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萨克斯坦“陕西村”纪事:农民的城市生活(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08:42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陕西村”村民的休闲生活
  刚进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人民委员会东干协会办公室里,记者碰到了一位充满政府官员气质的中年妇女。安胡塞介绍,她叫玛丽娅,是人民委员会东干协会办公室主任,同时是东干协会阿拉木图分会的主席。记者看到,安胡塞分派任务时,玛丽娅尊敬地接受。记者想,玛丽娅是大城市人,而安胡塞是位于边疆农村、只有几千人的小农庄主席,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个村长,安胡塞却当上了全国东干协会主席。

  行在公园住在宾馆

  来到安胡塞居住的江布尔州克尔达伊县新渠乡,记者看到,这里柏油路宽阔,村寨树木成林,繁花似锦,巷道整洁,好似公园。

  村民房屋多涂为清爽的天蓝色,不见尘土,临街窗口一瓶瓶鲜花展示主人美好的心境和对路人的友善。他们的住宅十分宽敞,每家都有一个5亩左右的院落,前面是房屋,后面是菜园或果园。房屋分卧室和客厅、客房。室内,特别是客厅,脚下是地毯、墙上是挂毯,犹如进到高档宾馆。

  房间里可供休息的地方特别多,卧室不用说,灶房里有供人冬季吃饭的暖炕,院子里有春秋季节使用的两面无墙敞开的板炕,后院还有夏季使用的上有顶、四面无墙的凉炕。炕上铺的都有毯子,坐人时再铺上褥子。

  记者感到,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苏联电影上看到的一样。

  家电齐全轿车普及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在“陕西村”的家庭里一应俱全,家庭用的缝纫机也成了电动的。

  马三成乡白社宝说,农民家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有电视机了,上世纪60年代有了电话,上世纪70年代该有的家电就都有了。汽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现在已普及。

  记者看到,每当谁家娶亲嫁女,门口就停满了小车,五六十辆是常事。这些车可不是为了接新娘特意开来的,而是亲友们为赶路不得已开来的“私家车”,因为他们总担心车开来了没有地方停。当然,他们会从中挑选一辆高档车接新娘。

  什么地方有群众性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公众活动,周围也被车辆占满。

  最有趣的是,在家门口用手机给家里的固定电话打电话,打的是国际长途。因为,在新渠乡一带,尽管固定电话是哈萨克斯坦的,但手机只能收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移动通信信号。幸亏两国间的国际长途电话费不是太高。由于这种原因,他们往往是手机给手机打电话,固定电话给固定电话打电话。只是记者虽然办了国际漫游,到了这里却没有了信号。据说,其他中国人的手机到此也打不出电话。

  文体活动频繁

  不要看他们是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十分频繁。

  无论是私人还是单位,有了喜庆的事情,人们就会唱歌跳舞,文艺汇演也多。一些文艺爱好者,经常在一起自娱自乐。

  这里体育活动也多,有乒乓球、排球、篮球、拳击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东干人特别喜欢足球,连女孩子也踢。新渠一个乡有5个足球场。他们经常进行比赛。4月25日,楚河两岸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6支球队,聚集在一起进行足球比赛。3年来,他们每年这一天都要进行比赛,目的是纪念为东干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久麻什。久麻什1988年开始担任新渠乡政府体育干事,苏联解体后,他虽然离开了乡政府,但义务干体育干事的事。他经常放下自家地里的活,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训练,而且每年出面组织楚河两岸的东干人进行三四次体育比赛。2001年4月25日,他因患癌症病故。东干人每年在他的忌日进行足球比赛时,请他的儿子开球踢第一脚。当日比赛后,冠军吉尔吉斯斯坦坎布隆队将奖品毛毯送给了久麻什的儿子。

  5月1日,哈、吉两国又有8支足球队进行了比赛。

  5月3日,“陕西村”少年,在一次全国散打比赛中,仅金牌就获得5枚。

  饮食丰富讲究休闲

  就“陕西村”里的人来说,收入和城市人差不多,除了穿的没有城市人讲究,吃的比城市人还好。

  东干人家家肉不断。用他们的话说,没有肉就不会做饭了。就是做个韭菜炖个土豆,里面也少不了肉。手抓羊肉是常事。据悉,新渠乡共1.28万人,鲜肉市场每天销售牛肉约3000公斤。这还不算一些人娶媳妇等在自己家里杀的牛。像周末等节假日,人们办事要杀的牛,每天也有10头。

  当他们得知记者不能吃肉,为难地说:“我们咋请你呀?”

  家家都会做糕点,糖果随时都有,还经常炸油饼等食品。饮食非常丰富,顿顿换花样。

  5月2日,几位东干朋友请记者到附近的营盘峡玩耍。记者以为,他们只是为了让记者拍照片。

  到了峡里,发现许多农民一家一家开车到这里休闲。有的还是头天晚上来的。他们在这里烤肉,做手抓饭,围坐在树阴下的地毯上,听着旁边河流的水声,惬意地聊天。

  他们告诉记者,有的人家,每年来一次,有的每个月来一次。

  大学生种地不稀罕

  由于生活水平高,这里的学生高考升学率也很高,30%的青年都上过大学。大学毕业后有一半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对此人们司空见惯,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正常的。

  44岁的马来来,黑红的脸膛,从外表看,一个地道的关中农民,但他是1982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不仅会种地,而且是务农高手。

  大学生上大学期间回家歇假,都要像普通农民一样下地劳动,就是面临考试,也不能“脱产”,要学习就回学校去。所以,他们毕业后,没有谁种不了地。在“陕西村”记者还没有发现种不了地的“书呆子”。

  农民不自卑

  记者在“陕西村”看到,这里的农民尽管因为从事农业生产,脸被晒黑,但熟人每次见面都要亲切握手,久别重逢或有人出远门还要拥抱,相互间说话声音轻柔,驾驶车辆不抢道,特别是从支路上主干道,先要在路口停下观察一番,没有因为是庄稼汉就不讲究言行礼貌的现象。如果谁不孝敬老人或有不规矩的言行,将受到村民的唾弃。最让记者奇怪的是,没有见长辈动粗的现象,小孩们都十分懂礼貌。

  记者心中的疑问终于解开,这里的农村人和城市人过着一样的生活,有同样的文化素养,当然就没有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的现象。

  曾参加中国东西部投资与合作贸易洽谈会的哈萨克斯坦政府代表团团长普里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在高度赞扬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指出陕西农村与城市差别较大。哈萨克斯坦把2003年至2005年确定为农业发展年,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交通、通讯设施。

  文/图本报特派哈萨克斯坦记者金石发自江布尔州
米哈克展示哈总统给他的亲笔签名的慰问信
  5月9日,是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对于前苏联国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尽管今年是59周年,“陕西村”仍提前多日就开始举行各种纪念活动。6日,克尔达伊县16号学校将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米哈克等4位老人请到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记者当天专访了米哈克。

  青年一律上前线

  1941年,德国法西斯把战火烧到苏联,苏联动员全国人民抵抗,凡是年满18岁的青年,按照年龄大小,一批一批地招进部队参战。1942年1月,20岁的米哈克被招进部队。米哈克父母膝下只有一儿一女,他离开时,父母落下了眼泪。

  战争是残酷的,上了前线,可能就是永别。人们的思想觉悟高低不等,不是所有人都愿为国捐躯。米哈克在塔吉克斯坦就曾看到,一些战士的亲人抱住将要启动的火车轮,不让启动。

  在这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兵源,前苏联制定了强硬的措施,不能躲避兵役,否则将被押往前线作战或军法处治。对于前线的逃兵,则一律枪毙。在前线,米哈克看到,有3个逃兵,被抓回来,让他们自己挖坑,然后宣布对他们的判决,就地枪决,埋进坑里,其他士兵从上面走过。

  米哈克说,战场上最恨的是逃兵。士兵逃跑了,就意味着失败;你逃跑了,就等于葬送战友。

  上了战场什么都不怕

  米哈克说,入伍前对战争确实恐惧,但真的到了战场,整天面对死人,反倒不怕了。他入伍后,没有被仓促派往前线,而是先到阿拉木图呆了2个月,进行体检和体能训练。

  米哈克曾上过5年学,相对文化水平较高,通过体检后,首长曾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留在阿拉木图上军事学校,上3个月,就可以当指挥官。米哈克考虑到,当了军官,服役时间就要长,他想打走德国法西斯后就回家种田,因此没有上军事学校。他随部队到了塔吉克斯坦,学习各种枪炮射击、挖掩体、发电报、使用望远镜等。1943年1月,才开往前线,到了斯大林格勒。

  这时,米哈克第一次见到了战场。苏德双方的炮火,你来我往,晚上子弹带着红光,在夜空中飞窜。

  米哈克所在的部队为炮兵部队。一天,他和一个俄罗斯士兵,跟着一个军官,趁夜色,骑马潜入德军阵地,进行观察,将德军的兵力分布、大炮位置等都标记在图上,第二天,苏军按照所画图,万炮齐发,炮弹准确地落在德军阵地,打得德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多亏弯腰仅伤了背

  在斯大林格勒赶跑了德军后,米哈克所在的部队被调往距列宁格勒200公里处。

  一天他们躲在一个距德军很近的树木掩体里,结果被敌人发现。德军用炮猛轰,土将掩体掩埋,德军以为苏军战士已被打死,才停止了炮轰。天黑后,班长问大家:“都好着吧?”大家回答没事,班长让大家慢慢爬出掩体。

  第二天,米哈克和战友修复掩体,又被德军盯上偷袭。米哈克正弯腰砍树枝,子弹从他背上穿了一个约20厘米的洞,幸亏他没有直起腰,否则身体就会被子弹打穿。

  米哈克被送到列宁格勒养伤,3个月痊愈后,他被派到指挥部担任警卫。这时德军开始节节败退,一天逃回200公里。德军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逃跑时在公路上埋下地雷,一天,米哈克亲眼看到自己的16个战友,因踩上地雷而牺牲。

  米哈克所在部队追到拉脱维亚时,战争结束。

  晚年受到各方尊敬

  战后,米哈克没有立即退役,留在列宁格勒一部队汽车配件仓库工作了一年。1946年,他终于回到了家乡。当年同他一起从新渠乡入伍的有大约100人,但最后回来的只有40多人。

  米哈克在家乡又开始务农,担任过生产小组组长,生养了7个子女。他现已退休,政府每年给他约合人民币700元生活费。每年到了5月9日,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都来慰问,送礼品,请他做报告。如今新渠乡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在世的只有4人,而且只有米哈克耳聪目明、身体健康,他自然成了新渠乡二战老兵的对外联络“部长”。哪个单位找他们有事,就和他商量。米哈克对汉字很感兴趣,还跟人学过。记者采访他时,他让记者给他写汉字。他说汉字太难读了,一个字一个读音,没有规律,不像其他语言,只学二三十个字母,就能读出文章。

  文/图本报特派哈萨克斯坦记者金石发自江布尔州来源: 西安晚报 【编辑:何俊】相关报道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