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师眼中的少年姜文(节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15:10 中国新闻网

  姜文、吕丽萍、刘斌、丛珊、杨利山、岳红……这些领衔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的耀眼明星,二十年前曾经“师出同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八○班。为何踏上艺术的征途?又怎样从平凡走向成功?他们的大学班主任、表演艺术专家张仁里付诸毕生的爱和感悟著成《启程》一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版)。深情回望与这17名学生朝夕共处的4年时光。本版节选姜文部分。

  八○班学生

  1980年的初秋,一群年轻人脸上带着几分喜悦、几分惶恐,以及一丝稚气,迎着北京金秋的阳光,踏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他们是姜文、丛珊、吕丽萍、岳红、江澄、刘晓宁、刘斌、曹力、仇晓光、郝光、贾玉兰、高倩、王晓燕、余俊武、薛山、杨利山、李一哲17名学生。

  当年的姜文、丛珊还不足18岁。姜文瘦瘦的,貌不惊人,不像个“演员”,没有人们心目中的演员所具备的那股帅气。丛珊长得瘦小柔弱,完全是一个中学生的样子,娇生生地由父亲用自行车驮了行李,送到学校。记得当时我在学校大门口见到丛珊和她父亲丛兆桓先生时,还玩笑地说了一句:“怎么?还要父亲送着来上学?家在北京,自己不能来吗?”丛珊不好意思地低头一笑,她毕竟只有17岁呀。

  17名学生在大家的期待中入学了。大家总是希望每一届的新生都招收得十分理想,可是,1980年这一届表演系的学生,入学不几天就惹来了很多的议论:“这些人能当演员吗?”,“耗时几个月,全国设了六个考点(北京、重庆、成都、哈尔滨、南京、天津),怎么招了这么几个其貌不扬的学生。”

  这些议论不仅来自本系的老师,也有外系老师的看法。好在这些学生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交出了一份令老师们满意的答卷。这批学生中的不少人今天已经成为著名演员,创造过个性迥异的银、屏幕形象,并以其出色的演技赢得了诸多奖励和荣誉。

  姜文借《变色龙》脱颖而出

  姜文是我们在第二次北京补招时发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考生。初来报名的他从外表上看的确不怎么帅气,更谈不上英俊夺目。人瘦瘦的,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要大,谁也不会相信他当年还不到18岁呢。若按照表演专业一般的招生情况,恐怕姜文初试就难以过关,但是,他在考试时朗诵了一段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的片断,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我在以前的历次招生考试中,几乎没有遇到过敢念契诃夫小说片断的考生,原因大概不外乎是契诃夫的作品不容易搞得很明白,平平淡淡地没有什么情节、悬念支撑着,其中又有一种含蓄的、深邃的契诃夫独有的幽默感。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契诃夫作品的独到理解、没有内在的幽默气质,这种风格是很难把握准确的。因此,考生怕吃力不讨好,干脆不选这样的段子参加考试。

  然而,姜文却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在他的朗诵中,没有我们常听到的那种激昂慷慨,更没有那种不顾内容需要、拿捏得非常匠气的抑扬顿挫,而是平平常常、自自然然,透出一种淡淡的讥讽和嘲笑式的幽默,正符合契诃夫的味道。

  姜文在形体、声音方面的条件并不出众,所以有关的老师在不了解情况时,对他的录取表示质疑。好在我们招生组事先早有约定:如果几位老师对一个考生持不同意见,凡有一位老师认为应当留下该生,就先行留下,待考完再议。于是,姜文得到了二试和三试的机会。在三试中,全体老师共同考察了姜文各方面的才能,他的朗诵和表演所折射出的“自然天成”的幽默感,令大家心悦诚服。最后,姜文顺利地登录录取者名单。

  “自动售粮机”风波

  八○班入学不久,为了让这些刚刚起步的年轻人尽快学会把生活、技巧和创作相结合,打下“创造形象”的深刻烙印,我们“原创”了一种叫做“观察人物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比起传统的常规小品,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起初,同学们大多不知道应该观察什么,只懂得单纯的模仿。记得刘晓宁做的第一个“观察人物练习”是一位老大爷坐在胡同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抠衣服上的饭疙粑。吕丽萍模仿的是一个小女孩手拿一只小碗去油盐店里买黄酱,她从家门口跳跳蹦蹦地走过场,就像在跳猴皮筋似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大家观察人物的眼光有了专业性的深入。姜文曾模仿过一个摇煤球的人,头戴破草帽,扎着绑腿布,布鞋蒙着双破鞋罩。舞台上的道具只有一把铁锹、一个摇煤球用的竹筐。他将“和水”、“搅拌”、“切块”、“摇球”等一系列无实物动作过程做得十分到位和内行,“摇”了近一个小时,观众一直看得津津有味。

  真正令人惊喜的转折点还要算《粮店》,那时同学们已渐渐学会在“模仿”中展现人物的心理特征。郝光扮演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把一只铝锅像帽子似的戴在头上,一蹦一跳地出场。可能家长正在忙做饭,临时让孩子买几斤粮食应急。江澄扮演一个知识分子,手拿“编筐”,一边看着报一边上场,有点忙里偷闲的味道。曹力是一副普通干部模样,口袋里插着刚买的一份报纸,一脸悠然自得。

  售粮柜台前的服务员是姜文。他歪戴白帽,白大褂已经泛黄,黑布鞋上沾满了面粉。他和顾客有说有笑,有应有答,显得热情随和,交谈中还透着有点贫、有点油。余俊武扮演的另一个服务员倒是恪尽职守,但少言寡语,略显冷漠。柜台前没有顾客时,他就不声不响地埋头看杂志。岳红扮演的是一个四川来的军人家属,她直爽、热情,有些自来熟,也有些市井气。她经常到这儿来买粮食和面包,所以和服务员很熟,言语之间除了讨价还价,还相互调侃,一时间把小小的粮店搞得很是热闹。

  吕丽萍扮演的老太太十分干净利索,操持家务有条不紊。可自从粮店安装了自动售粮机之后,她就对买粮食有点发怵。这个机器先把顾客所需要的粮食按分量自动升到一个漏斗里,只要服务员一按开关,漏斗就打开,粮食便会从售粮机的出口处漏出来。

  老太太交了钱,紧张兮兮地走到自动售粮机前面,早早地把面口袋张开,等着服务员按开关。殊不知服务员被那位四川来的军人家属一打岔,把老太太这一档子事给忘了。老太太自己站在那儿,既不敢“轻举妄动”,又想去柜台那边看个究竟,左右为难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最后,老太太抱怨说:“我见这玩意儿(指自动售粮机)心里就扑腾,也不知道这面什么时候掉下来。”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侯叔叔

  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演员对人物的生活要想象到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在舞台上达到游刃有余。姜文在一次班会中曾经谈道:“我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父亲也是一名军人。所以我一闭眼就能想象出他们在家里是什么样,在医院里是什么样,在办公室、在领导面前、在下级面前是什么样。我甚至不用排练,就立即能把他演出来。”

  不久后,机会便来了。姜文和吕丽萍一起创作了一个练习《侯叔叔》,他在剧中扮演一个老兵,性格豪爽耿直,吕丽萍扮演的女大学生小萍的父亲与他是久未见面的老战友。由于侯某人平时不注意身体,得胃病住进了医院。这一天,他刚从医院里出来,想念故友,便直奔他家而来。可巧是休息日,老战友正好出去买菜,只有小萍在家。侯某人听说老战友的女儿已大学毕业,即将当大学老师,感慨万千,与她聊起了家常……

  这个练习从内容上讲比较简单,没有回肠荡气的冲突,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有特定的人物关系和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透出两个人物性格冲撞中的幽默和风趣。

  姜文在这个练习中把侯叔叔这个人物演活了。看到小萍在炒豆腐(他最爱吃炒豆腐,大概医院里的伙食不对胃口,开刀后又流食吃多了嘴馋),用勺子从热锅里捞起一块就吃,结果“心被豆腐烫了一下”,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小萍在旁边干着急,直埋怨:“侯叔叔,你急什么啊!”几笔就把这个生活在部队里的老兵性格描绘了出来。

  姜文能把侯叔叔这个人物演得惟妙惟肖,也有一半要归功于吕丽萍的创造。小萍论辈分应是侯某人的侄女,小时候她被大人灌醉,就是让这位侯叔叔抱到床上去的,因而侯叔叔与她调侃时口气里总带点倚老卖老的味道。小萍因为握着这位侯叔叔几次戒烟又几次偷着抽的“把柄”,就旁敲侧击地取笑他,又被侯叔叔不露锋芒地予以反击。

  在练习结尾,姜文和吕丽萍还做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创意。侯叔叔从窗口看到老战友买菜回来,连忙收起自己的东西躲进里屋,想来个“出其不意”,还一边问小萍:“还有什么东西在外面?”小萍把侯叔叔落在桌上的军帽戴在头上,回答说“没有啦”,便转身去门外迎接爸爸,高声喊:“爸爸,侯叔叔来了!”

  一个粗犷、率直,一个细腻、含蓄;一个爽快、热情,一个内向、隽永。这场戏创造得趣味浓郁,人物生动,在性格的对比中展示了它的戏剧性。

  何贵一家众生相

  那年冬天,《家庭大事》的全体演员利用周末休息日一起包饺子,吃了一顿团圆饭。雅兴何来呢?《家庭大事》描写的是一个工人家庭,戏中的人物几乎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学生们经过大量“人物练习”的磨合,已经建立起自然、有机而准确的人物关系。他们想,老少同堂的一家子,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尽管矛盾尖锐时连菜刀也举了起来,但他们一定也会有和睦相处的时候。正如契诃夫所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毕竟不是每分钟都在决斗、上吊或求爱,不是每时每刻都妙语横生。他们更多的是吃饭、喝酒、闲逛、说蠢话,这些应该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剧本应该写成这样:人们来来去去、吃饭、玩牌、谈论天气。这倒不是因为作者希望写成这样,而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就是这样生活的。”

  所以,学生们在把握住人物关系之后,一时兴起,把戏里的练习融入戏外的生活,大家热火朝天地包起了饺子。北京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面粉和各种厨具,其他同学负责买菜、肉和葱姜蒜等佐料,一口大锅就架在排演室生火取暖用的大火炉上,大家按照“家庭”中的长幼辈份和男女分工,各司其职。老爷子是不动手的,他和邻居──卖糖葫芦的老头儿──下着棋、聊着天,专等着喝酒吃饺子;当妈的忙里忙外,又要给老邻居倒水沏茶,又要尝尝饺子馅的咸淡是否得当;两个女儿和儿媳当然是擀面、和馅、包饺子的主力;儿子则义不容辞地在一旁通炉子、甘愿打杂当下手。这会儿,家中大多数人都比较反感的那个生意人(大女儿的恋人)来了,他见大家不愿理他,只好没话找话地跟大家搭讪,瞅个空儿就溜到大女儿的房间去了。

  除了包饺子以外,饰演老工人夫妇这对“一家之主”的姜文和吕丽萍还做了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事。他们俩觉得自己太年轻,担心演老年人功力不够,就穿上戏里的服装,戴着帽子,趁着黄昏时分在校门口的胡同里来回溜达。姜文觉得退休老工人应该穿翻毛皮鞋,正好又看到一位舞美工作队的老师傅有这么一双,于是磨破了嘴皮给换了回来。

  冬意正浓,加上天色将晚,他们穿得严严实实,凭着心中所理解的形象感觉、相互关系,以及一副老态龙钟的体态来“以假乱真”。他们自己说,胡同里来来往往的大多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如果连现实生活中都没人“识破”他们,则说明他们的创作是成功的,那么上台演出就更有信念感了。

  果然,擦肩而过的路人都把他们当作一对真正的老两口,正走在傍晚归家的途中。这令姜文和吕丽萍十分兴奋。“试戏”的故事也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演员的“入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自觉地以戏中人物自居、时时处处都有着磨合人物间关系的意识。

  真假于是之

  在二年级“观察人物练习”教学汇报演出之后,我和姜文在一次闲谈中聊到中国传统戏剧培养年轻学子的方法——过去是“师父带徒弟”,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也不无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于是姜文提出,是否可以把老演员们长期创作、精心打磨、已经为观众所认同的角色原封不动地学过来。既然戏曲培养演员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话剧教学中何不试一试呢?

  我觉得这个想法十分新颖、大胆,因而未加思考就表示的确可以一试。这本来是一次无心的闲谈,而故事恰恰就由此而生。随后不久,八○班开始排剧本片断了,我们选择的是梅阡改编的老舍名著《骆驼祥子》,姜文在剧中扮演“老马头”。有一天,负责该片断的老师对我说:“老张,你什么时候来我的课堂看看,姜文活脱脱地像一个‘于是之第二’。”

  姜文素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且,于是之是姜文在演艺界最敬佩的演员之一。我抽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到了他们的排演室。刚到门口,就听到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排演。只见姜文演的“老马头”,语言、声音、神态俨然是于是之的翻版。说实话,他的确模仿得很像,尽管还不能说已惟妙惟肖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我一看到姜文的模仿,就自然地联想到我们两人不久前的那次聊天。可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姜文已经把我们之间的那次谈话付诸实施了。我确实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不知该怎么办。倘若制止他,以什么理由呢?难道像于是之这样大师级的演员不应该学习模仿?如果通过模仿能领会大师的创造精髓,又有什么错误呢?但是,我总觉得这里有不对劲的地方。之所以不肯贸然打断排演,强制姜文停止模仿,是因为我自己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且正误难分,如果简单化地否定学生的做法,很难将是非曲直谈透、以演剧之理服人。直觉告诉我,模仿于是之来塑造老马头的形象是不正确的,尤其在语言、声音、姿态、表情上的模仿更有失妥当。因为学于是之学得越“像”,别的人物则越发显得不“像”。老马头“像”了于是之,观众就会期望二强子“像”童超,祥子“像”李翔,小顺子“像”林连昆,虎妞“像”李婉芬。

  一天晚饭后,我来到姜文的宿舍里找到他,跟他进行了一次交谈:“过去,梅兰芳演洛神演得出神入化,有的人就潜心模仿,尽管学得很像,却没有得到专家的首肯。专家认为,梅先生演的是洛神,你演的却是梅先生。同样,我们学于是之先生也不应采取这种方式,他演的是老马头,我们可不能演于是之呀。”片刻之后,姜文微微点了一下头就回到寝室里。第二天,负责《骆驼祥子》片断的老师告诉我:“老张,姜文现在不学于是之了。”

  来源:新民晚报 文/张仁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