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骆驼精神”励后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07:49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蒙志军 李光华

  须发斑白的老人来了,活力四射的少年来了……4月25日上午10时30分,当新落成的汨罗市任弼时同志纪念馆敞开他热情的怀抱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风范。

  布展八易其稿

  朴素的衣着,陈旧的拐杖;坚定的步伐,炯炯有神的目光……一座反映任弼时同志延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调研的雕塑,是纪念馆序厅最大的亮点。

  徜徉在纪念馆各个展厅,这样的亮点比比皆是。建筑风格洋溢着浓郁的质朴厚重的清代建筑特点,同时凝聚着美仑美奂的现代建筑艺术,典雅庄重,雄伟气派。纪念馆陈列的近200件珍贵文物和400多幅历史照片,再现了任弼时同志彪炳千秋的奋斗历程。尾厅采用圆形设计,打破传统手法,寓意丰富。

  记者在人群中找到汨罗市市长李国保。据他介绍,任弼时纪念馆是1998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兴建的。经过建设者4年艰辛努力,2002年底主体工程全面竣工,2003年4月布展完毕,对外预展。纪念馆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11360平方米,分为纪念区、展览区、休闲区和服务区4大区域。为了把纪念馆建设成全国文博界的精品工程,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八易其稿,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等现代化陈列布展手段,分6个专题展示了任弼时同志在建团、建党、建军、建国4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风范激励后人

  丰功伟绩留史册,骆驼精神励后人。

  一根半截皮带令许多参观者为之动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移,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的军事“围剿”的同时,还要克服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这半截皮带就是任弼时同志在食物缺乏的长征途中吃剩下的。来自湘阴县樟树镇14岁的小女孩李玲带着5岁的弟弟,趴在这个展柜前看了又看。她对记者说:没想到任爷爷他们长征的时候那么苦,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再不好好学习,真对不起任爷爷他们了。

  来自长沙市某单位的胡锐,被一幅油画吸引住了。这幅油画的名字叫“逝世的前三天”,反映的是1950年10月5日,也就是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的前三天,任弼时同志仍在抱病工作,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朝鲜战局的会议。胡锐感慨地说:任弼时同志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牺牲、不辞辛劳,被誉为“中国人民的骆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都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为群众做了些什么,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到底怎么样?

  展厅内真情涌动

  展厅内人头攒动,真情也在涌动。

  记者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张纸,正在到处找笔,便把自己多带的一支笔送给了她。老人连声说:“可帮忙了。”老人叫罗云英,70多岁,听说任弼时同志纪念馆星期天正式开馆,不顾年老多病,星期六就在女儿的陪伴下从岳阳县赶来了。但来后却发现忘带了笔和纸,她把女儿好一通埋怨。正好看到一个小学生在抄录,罗奶奶就上前向她借。那个小学生从自己的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给罗奶奶,但舍不得把笔借给老奶奶,因为他自己也在不停地抄录着任爷爷的有关事迹。

  老人说,她小时候曾流浪要过饭;到了解放后,才能够吃饱肚子,还参加了村里的剧团。“是任弼时这些革命先烈为我们带来了好生活,我今天来一是看看他,二是要把他的事迹抄下来,回去讲给我的小外孙听。”老人的眼窝有些湿润,身子早已伏到了展柜上。

  时近中午12时,参观的群众越来越多,然而展厅里却没有一丝嘈杂,只有崇敬和真情在流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