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动力(连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1日07:4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大斌著

  十、有胆有识的正确抉择(上)

  民营经济能够在台州有如此的发展,展现强大的生命力,这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路线实践的成果;同时,也是台州市委(前期为台州地委)和政府(前期为台州地区行署)正确领导、积极扶持的结果。台州坚决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冒着风险,顶住压力作出的正确抉择。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刚刚起步时,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只是“允许存在”,其作用只能是公有经济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台州就作出民营经济为发展主力的抉择,是要有一定胆识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非公有经济的政策有一个不断放宽的过程,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经济不断受到批判冲击,在某些时候,形势相当严峻,压力巨大。台州从始至终坚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真是难能可贵!

  笔者对台州20几年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深深感到,台州依靠人民力量,发展民营经济这项抉择的重要,也曾试图解开台州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这个“谜”。经过一段深入的观察和思索,有两点在我的认识中逐渐明确起来:一是台州的领导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方针,始终坚持了实践第一、发展第一的观点,从当地实际出发,寻找、确定台州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二是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台州人民在实践中的创造。有了这两条,就能使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个判断是非的起码标准,才可能顶住各种压力,坚持正确的东西。

  台州人民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的创造力,最初是在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台州人民对旧体制的第一次突破,是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的突破。全国农村绝大多数地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最迟也在1980年前后就完成了体制改革。拖着不改,坚持集体的只有一些自认为是比较富裕、发达的地方。当时的浙江省就是一个。台州属浙江这个“发达省份”,但这里的农村绝大多数社队却是贫困落后的。当时的台州,全地区年产粮食只有20来亿斤,除去种子、饲料,农民平均每年只有300来斤带壳的原粮,年年完不成征购任务,社员、居民的口粮不足,还要到东北调玉米、高粱。曾长期担任台州地委农工部副部长的离休老干部邢传欣,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当时的台州是个农业区,年年全力抓粮食,结果却是年年缺粮。开始地委领导的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1980年前后,仙居、天台等县的农民、农村干部跑到安徽凤阳看了一看,回来就偷偷干了起来。凡是搞了联产承包的地方,社员很快就吃上饱饭。这时,地委领导也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压农民了,就让地委农工部出来支持下面搞承包。

  邢传欣说,1981年8月1日,我们在地委领导下召开了全区地、县、区三级干部会。会前,我们准备了三份文件,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承包办法:一是实行专业承包;二是工副业统一经营,农业包到劳动力;三是全面包产到户。会上我们讲,三种办法,由农民讨论,自己做出选择,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搞不搞包产到户,真像一场“全民公决”。三级干部会后,全地区农村沸腾起来,社社队队开大会,每个生产队都开会,半个月之后,我们搞了一个统计,全地区选择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达到91%!又过了两天,我才上省里报告。听汇报的人大吃一惊,说,你们台州这一下可真是要争全省第一了!就这样,台州先斩后奏,全地区在全省比较早地完成了农村体制改革。

  邢传欣说,一实行包产到户,农村马上就出现了大变化。

  一、粮食大增产,粮食总产从1978年的22亿斤上升到36.4亿斤!增产幅度达到65%!全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800斤以上!多年来解决不了的口粮问题,包产到户一年间基本解决!

  二、生产、经营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生事物,最突出的是“两户一体”。所谓两户即专业户和重点户。这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一部分农户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农田种植业,专门从事家禽、家畜、水产养殖,果树种植,或商品运销等商品生产和经营。这些脱离土地从事专业商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被称为“专业户”,而那些还要兼营土地不能做到完全的专业商品生产的农户,就称为“重点户”。而所谓“一体”,就是各种专业户为了发展商品生产,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生产或工贸、农贸等联合体。1982年底,台州全区各县出现了各类专业户、重点户6万户,同时,全区出现各种联合体1.2万多个。

  “两户一体”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萌发出的农村商品经济的萌芽。包产到户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就为兴办工业准备了庞大的经营、劳动大军,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商品生产、经营者。台州就是在这基础上,开始实行农村工业化建设的。“两户一体”中许多经营者,后来都成为兴办民营企业的骨干,他们中不少人如今已是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

  (待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5月01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