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傅抱石之女傅益瑶在京办画展总结旅日艺术生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07: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电 题:访傅抱石之女、旅日水墨画家傅益瑶

  中新社记者 曾嘉

  旅日著名女画家傅益瑶的个人画展正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在离开中国二十五年后,这位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首次回国举办了展览。

  “在祖国的首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这是我做学生的最好机会。在这里,我可以得到最难得的教诲和指导。”日前,傅益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这既是对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她旅日二十五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和见证。

  “画画使我敢于面对人生”

  出生在画家家庭的傅益瑶,在别人看来做画家似乎顺理成章。但她却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父亲的过世和文化大革命,她恐怕一生都会浸淫在戏剧和电影里。

  对文学产生的兴趣使傅益瑶进入南京师范学院学习古典文学。她回忆说,大学期间正值父亲过世和“文革”开始,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苏北最贫困的乡下做教师,开始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在乡村小屋孤独的油灯下,我拿出偷偷带在身边的父亲画作的印刷品,呆呆地面对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父亲那睿智儒雅的笑容总会从画里浮现。”傅益瑶说,从那时她开始对父亲的画越来越理解了,开始在毛边纸上临摹起父亲的画。

  “我就是这样开始画画的,是画画使我敢于面对人生,向前迈进。”

  走出自己的路

  傅益瑶在乡村中学教了几年书,然后到博物馆去学习书画鉴定,再到国画院从事专业绘画。“文革”结束后,傅益瑶的母亲向中央写了封信,希望能让女儿到日本留学。一九七九年,经邓小平的批准,她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选派到日本学习艺术的留学生。

  傅益瑶进入了父亲当年留学的日本武藏野大学,先后师从多名日本知名画家。她说,在日本我越学日本画,心里却越发喜欢中国画,做水墨画家的信念越发强烈了。

  去到日本后,那千奇百怪、琳琅满目的艺术现象给傅益瑶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经过了近十年的彷徨和不断反省,她终于回到了父亲的教训之下,“富胸中之丘壑,娴古人之技法”。

  傅益瑶彻底放弃了对父亲的摹仿,开创自己的道路。“自小父亲最严厉管束我的就是古典文学和历史知识的学习,而这在当时帮助我大大地扩大了我的创作领域,使我近十年来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创作分野,这就是障壁画、民间祭和诗意。”

  游走中日文化间

  在这次傅益瑶的个展上,展厅中央的《佛教东渐图》、《比壑山延历寺图》、《天台山国清寺图》这三幅大画被视作是傅益瑶最重要的代表作。正是这些为日本寺院创作的构图气魄宏大、技法却极为细腻的障壁画让傅益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傅益瑶说,日本特有的障壁画是水墨画最能发挥威力的阵地。在那些障壁画中她深深感受到中国水墨画文化是如何浸透着日本的历史,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历程中又是如何地辉煌过。

  《佛教东渐图》是巨制障壁画的代表作,专门陈列于日本佛教寺院中。傅益瑶说这幅障壁画是为放在日本佛教圣地(睿加又)山延历寺的国宝殿而创作的。这个寺院有着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日本佛教所有的宗派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它需要一幅佛教史诗般的壁画——佛教东渐图。

  “我为它构思了四年,日夜执笔画了整整一年。二千六百年的佛教东传像长江一样有滚滚的主流,又有无数的细流,是水墨画的以白代黑的特别手法才让我自由地将人、地、时、空穿插起来,云气显隐,将人们的视线从可见的画面带到不可见的画面,从而获得一个大的世界。”她说。

  傅益瑶回忆说,在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她脑海里零碎的部分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她始终努力用心神去凝视它,不论笔落在哪一个细小的部位,脑海里存留着大画面。只有这样,她才可能做到不改动一处,顺利地将它完成。

  “这种精神的凝聚使我感到振奋和勇气,有时连画十几个小时,竟不知疲倦。”傅益瑶说,她从小就没有耐性,父母为她连五分钟都坐不住而头痛极了。现在她的家人都奇怪这一变化。

  “我想,这是画在管教我,改变了我的性格,培养了我的意志。”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