卡及其还款消费记录以及诚信印象等都列入了评分标准。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银行卡收年费的问题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许多持卡用户担心因拒缴年费而在银行留下不良信用记录,有的居民担心逾期还贷、拖欠电话费等会降低个人的信用等级。可见,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自己的信用问题。

  与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刚起步相比,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要早一些,央行去年已实现了企业信贷登记系统的全国联网。不过,作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重要一环的信用评级业虽已有了10多年的历史,却至今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及时出台,目前国内评级市场的现状是机构小而杂、多而乱、市场规模小。据介绍,某家信用评级公司在3年时间内只做了4笔业务。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省会城市已有60多家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的资信评估公司。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对信用评级实行强制性要求的仅限于发行债券的企业等,而这些业务又被少数全国性的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垄断,一些省级信用评级机构的生存环境很差。

  河南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申铁铸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对招投标企业、贷款企业、业务合作企业和经销代理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由于省大型项目办公室要求参加招投标的企业必须有信用等级证书,客观上为该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市场。如果要开展其他评级业务,则有赖于其他单位的需求。

  据介绍,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分为主动评级和被动评级。主动评级一般是信用评级机构主动为某些企业进行评级,一般不收取费用。被动评级则是指评级机构为有需求的企业进行评级,需要收取一定费用。

  在此次会议上,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一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快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比如可对越来越多的行业作出信用评级的强制性要求。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对企业信用评级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信用评级市场才会越做越大。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终于提上日程。

  尽管国内信用评级业尚未形成气候,一些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却已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垂涎已久。在此次会议上,国内20多家信用评级机构负责人研讨了国内信用评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等。

  4月15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召开“2004年中国银行业展望及评级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获得AAA的最高评级。这是国内评级机构首次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主动评级并发布评级结果,有媒体称,此举意味着中国评级机构要与标准普尔、穆迪等国际巨头争夺话语权。

  此时,许多人还对“老外”对国内银行的评级结果记忆犹新:去年11月,标准普尔发布了一份评级报告,中国13家主要银行的得分普遍不高,国内银行界人士对此反应激烈。中华资信评估联席会副会长萧维表示:“这是国内评估业的耻辱。”

  为何中外评级公司得出的结果会如此悬殊?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外评级公司坚持的是国际标准,而国内评级公司则可以更多地考虑本国特殊情况并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正。两种评级标准的分歧在于,国外评级公司往往认为任何国家的情况都相差无几,而国内评级公司则认为本国的特殊情况不容忽视。

  有关人士指出,国内评级机构的成长是一件好事,但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要学会以国际的标准和视角来考量自己的评级对象,将其置于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此外,国内评级机构的评级意见能否真正地获得市场认同,还将受到来自市场本身的挑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