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听林老板的心里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裕国

  四川遂宁市的“老外贸”林辉绪近来特别忙,忙征地、忙项目、忙手续,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虽然忙,但他很兴奋:“国家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让个人能和法人一样获得外贸经营权,国家真是太理解我们了!”

  林老板是土生土长的遂宁人,过去是个正规医院的医生。1992年,他看中当地丰富的生猪资源,开始搞外贸,从事猪肠衣、肝素钠加工出口。可个人(自然人)不能作为外贸经营主体,于是只好挂靠四川、重庆、上海的一些外贸公司。他说从踏上这条路那天起,自己没有合法身份,一切都得依附别人,权益没保障,待遇不公平,装在肚子里的苦水,真是三天三夜也倒不完。

  “一苦”价格低廉。肠衣和肝素钠加工技术复杂,市场要求高,我们白手起家,苦苦探索,好不容易摸索出了加工经验,然而得到的回报甚微。原因是,价格不由我们说了算,也不由市场说了算,而是作为中间机构的外贸公司说了算。产品辛辛苦苦做出来,他们到厂里来提货,咬定一个价,转手就赚60%以上,我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二苦”销量不稳。我们不能直接面对市场,需求情况不清,每年能销多少自己心里没底,人家来拉多少算多少。有一年夏天,做好的肠衣放在那儿都发绿、发臭了,拉货的车子也没来。如果我们能直接面对市场,就可以多几条销售渠道,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减少些损失。

  “三苦”规模上不去。我们搞个体外贸都靠滚雪球发展,发展慢。川东地区盛产生猪,猪的品质好,无污染,符合国际标准,做出的肠衣透明度高,拉力强,在欧洲市场很走俏。但出口的门槛太高,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我们厂发展了12年,直到今天员工才200来人,每个月只能生产肠衣5万把左右,产值过不了千万元,生产方式基本还是小作坊式。有时站在世界地图前想一想:大海那边就是市场,就有钱赚,而我们又不能如愿以偿,真急啊!

  现在好了,听说《对外贸易法》今年7月1日就要实施了,对内可以放开手脚干,对外可以直接对接国际市场,参与公平交易。政府给了我们机遇,我们还得自己能拿得出一流产品,产量也要上得去。搞对外贸易小打小闹不行。所以近来忙得团团转。

  谈起将来,林辉绪说,目前国内自然人如何获得对外贸易经营权,还只是一个笼统的原则性规定,有关部门还须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个人从事外贸经营有不少程序,比较繁琐。他希望有关部门能简化外贸经营的办事程序,尽可能为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打通“快车道”,“让我们尽快起步,同时利益又能得到保护。”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10日 第十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