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分水岭变样了(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4:10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刘杰

  编者按:安徽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对易旱贫瘠落后的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6年中各级班子换了多次,但治理开发的路子没变,治理开发的劲头没减,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光彩夺目的好形象,但是,岭绿了,民富了,人与自然愈加和谐,城乡发展渐趋协调,老百姓得到很大实惠。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绩,也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树立的丰碑。

  日前,记者在六安、合肥、滁州等地采访,从东到西驱车1000多公里,一路目睹往日干旱贫瘠之地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重点治理区内,村村塘水清清,处处岗地泛绿,结构越调越优。农民人均收入6年平均增长6.3%,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收入增幅3.5个百分点,贫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

  “没有分水岭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浩浩长江、淮河横穿安徽,把江淮大地一分为三,江南为皖南山区,淮北是一马平川大平原,江淮之间则是起伏不平的丘陵,东西岭脊成了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分水岭上当年发生了凤阳农村大包干,是中国农村改革发祥地,也是安徽最为贫穷落后的岭岗区。”指点着安徽地图,安徽省江淮治理办主任陈静宏心情沉重:“江淮分水岭涉及3市、21个县市区、400多个乡镇,面积人口各占全省14,贫困人口占全省的30%以上。”

  对分水岭的落后面貌,最为揪心的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多次强调:“江淮分水岭治理事关千百万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局。没有江淮分水岭地区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省全面小康。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早日治理好江淮分水岭。”省委、省政府1997年就决策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的综合治理开发。

  省里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多次进行专题调研,针对岭区易旱贫瘠、缺水少绿、农业种植单一等特点,制定了“把水留住、把树栽上、把结构调优、促进农民增收”的“三把一促工程”,强调一村一口“当家塘”,连片开发经济林,示范带动高效田。省里选择了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个乡镇作为首批省级重点治理乡镇,以后又逐步增加到55个,去年起达到100个。省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到去年已累计投入9400万元。省委还从省直110多个部门抽调干部下派到县、乡联络帮扶,要求“面貌不改不脱钩”。省长王金山在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讲到,加快治理好江淮分水岭,让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体现正确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观。

  “当家塘”治好了旱,甜果子挣上了钱

  肥东县八斗镇史称八斗岭,古有“天下文章一担,曹植独占八斗”一说,后传曹植渴死此地,故名“八斗陵”,后称“八斗岭”。曹植墓碑现藏县文化馆,可证此地水旱天荒之严重。

  “江淮岗岭穷在水上,困在路上,荒在岭上。要改变面貌先要治水。八斗镇并非无水,年均降雨量不少,但以前大大小小塘坝缺乏整治,下雨存不住,有水用不好,‘当家塘坝不当家’,干瞪着眼挨干旱。”镇党委书记夏家龙感慨地说。八斗镇被列为重点治理乡镇后,推行“塘坝革命”,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省里给予适当补助。不少出外打工挣了钱的农民,回家兴建水塘,搞养殖、植树,发展“塘口经济”。

  短短两年,八斗镇打塘480多口,建小型水库13座,打深水井142眼,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比治理前增加4000多万立方米。镇里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节水旱粮作物,适当发展高效瓜果菜,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2170多元,5年增加700多元。

  在明光市张八岭镇燕子湾村,丘陵岗地种上片片石榴、枣树、桃子、杏树、葡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村民官明华说,这些都是大户承包栽植的。以前说荒岗不长树,现在承包了,种一棵活一棵,“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枣栽上就卖钱”,从山东引进的梨枣去年就挂了果,又大又脆,一斤卖三四块钱呢。镇党委书记邱良胜说,全镇有30多个大户承包了3个村的1000多亩荒岗地,5年进入盛果期,亩收入可达3000元上下。

  几年来,省财政投入治理开发近亿元,已带动社会投资5亿多元。全省新挖和整修大中型塘和库8000多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6万亩。3800多个调优示范户,带动了治理区的3万多农户。

  “一把锹”管住了水,“富硒米”让日子红火了

  在江淮分水岭采访,最大感受是岭脊区群众对科学技术特偏爱,对市场信息特敏感。

  长丰县埠里乡是江淮分水岭的岭脊地,也是三级提水灌溉的尾水区。全乡农民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修水库5处、大中型塘170多口,全部实行水利产权改革,“一把锹管水”,不光留住了天上水,开采了地下水,还推行了科学使用水。此外,乡里积极示范推广富硒稻,教会农民喷洒微量元素,联系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出的“晶谷丰”牌富硒米,去年在上海农展会上成了抢手货。40多岁的孙道友乐滋滋地说:“科学种地出黄金,创出名牌有市场。富硒米能增产,价又高,一亩地多增收两三百元。”去年他家除了种好自己的10亩承包田,又租种了40亩抛荒地,一季粮食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承包了水塘,喂猪养鱼栽树,生态良性循环。问起收入,他说:“今年会更好,好粮价格高,浇地不拿钱,负担又减轻,种得好,赚得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安县半塔镇是革命老区,也是出了名的贫困区。列入治理区后,当地大打水利翻身仗,又从外地引进市场看好的“沙葛”地瓜,找到了致富门路。其中,罗庄村去年种了1万多亩,一年两季每亩收入四五千元,产品销往5个省份,一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三十铺镇枣树回民村,农民说,只听说经商做工有破产的,没想到过去种地也会种破产,好多人家只得远走他乡,一半的土地抛了荒。自从修了“当家塘”,又引进了水稻和旱粮新品种,村民的收入年年增加。

  问起还有什么不满意,老百姓说,就是出门路不通,都是蹦蹦跳的“蚂蚱路”,啥时修成砂石路就好了。“把路修通”,成了江淮分水岭新治理阶段的重头戏。

  《华东新闻》 (2004年05月11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车臣发生爆炸总统遇难
中国工程师在巴遇难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北京安徽发现非典病例
赵忠祥被告上法庭
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国奥 冠军杯 NBA 国足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