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出黔入赣忙种田——探访新余姚圩镇少数民族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07:09 大江网-江西日报

  他们因为故乡缺少耕地而走出贵州,来到新余一个边远的小山村。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村民纷纷围上前来,抢着和我们搭话。村民小组长王正刚告诉记者,红山村目前总共住着14户人家,70多人,都是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分别来自贵州省苗族、彝族等5个少数民族。

  “就是冲着江西有田种,我们才背井离乡的!”1998年王正刚在外打工时,他得知千里之外的江西有田种,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村人。在王正刚的率领下,村民们毅然决然地卷起铺盖,扶老携幼,来到了江西,后辗转来到了新余姚圩镇红山村。

  红山村是凌溪村委的一个小山庄,随着外出打工浪潮的兴起,这个村的村民陆续到深圳等地打工经商,只留下3名老人和170多亩的“抛荒田”,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为了让少数民族的农民承包农田种粮,村党支部书记邓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动员村民腾出空房租给少数民族群众,使他们能够有个安定的住所,从此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刚到红山村,他们就把170多亩的抛荒田一“抢”而空,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水稻、棉花,还种玉米、西瓜等经济作物。由于少数民族群众能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种出来的水稻一年比一年好,有的种出的水稻产量超过当地人。彝族村民王道华种了30亩水田,年收入达1万多元,他说,这比在贵州时种10年地的收入还高。如今,这些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不足200元,达到现在的1100多元,他们慢慢地摆脱困境,开始走向富裕,有的家庭买起了彩电和摩托车。村民们说,我们要继续努力,赶上本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当地的干部和百姓没有把少数民族群众当外人。第一个备耕时节,邓毅以个人的名义担保,为买不起农用物资的少数民族群众赊账买了近2万元的种子、化肥送过去;为解决饮水难问题,村里筹资600多元为少数民族群众挖了新井;照明线路老化,村里无偿更新电线;信息不通,村里又与电信部门联系,架设专线安装了3部电话。村民们高兴地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户群众在对联上写道:思昔日才知今日甜,愿今年更比去年强。

  让少数民族群众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许多。每到逢年过节,当地各级政府和部门都会上门慰问,给他们发放慰问金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今年姚圩镇投资4万元帮助他们专修一条水泥公路,投资2万多元兴修水利。平时他们有什么困难找到村委,马上可以得到解决和答复。在这里他们享受着和本地群众同等的待遇,子女上学无需多交一分钱,镇里将惟一的“希望工程”助学指标给了仡佬族女孩王丽珍;村民小组长王正刚还被推选为渝水区政协委员,参与全区的民主协商事务。

  “种田选择江西,我们当初的决策太对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喜悦心情溢于言表。王正刚告诉记者,现在中央和省委都那么重视种田人,还有当地的各级党组织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一定要惜土如金,种好粮,多打粮,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

  (李剑峰 本报记者徐国平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