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权力主宰市场难止周期性经济波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3:21 新京报

  第一观察

  国务院最近对江苏铁本事件的处理,或许是出于一种“杀鸡儆猴”的考虑。这其实是一种万般无奈之举。在各种市场手段都用尽之后,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在升高,中央不得不重新拿起最后的武器,试图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强力干预。

  市场的反应总是比政府更敏感、更细微、更准确到位。因此,许多人认为,市场的东西应该还给市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否则,这种干预造成的危害可能比经济过热或过冷本身都更大。

  这种观点没有错。问题在于,此市场不是彼市场,理想状态中的市场不是我们现实状态中的市场。我们现实中的市场,是被政府的力量强力渗透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市场的主体发生了扭曲、市场的价格发生了异化、市场的机制已经部分或完全失灵,最后必然导致某种程度上的“权力路径依赖”———即,权力造成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而只能依赖更高一级的权力来解决。

  不难想像,像招商引资最高可获得800万元人民币奖励(广西,见《南国早报》5月9日)、政治体制改革成败也动不动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湖北罗田县取消县委常委会,改由全委会领导,见《中国青年报》)等等,说明沿袭了几十年的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多么巨大的惯性,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确立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问题还在于,真正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确立,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插手可谓易如反掌。土地可以低价甚至无偿转让,企业的投资相当部分最后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命令”国有银行贷款来获得,企业实际上是在借鸡生蛋。生的蛋是企业自己的,母鸡却是社会公众和中央政府。这样,所谓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价格,其实都是被严重扭曲的。根本不能反映市场的本真状态。

  但是,市场的最终作用总是要发挥出来,这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当一个大城市年收入四五万元的高薪阶层,倾其所有不吃不喝只能买得起三四平方米房子的时候,谁能说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是正常的?是的,城市化进程蕴育着巨大的房产需求,但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之间,尚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地产的投机或投资可以暂时性地维持房地产的表面繁荣,但不能维持永久。一旦产业链的高端(消费端)发生“崩盘”,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崩溃就在一瞬之间。而最后为此收拾残局承担风险的,不是“市场主体”,而是全体国民和社会。这样的“市场投资主体”和地方政府,怎么可能通过市场的力量扼制其投资、逐利的冲动呢?

  问题是,权力就一定不出错吗?不论是经济过冷,还是过热,都是人的判断。“通胀-治理整顿-再通胀-再治理整顿”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自身不可避免的循环,而权力主宰市场导致的“权力路径依赖”,又进一步反过来扼杀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这反映了现行体制上的弊端:地方政府过分参与,主控经济建设,同时,又缺乏一套完善机制。周而复始的经济波动已经一次又一次呼唤:政府应该退出市场,否则周期性经济波动无药可治。

  也许,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完善产权保护(如土地、房屋等),使各级政府不可能轻易支配这些资源;把资源的配置权还给市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使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童大焕(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车臣发生爆炸总统遇难
中国工程师在巴遇难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北京安徽发现非典病例
赵忠祥被告上法庭
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国奥 冠军杯 NBA 国足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